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文质彬彬”这个成语通常说的是一个男性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样子。不过如果我们的理解仅限于此,那么对于孔子说的这句话就会懵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要做到文雅、有礼貌就能是君子吗?那做君子是不是太容易了?

文质彬彬的人是什么样子 文质彬彬就是君子了吗(1)

“文质彬彬”一开始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那层含义。孔子说的“文质”其实是两种意思:“文”是“文”,“质”是“质”。“文质”指人或事物的表现与实质。“质”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实质内容、意义,“文”则指表现出的形式、样态。儒家常用“文质”来指称“礼”的表现与实质。

但我们成语里总是说“文质彬彬、彬彬有礼”,可见,“文质”和“礼”是有些渊源的。儒家常用“文质”来指称”礼“的表现与实质。儒家所说的“礼”并不单指礼节或者礼仪,而是有着非常广泛的内涵。“礼”不仅包含着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或规矩,还包括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制度和规范,甚至可以上升到伦理道德、社会理想等领域。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引导、制约和规范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孔子就曾教育其儿子孔里说“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礼”是人生在世的根本,不学礼、不知礼,就难以在社会安生立命。由此可见,“礼”在孔子社会体系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地位。如此重要的“礼”还是要通过内在的“质”、外在的“文”来体现。所以,“文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外在的“文”应以“质”为基础,背离基础而追求形式会导致虚饰浮华。同时,“文”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在的“质”需要通过“文”来获得呈现。“质”和“文”应相互匹配。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实质多于纹饰则会言行粗野,纹饰多于实质则会虚饰浮华。形式与实质配合适当,然后能成就君子的品格。并不是说温文尔雅就能成为君子的,是需要内外兼修的。内在要有对“礼”的认同和修养,心胸开阔、思想通达;外在的“文”要温文尔雅,待人接物要有礼貌、有分寸。内在和外在完美结合才可以成就君子的品格。

孔子说的“文质彬彬”在我们当今的时代,难道不重要吗?如果我们盲目地追求“颜值即正义”,“你长得好看,所以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就会逐渐走向虚饰浮华,“文胜质则野”;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心只追求内在,而不注重外在的形象,太过于不拘小节就会给人留下太过粗糙的印象,“致胜文则野”,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文质彬彬。内在有诗书,外在不光气自华,还要有适当的言行举止,这样的目标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不仅做人要文质彬彬,做事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文”就好比是形式,“质”就好比是内容,如果内容不够,硬要形式来凑就会容易陷入到形式主义的误区。但如果不要形式,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件事情要做得好不光要有形式有内容,关键还是要抓住重点、找准方向。一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很可能就会走入到另外一个误区——“紫之夺朱”。

“紫之夺朱”这个词我们可能平时听得并不多,指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等领域以邪乱正、真伪混淆的现象。朱指红色,古人认为是正色,而紫色则看作杂色,“夺”是胜过的意思。“朱”作为正色的地位我们应该也不陌生。我们经常使用的习语“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就是说跟好人待得久了就容易变好,跟坏人走得太近就容易变坏。这其中“朱”就代表着好的一方、正义的一方。紫色我们相对不熟悉,但跟“朱”比起来一定也是不及的。用这两种颜色做比较又是有着怎么样的目的呢?

孔子对于在春秋时期出现邪正不分、淫靡的音乐取代雅正音乐的现象十分反感,提出要加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孔子一开始使用“紫之夺朱”这个词主要是是在音乐和社会生活两个领域,是后人把它用到文学领域。这个后人就是南朝的一个大V,《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南朝刘勰借此批评有的作者在文章写作上背离了儒家经典,迎合人们的猎奇心理。后世以此倡导确立儒家的文学标准与规范。

传统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细致入微的,甚至连我们习以为常的颜色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很多知名作家的很多知名作品,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的话,其中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细节。如果你看过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男主人公乔峰一生挚爱的女主活泼可爱、心地善良,作者就给她取名叫“阿朱”,而阿朱的妹妹行事恶毒,还一心想在姐姐死后取代她在姐夫心中的地位,作者就给她起名叫“阿紫”。这也未必是偶然吧?

文质彬彬的人是什么样子 文质彬彬就是君子了吗(2)

“文质彬彬”、“紫之夺朱”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外兼修,不能顾此失彼。我们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就容易陷入到紫之夺朱的误区。只有在辨明是非之后,再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发展自己,才能既拥有外在的“文”,又拥有内在的“质”,“文质”恰当结合,最终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