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锦州发布

8月3日上午,新近落成的锦州北站及站前广场旌旗飘舞、人头攒动,辽宁朝阳至锦州凌海的高速铁路——朝凌高铁开通仪式正在这里盛大举行。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

副省长王明玉,锦州市委书记靳国卫,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千里,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徐大庆,大连市委常委、副市长骆东升,锦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心宇等领导出席开通仪式并参观锦州北站。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2)

朝凌高铁,即辽宁朝阳至凌海南站联络线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重点项目,也是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通的重要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两端分别联接京哈高铁朝阳站和京哈铁路秦沈段凌海南站,沿途设置朝阳、巴图营、锦州北、凌海南4个站点,全长107公里,其中锦州段里程为61公里,西起凌海市沈家台镇,东至凌海市大凌河街道,途经凌海市、义县、古塔区、凌河区、太和区的10个乡(镇)30个行政村。2016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7年10月开工建设,由京沈客专辽宁公司负责建设施工。设计时速350公里,运营初期时速300公里,共开行至北京、赤峰、大连等方向动车组列车11对(其中锦州北始发5对),锦州至北京2小时17分可达,锦州至大连1小时41分可达,东北地区进出关快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3)

仪式上,王心宇代表锦州市委、市政府向朝凌高铁开通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关心支持锦州铁路交通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及铁路建设者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他说,朝凌高铁的开通,是我市振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锦州已形成“一城三站”新格局,正式迈入高铁新时代。今后,锦州将依托更为通达便捷的高速铁路网,借力时空成本进一步压缩的优势,把宝贵机遇转化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融入北京、沈阳、大连等中心城市“经济圈”,不断开创锦州振兴发展新局面,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4)

王明玉宣布朝凌高铁开通运营,同时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参与高铁项目建设的有关地市、有关单位和有关建设单位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讲话中指出,朝凌高铁的建成通车,对辽宁沿海城市、辽南地区以及辽西地区的老百姓出行带来极大方便,进一步推进了辽宁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特别对辽宁建设交通强省起到重要作用,也将进一步推进辽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工作推进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高速铁路不仅要建设好,也要运营好,更重要的是对沿线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让老百姓有更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5)

_

建设朝凌高铁,有力地凸显了我市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我市作为环渤海沿岸、“辽西走廊”东端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积极抢抓辽宁沿海经济带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战略机遇,全力打造辽西区域中心城市和美丽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同时,我市也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境内京哈铁路、锦承铁路和京沈、锦阜、锦朝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还有锦州港、锦州湾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已形成空港、海港、铁路(高速铁路)、公路(高速公路)、输油气管线齐全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全速驶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6)

朝凌高铁是东北地区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盘营高铁共同构成京哈高铁、京哈铁路秦沈段、沈大高铁的连接线,大幅拉近了辽南、辽西主要城市通达北京的时空距离,极大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密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地区的联系,对服务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和东北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于锦州而言,朝凌高铁的开通更是具有提升城市品牌地位、助推城市转型升级、促进新时代锦州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性、划时代意义,包括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提升城市品质以及聚集生产要素、加速资源流通、便捷群众出行、繁荣旅游商务等都将产生重要作用。特别是将会为锦州旅游增添新的动能,进一步助推以锦州为枢纽的辽西旅游大环线建设,进一步提升锦州旅游城市的影响力,让锦州英雄红色之城、历史文化之城、滨海休闲之城、美食飘香之城的“四城”文旅品牌和“四季”文旅特色,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兴致勃勃地乘坐高铁来锦“打卡”。

_

仪式由省政府副秘书长孙繁柏主持。省交通厅副厅长曲向进,京沈客专辽宁公司总经理韩守昌,锦州市副市长杨林,营口市副市长张显斌,朝阳市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级干部宋臻,盘锦市副市长徐同连,京沈客专辽宁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家,以及朝凌高铁建设、施工、运营方代表等参加活动。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7)

朝凌高铁今日开通运营(朝凌高铁正式开通运营)(8)

记者、编辑|杜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