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的鲜血淋漓,后来他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能够相互取暖,而且还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后来心理教育学家根据这一则寓言总结出了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刺猬效应”。这一效应的原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然而在实践中,不少老师将这一效应误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使学生产生了压迫感或陌生感。因此,要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把握好师生间的距离。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恋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也都如此。刺猬效应强调的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心理学距离效应”。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即是人们人们常说的“亲密无间”。他的进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肌肤接触,耳鬓厮磨,以致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以及气息;她的远距离范围是6到18英寸(0.15到0.44),在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或者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体现出相互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

第二种距离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已经不多。其近范围在1.5到2.5英尺之间。这是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若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进此空间,就会对他人构成侵犯。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其近范围是4到7英尺,人们在工作场所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

第四种是公众距离。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讲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这是一个几乎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是可以互相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双方之间相距的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友好的重要标志。人与人之间交往,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我们应有意识的选择与他人交往时的最佳距离,以便更好的进行人际交往。切记“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

一定要看的心理学效应(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定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