元宵佳节将至,你还记得小时候玩的灯笼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小编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日照成家廒头,共同探寻属于鱼灯笼的前世今生~
“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腚疼,针锥扎,麻线缝,看你腚疼不腚疼。”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到处都会唱这样的儿歌,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年年有余。
春节已过,元宵将至,在日照的不少大集上,花花绿绿、颜色艳丽的鱼灯笼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几乎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选购灯笼的大人和孩子。
些寓意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鱼灯笼都来自同一个村庄———涛雒镇成家廒头村。
成家廒头村制作鱼灯笼,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
明朝初年,成氏家族自山西迁来日照,日照濒临大海,季风强劲,夜间行走照明极为不便,成氏人便想出了扎灯笼照明的办法。用高粱杆做一个四棱框,四周用白纸糊严,做一个托,放上一盏小油灯,既能照明,又能防风,且造价极其低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家廒头人又在灯笼上绘画,多以花草为主,在样式上也作了一些创作,逐渐在市面上开始流通。清康熙51年,江苏盐城人成永健任日照知县,到成家廒头村时发现这里风格独特的纸灯笼,于是提出“北有潍坊风筝,南有廒头灯笼”的说法,为之扬名,并将费时的手绘灯笼改制成刻版印刷。乾隆年间,本村的成季相又改制出西瓜灯笼和折叠灯笼。
在过去,村里人初五便开始卖灯笼,一直卖到十五,日照的大小集市,每天都有成家廒头村人挑着灯笼箱卖灯笼的身影,年年如此,从未间断。最盛时,全村近半数家庭从事这一行业。
廒头灯笼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流传至今。几百年来,每逢元宵节前后三天晚上,家家户户打着灯笼闹花灯,大街小巷是一片灯笼的海洋,并有收灯之说,头灯收芝麻,二灯收高粱,三灯收谷子,从正月十四至十六,如晚上风平浪静,为收灯,其实就是祝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灯的谐音),在沿海一带,人们又特别喜欢鱼灯,盼出海打渔获得丰收,又含连年有余(鱼)之意。
别看只是个纸灯笼,做起来可费事了,大大小小30多道工序。制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制作鱼灯框架。每年秋天,制作者都要去采集蒲杆(棒槌杆),去叶,晒干,裁截成10-50公分的小段。然后用竹签将蒲杆段连接成鱼灯框架。
第二步,印制鱼衣。鱼衣为单色,一般为玫红。拓印鱼衣的时候,村内人通常用的是一块青皮红瓤的萝卜。
第三步,上糊。趁鱼衣印好未干,将鱼灯框架抹上浆糊,先糊鱼肚皮,再把鱼衣糊上去。
第四步,涂色。鱼灯晾干后,涂上蓝、黄等颜色。
第五步,糊上“嘴子”(即鱼灯上下的方形开口)与尾巴。
第六步,安装“鱼架子”“鱼底子”,即鱼灯的提手和插放蜡烛的小木板。
成家廒子灯笼有鱼型、鼓型、六棱、四棱和折叠灯笼等,都统称为鱼灯,取“年年有余”之祥意。
据村内老人讲,鱼灯扎制的传承谱系可追溯的第一代传人为成立邦(约1878年出生),第二代成信元(约1917出生)、成建元(约1912年出生)等4人,第三代成洪积(1956年出生)、成洪荣(1946年出生)等5人,第四代成鲁杰(1983年出生)。
手工花灯闹出的浓浓元宵味是电子花灯代替不了的,这更是属于涛雒人的一盏灯…
近两年来,鱼灯笼的销售量逐步提升。据成家廒头村支部书记成会积介绍,最难的时候,整个村子只有2家在做灯笼,而今年村里做的家庭达到26户,并且价格比往年提高了一两块钱。
“村里计划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处场所,把这些手艺精湛的老人聚集到一起,集中制作、展示鱼灯笼。”成会积表示,将进一步集思广益,将老祖宗留下的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