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

黑色小说,听起来神秘又令人着迷。对于新锐作家杨好来说,“叛逆”“艺术”“复杂的小说”“硬核女作家”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杨好的名字前,她的第一本小说作品就被誉为“国际范儿的颠覆式长篇小说”,得到文坛大家李敬泽、西川作序,因写法另类被冠以“新锐”。

此次采访,《北京青年》周刊记者与杨好聊了聊她最爱的文学与写作,对杨好来说,写作并不是韩寒口中的一次掏空自己的挖掘与输出,反而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自我救赎。

摄影丨解飞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2)

杨好

90新生代作家。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本写作专业,其间在歌德学院学习德语。研究生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退学后赴英获得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和苏富比学院艺术商业双硕士。从事过出版投资和收藏,著有长篇小说《黑色小说》和艺术史《细读文艺复兴》。

也许是为了配合《黑色小说》的书名,杨好穿着一身黑色运动装,扎着一束马尾,简单利落。初次看到杨好的照片,清晰分明的五官会让人产生距离感,就像是游历在艺术馆中看着墙上的艺术品画作,美丽但难以接近。可当你与杨好聊天的时候,动态之下的她是谦和而克制的。

2018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了杨好,文中是这样描述她的:每天一睁眼,就是商业事务,一天约见四五拨人,看起来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业者、工作狂。而现在,杨好一手托着茶杯,慢慢举起,看起来很静,后来才听说她是一个热爱运动坚持健身的人。她的状态完全与之前创业时期不同,回归到一个“作家”身份之后,杨好在这个身份中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如果一定要杨好说出成为“作家”这一想法的起源,大概可以追随到她的青春期,之后,她开始尝试学习剧本写作、学习艺术史、比较文学、艺术与商业,做出版创业、艺术品收藏等,试图压制自己写作的欲望。在走过这些所谓的“弯弯绕绕”之后,所有尝试终归共同指向了文学,也构成了现在成熟的文字表达。于是,她决定不再压制自己想要成为作家的欲望,开始准备写作之路。“‘成为作家’ 是我的起点和动力。‘黑色小说’的名字是恰如其分的,这是一本解构黑色小说的黑色小说。”杨好如是说。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3)

黑色小说,白色灵魂— —《黑色小说》新书首发

嘉宾:杨好x邱华栋x姜思达

通常在凌晨之后,所有脑中勾勒的细节被构建完整,作家杨好才会进入到自己的专属状态中。也许有一段钟声会在此时回荡在杨好的耳边,她会喝完各种碳酸饮料或茶水让自己进入这种状态,杨好准备在电脑前忙碌了,写小说的开始一定是在“百无聊赖”的时刻,缓慢而有序地进行。“创作小说是在建构自己的世界,形成自己的思维迷宫。场景中每根柱子的位置、地板颜色、场景中的人物,是全部想好的,这个过程是对自己的一场救赎。”

阅读杨好的文字,总是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它会将你推进平静的海面,探究海底的波澜壮阔,如同穿着潜水服在周遭巨大的压力下,一点点地潜入深海,慢慢探索一定会发现惊喜。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急不来的事儿,相比于当今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学的脚步一直是缓慢的,用杨好的话说,“文学”已经开放到呈现多面性的极致状态。而在这个状态下,对于写作者也有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在新书出版后,读者对这部书的评价不一,在杨好看来,这是一件好事儿。“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英雄越来越少了,小问题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当代小毛孔的病态。当然我们需要英雄的存在,但文学中英雄的存在是否强大呢 ?我的小说中,两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是有问题的,但我不觉得这样的人物就不值得写。”在与杨好的对话中,我总觉得,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身体里藏着巨大的能量,那是一种看过世界之后的淡定和自信。我问她有没有自己最偏爱的城市?她没有丝毫犹豫回答了我,“在荷兰和比利时的交接,有个城市叫做马斯特里赫特。我特别喜欢坐在一个教堂的对面,手中拿着一瓶啤酒,可以喝一天,那里的啤酒很便宜,但是特别有劲。看着北方的黑色教堂和来来回回的行人,那是一种我最爱的粗粝感。”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4)

“写与被写” —— 杨好《黑色小说》新书文化对谈

对谈嘉宾:杨好(中)、叶兆言、欧阳江河

“要是在意别人给你贴标签

那就别写作了”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杨好

Q 书名为何叫做“黑色小说”?

A 其实,这本书的名字纠结了很久,原来是想要寻找一个比较有对照意思的词语来对应书的结构,后来仔细想想,感觉这本书本来就是我的一个宣誓。对于我们这一代作者来说,写小说的年龄已经跨出了“年龄小”的边界, 因为我身边就有很多18岁左右就出小说的人。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它可能就是一个具有宣誓意味的事情,我觉得自己身上返古的东西比较多,特别叛逆,上学期间换了很多专业。因为不想要走一条约定俗成的“文学应该怎么样”“小说应该这么写”这样的路线,我想解构掉很多框架的成分。所以,“黑色小说”正好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题目。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结构“黑色小说”的黑色小说。

Q 黑色小说中也有很多的所谓“黑色” 元素,你的小说中也是如此吗?

A 之前,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黑色元素,但自从刁亦男老师导演的《白日焰火》获奖之后,大家开始知道黑色电影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了。所谓的黑色电影元素,像大家都熟知的情节,有一场谋杀、有好坏不分的人、有蛇蝎美人和硬汉侦探等,这些都是表演中要出现的剧情。但实际上,这所有的元素都是指向了不确定性,是那个不确定性比这些元素更吸引人。在这部小说中,我对主人公M和W进行了一场形而上的谋杀,在一种形而上的结构上反映了“黑色小说”,也是应用了黑色小说的一贯元素,里面有很多悬念是没有被解开的。其实,我是想做一个反黑色小说的黑色小说。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5)

《黑色小说》是一部冷调的硬核文学作品,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留学英国的医科学生M热爱文学,他在博士报到后便秘密潜去伦敦,试图完成一部小说。M在此期间不断受到干扰,这些干扰来自异乡、回忆、陌生人、亦真亦假的事件以及17世纪汉密尔顿公爵的信息。M不断创造小说主人公的同时,也不断回忆起半年前自己在苏格兰海边目睹的跳海的女孩。W是留学英国的艺术史学生,她向大学请假半年跑去伦敦租住在古老的贵族区,只为探索汉密尔顿公爵的秘密。她不断接近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同时,也不断逃离自己的想象、天赋、幻觉、爱情、艺术的真相以及自我的存在。W和M之间的关系飘忽不定、神秘莫测,最终他(他们)都以自我救赎式的探险指向当代生存的寓言。

Q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担心想好的情节流失掉吗?

A 是一定会有流失的,这个是能够预料到的,而且我是允许流失的,这些流逝的东西要么就是你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这些东西留在你的书里,要么就是它对你来说还没有那么重要。

Q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英国,你也在英国生活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你对英国的感情是什么?

A 其实,小说主人公M和W身上集合了我在英国生活期间,观察的无数个人身上的特质。小说中一定是包含有很多的“如果”。我在创作小说的时候, 最大的感情就是我需要不断吸取这个城市的文明,那是处于一个吸收力十分旺盛的时期,而并非创作力。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6)

Q 你写第一本书《细读文艺复兴》的时候与这本书的状态有什么不一样?A 首先,我总觉得,有点后悔第一部书写的是文艺复兴,因为大家总会给你贴一个标签。当作家和学者这两个标签同时出现的时候,学者的标签都过于强大。其实,小说与学者的心态是特别不一样的。我写完第一本书后,就被贴上了一个“艺术史”和“学者” 的标签。但这两个都不是我想做的事儿。其次,这两本书也是有延续性的,第一本书也是有点“黑”,写法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史知识性的写法,还是有很多文学性在里面的。构成那本书的恰恰还是文学和历史以及当时的军事等知识,那是我理解的文艺复兴。但现在我觉得,标签就是标签,无所谓,一部部创作下去的东西才是真正看重的。我也曾说过,要是在意别人给你贴上什么标签, 那就别写作了。

Q 在你的新书中,有两处都提到了同一句话“不行动,文学就会瘫痪”,这是你对文学持有的态度吗?

A 在后记里面出现的气氛和M故事里面是不一样的。我在尝试一种“进出” 的写作方式。我们既是这个小说的参与者也是旁观者,这个状态是持续的。M的故事有讽刺的意思,他是一个永远写不出小说的人,才华并没有想象中的能力匹配,只是为了反抗自己学医学的父亲,选择了文学的叛逆之路, 他一直在行动,但他不创造文学。但我的后记中的那句话是我对自己的警醒,一直在过多思考的状态下是出不来作品的,你永远知道自己写得不够好,但不能因此而停笔。其实,最主要的障碍就是自己,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回到行动的那个时刻。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7)

文学创作的多面性— —《黑色小说》中德交流对谈

嘉宾:杨好x王家新x宝马集团全球艺术总监Thomas

Q 写作会令你非常焦虑吗?

A 我觉得,这个时代就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但每个时代都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人活着就得焦虑。没有焦虑就没有内在动力,写作尤其焦虑,因为它需要你把好和不好的事情全部呈现出来。其实,我还是很欢迎焦虑的,这件事就跟我欢迎忧郁、抑郁等是一样的,只有用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他们,你才能去呈现你笔下有问题的人。

Q 推荐一本近期看过的图书?

A 我推荐一本书就是约瑟夫·布罗茨基《小于一》。布罗茨基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我现在处于刚刚写完小说之后的休息期,小文合集《小于一》写了他对生活、艺术以及所处时代的诸多看法,在美国的俄罗斯诗人本身就有时代性,他身上有那种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气。

Q 目前有筹备第三本书的计划吗?

A 是的,已经在筹备了,写这本的时候我已经想好了下一本,但下本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近十几年的时间,我脑子里面憋的等着释放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8)

王雅静

编辑 王雪宁(实习)韩哈哈

部分摄影 解飞

图片编辑 刘艺琳

图片资料提供 杨好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9)

识别二维码

下载“北京头条”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相关阅读 & 近期热点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0)

《红海行动》原型许少隆:孤胆之心悬海外 誓保国人永平安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1)

彩画匠人吴书瑞:为修复古建筑走遍中国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2)

陈更:未名湖畔咏唱青春诗篇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3)

马岩松:蓬皮杜迎来中国时刻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4)

邱志杰:一个Mapper,和他的地图说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5)

凡有井水处,都能听到他的钢琴声

点击以下封面图,一键下单新刊

「 2019年5月16日 许少隆 」

女作家杨好出生日期(硬核女作家杨好)(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