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

《华夏民族扩张史》系列

十六、伐戎救燕

文| 寒山忆雪


公元前664年,齐桓公22年,一位来自燕国的使者,在随从的保护下,进入了临淄城的城门。

01

燕国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很久了。

380多年前,武庚反周,周公率领周人二次东征。商末王武庚自商都往北逃亡,召公奭率领的一部分队伍紧跟追击,在现在的河北涿州一带杀死武庚。

随后,召公奭回师支援鲁西南战场的周公,而让自己的儿子姬克留守当地,震慑北方的商王盟国。原为商之封国的代国、孤竹国都因此而臣服于周。

周公东征结束后,将召公奭封于匽,也就是召公奭追杀武庚处,以继续震慑北方的方国。召公奭需要在王廷担任卿士,所以匽国的第一任始封君,实际上是召公奭的长子姬克,琉璃河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上,称之为「匽侯克」。后世逐渐把匽国误写为燕国。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2)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3)

匽侯克罍、克盉及铭文

由于燕国偏处北端,距离中原比较远,所以燕国很少在西周的历史舞台上,以至于西周时期燕国的君主世系都没有搞清楚。

目前所能知道的就是,燕国的早期几位君主,依次是燕侯克、燕侯旨、燕侯舞、燕侯宪、燕侯和

根据琉璃河出土的青铜铭文考证,燕侯克是召公奭的长子,燕侯旨是燕侯克的弟弟。从燕侯旨到燕侯和,连续四代都是父子相承。

到燕侯和之后,燕国的君主世系就断了。在燕侯和之后,青铜铭文中出现了一个燕伯圣,暂时无法考证他与燕侯和是什么关系。

此后,直到燕国的第九位君主燕惠侯开始,燕国才有了明确记载的君主世系。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4)

燕惠侯在位38年,与周厉王同一年即位,比周厉王晚一年去世,也就是公元前864年~公元前826年。这段时期发生的著名大事件,自然就是北征猃狁,南征淮夷,攻灭鄂国,专利敛财,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共和行政,这些都不用再赘述了。

燕惠侯死后,他的儿子燕厘侯即位。燕厘侯在位36年,恰好处在周宣王在位的中前期。

燕厘侯死后,他的儿子燕顷侯即位。燕顷侯在位24年,处在周宣王后期与周幽王时期。燕顷侯20年,周幽王死于犬戎入侵,此后周携王与周平王叔侄二王并立。

燕顷侯死后,他的儿子燕哀侯即位。哀侯只在位2年便去世,死后他的儿子燕郑侯即位。

燕郑侯在位36年。他在位的第5年,晋文侯杀死周携王,拥戴周平王。他在位的第18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的历史正式开始。

燕郑侯死后,他的儿子燕穆侯即位。穆侯在位18年(公元前728年~711年),与郑庄公、卫桓公、齐僖公处在同一时期。这一阶段,郑国逐渐成为中原的小霸主,中原各国争斗的同时,燕国仍然安静的蹲在燕山南麓,没有什么存在感。

燕穆侯死后,他的儿子燕宣侯、孙子燕桓侯依次即位,分别在位13年、7年。

燕宣侯在位时期,恰好是齐僖公在位的后期,郑国盛极而衰,开始丧失霸主之位,齐僖公则加入到中原争霸中,为齐国奠定小霸之位。公元前698年,燕宣侯与齐僖公同年去世。

燕桓侯的在位时期,几乎与齐襄公同期。期间,被历史抹黑的齐襄公,通过一系列有底线和无底线的操作,削弱了郑鲁两国,吞并了纪国,拉拢了卫国,成为了实质上的霸主。

燕桓侯没有等到齐桓公即位,比齐襄公早一步向周文王报道了。燕桓侯死后,他的儿子燕庄公即位。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5)

《史记》记载,燕庄公16年,燕国协助卫国、宋国攻打周惠王,立周惠王的弟弟王子颓为天子,这就是春秋早期著名的王子颓之乱。

但这段记载中的燕国,很可能不是召公家族的北燕国,而是位于卫国与宋国中间的姞姓燕国,也就是南燕国。

王子颓之乱,北燕国是否参与,暂时无法考证,也不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重点是什么呢?

燕庄公27年,公元前664年,山戎攻打燕国。

02

山戎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万多年前。

一万多年前,华北平原的古夷人通过燕山山脉和古渤海平原,进入到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分别形成古匈奴人和古东北夷人。

在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三个大区域的结合部,也就是燕山北麓的辽河上游地区,一支介于古匈奴人和古东北夷人之间的族群,在这里定居。他们与后世的商王国贵族有一定的渊源,因此称作「古商人」。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6)

8500年前左右,古商人进入新石器农业时代,开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玉石文化——兴隆洼文化。随后的3000多年里,古商人又依次经历了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玉石文化达到鼎盛。著名的玉猪龙、玉环龙,都来自红山文化。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7)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8)

5000年前左右,气候发生变化,古商人的红山文化演变成小河沿文化,并往南翻越燕山,进入到华北平原的北端。

4300年前左右,燕山北麓地区开始演变成夏家店下层文化,到3900年前左右,燕山南麓也全部形成夏家店下层文化。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一部分古商人进入到河北平原的中部,与当地后岗文化的原住民融合形成商族人,而留在燕山两麓的族群,则可以称作北商人。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9)

北商人逐渐获得了从蒙古高原传播而来的青铜技术,在燕山南麓形成了城邦方国,并在商王国建立后,接受商王国的册封。可考的有孤竹、令支、屠何、无终等方国。他们与燕山北麓族群,被周人通称为山戎。

周灭商后,山戎方国臣服了周王国。不食周粟这个著名典故中,伯夷叔齐两兄弟,就是来自孤竹国的国君之子。这段典故是否是真实的历史,不敢确定,不过这个典故背后,却可以反映周与山戎之间的关系。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0)

大胆推测一下,山戎方国作为商的藩属国,因为反对商王帝辛集权,站在了反帝辛联盟中,与周人成了盟友。攻灭帝辛之后,周人取商王国而代之,山戎各国自然不服,反抗周国,于是留下来孤竹国王子不食周粟的典故。而后,周成王分封召公奭的长子克为燕侯,镇守京津一带,震慑山戎各国,山戎各国反周失败,最终臣服于周。

这段臣服史,随着周幽王被犬戎袭杀而告终。

周王室的衰落让山戎蠢蠢欲动。经过平、桓、庄、釐四位周王小一百年时间的蛰伏,到周惠王年间,燕国的燕庄公在位时,山戎开始越过燕山南下,或是劫掠,或是抢占领地,如同百年前的犬戎侵入关中一样。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1)

燕庄公27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大军侵入了燕国的领地,燕国军队节节败退,丢失了大片领地。

面对亡国之祸,燕庄公派出使者,向齐国求援。

03

得知了燕国危急的消息后,齐桓公与外甥鲁庄公在鲁国西部的济水之畔会面,商讨征伐山戎、援救燕国的事情。《左传·庄公三十年》中记载为,

「公与齐侯遇于鲁济,谋山戎也,以其病燕故也」

这一年也就是齐桓公22年,公元前664年。

第二年,公元前663年,齐桓公23年春天,齐国大军从临淄出发,奔赴燕国。《史记》中记载为,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2)

齐军出动的人数,行军路线,以及齐燕联军打败山戎的过程,史书都没有记载。

《吕氏春秋》中说,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禁。也就是说,齐桓公原来作为「兵首」先锋部队的精锐兵力,就有万人,后备军队更是超过这个数字。

前面的文章中也分析过,齐国的常备军可以达到三四万,与《吕氏春秋》的记载互相吻合。

从这里可以推测,援救燕国的军队,可能在万人以上。

至于行军路线,从齐国往燕国的路线,需要穿过河济平原和河间地的无人区。这里是古黄河下游的积洪区,地势低平,沼泽与芦苇荡遍布。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3)

齐军从这里行军,既要穿过沼泽地,又要渡过黄河下游的分流河道,行军十分艰难,而且容易迷路。这也就是为什么管仲放出老马带领齐军行军,留下老马识途这个典故的原因。这段历史记载于《韩非子·说林上》中。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战争的过程也缺乏详细的记载,目前只能知道,齐燕联军打败了山戎,并顺带攻灭了令支、孤竹这两个方国。《国语·齐语》中记载为:

「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

04

令支、孤竹都位于冀东北,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唐山市范围。

令支位于如今的迁安县一带,孤竹位于如今的卢龙县一带。

攻灭令支、孤竹后,齐桓公把新占领的土地让给了燕国,燕国领地扩大到整个燕山南麓,令支与孤竹等国的国民,也成为了燕国治下的臣民。

而燕山北麓的其他山戎部族,除了屠何国仍然留在辽西的锦州一带,其余的族群,可能有一部分人成为了齐燕联军的俘虏,随着联军内迁燕山以南,成为燕国治下的臣民。

另一部分人,不久后也从辽上地区迁走。考古显示,西周时期,大兴安岭南部兴起了一种新的考古文化,称作「夏家店上层文化」,与山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区别很大。下层文化的山戎族群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而上层文化的族群则以畜牧为主,很多学者认为这个族群就是「东胡」。

在春秋早期,东胡族群已经迫近了辽上地区,在辽上地区的北部生活,辽上地区的南部仍然是山戎的地盘。但到了春秋中期,公元前600年左右,山戎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已经从燕山北麓消失,东胡族群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完全覆盖了燕山北麓。

齐国帮助燕国攻打山戎时间(侵扰燕国的山戎族群最终去了哪里)(14)

由此可见,山戎从燕山北麓迁走后,留下的领地被东胡占领。那么这些迁走的山戎,究竟去了哪里呢?

从分子人类学方面分析,山戎的父系基因中既有N系,也有C系和O系。从辽上迁走的山戎,既有可能南下投奔燕国,也有可能往北迁徙,或混入蒙古高原的匈奴各部中,或混入东北平原的濊貊、扶余族群中。

不过考古上并没有在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发现更多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继承痕迹,加上史料记载十分匮乏,山戎究竟有没有往北方迁徙,迁徙的比例又有多少,暂时都没有确切的结论。

但可以肯定一点的是,经过齐桓公这场伐戎救燕战争,有相当一部分山戎百姓融入到华夏族群中了。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头条号

「寒山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