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享受到的礼秩几乎同皇后一样。开元初,武惠妃连生夏悼王、怀哀王及上仙公主二子一女,皆夭折。后又生寿王李瑁,她不敢再养于宫中,命宁王李宪于外寄养,才长大成人,并娶杨玉环为妃子,从此为杨玉环走上历史舞台埋下了伏笔。

为了使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取得皇储的位置,武惠妃勾结权臣李林甫以谋反罪陷害太子李瑛。开元二十五年,李瑛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被贬废为庶人,不久相继被杀。天下人都知道他们的冤枉,称为“三庶人”。不久武惠妃因为三庶人的事疑神疑鬼,精神失常导致病死。因武惠妃有“懿范”,谥赠“贞顺皇后”,葬于敬陵。武惠妃死后,唐玄宗后宫失调,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可能忆母而更爱怜其子吧,所以在与寿王李瑁的频繁会见当中,老公公看上了儿媳妇,遂夺子之爱,强纳寿王妃杨玉环为贵妃。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1)

宫女一步升格为妃

在历代帝王中,唐玄宗的风流韵事,也算是排得上号的,特别是他与杨贵妃的情爱,更是世人尽知。可是,杨贵妃之所以有机会陪王伴驾,首先应归功于武惠妃。如果不是武惠妃把杨玉环选为儿媳,杨玉环后来的那些种种经历,都可能无从谈起。

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十岁便入宫了,她是武则天的族人。

有那么一天,唐玄宗溜进掖庭选美。他跨过望春门,信步向迎春阁走去。只见道旁树下,宫娥们东一簇,西一摊,熙熙攘攘,都在聊天解闷。

因是夜晚,月色朦胧,看不清楚,玄宗心中快怏。正欲离去,忽见假山东面的鸳鸯池中,倒映个少女的倩影,正对鸳鸯说话:“你们亲亲热热,饱尝恩爱之乐,可知道我的苦闷吗?我上无父母,下无兄弟,如今正当二八年华,尚子然一身,待得春归花落、容颜凋谢的时节,其孤凄的滋味,怎堪忍受呢......”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2)

玄宗跨步靠近,那宫娥转身一见是皇上,立即收住话头,急忙跪下,口呼“万岁请饶”。玄宗扶她起来,安慰她道:“你有何罪?方才说‘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是如何的情况,不妨说给朕听听。”

那宫娥跪在尘埃,壮着胆子,低声答道:“奴乃罪人武攸止的幼女,陛下抄家灭门的时候,我被老仆从狗洞救出,易名王花,后来被点选人宫。奴家上下一百多口,只留奴婢一人,请陛下宽恕奴婢是幸!”说罢仰视玄宗,珠泪欲滴。

玄宗跟她打了个照面,四目相对,不禁神魂飘荡,顿起怜花惜玉之念。看看她的表情,稚气动人,娇憨可爱。仙桃的头形,秀发乌亮;瓜子形的脸庞,白嫩透红;秀鼻匀称,高低适中;口红如染,嘴唇微启;酒窝双生,楚楚动人,不觉情思难禁。尤其是那一双欢耀闪烁的眼睛,娥眉弯弯,眼皮重重,灵光焕发,温柔晶莹,能生媚,可传情,不时流盼回顾,玄宗不看则已,一看倾心醉倒。

再看她的体态,丰满有度,曲线流畅,真是越看越爱,越爱越看。玄宗心想:“其父被诛已有多年,那时她尚是孩提,应属无罪,既从死里逃生,说明她天生有福,且长就一副天姿国色的容貌,万万不忍杀她,旧事也不必追究,何不收她为妃,使她感恩戴德呢?”于是说道:“朕欲封你为妃,但朕杀了你全家,你岂不怀恨?”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3)

那宫娥面上掠过一丝喜色,似燕啼莺啭娓娓道:“奴婢父兄勾结恶后韦氏,谋杀了中宗皇帝,危害社稷,罪有应得。只要陛下能宽恕奴婢,奴婢感恩不尽,岂敢还有他念?”

玄宗俯身把她拉到身边,说道:“朕封你为惠妃可好?”

王皇后失宠后,玄宗便把心事用在武惠妃身上。加上武惠妃情窦初开,离色衰韵减还有很长时间,玄宗遂再无纳选新妃的打算。王皇后因求子心切,又兼久不见幸,急火攻心,终于一命归西。

争宠后官搞阴斗

王皇后死了,一个金光灿烂的宝座空着。后宫佳丽,千百成群,谁去坐这个位置呢?

武惠妃,这时暗自庆幸。自有生民以来,都是有人倒霉,便有人走运的,都是有人哭便有人笑的。武惠妃看看自己,再掂量掂量别人,觉得坐这个宝座,非自己莫属。她能不露出笑容吗?

武惠妃从小就知道玄宗的脾性,好色如命,贪恋无已,所以处处留神。玄宗是皇上,可以为所欲为。这点武惠妃知道得很清楚,但当面不与玄宗作梗,而是暗中设伏,釜底抽薪,常常使玄宗的美梦变成泡影。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4)

现在,王皇后已不在了,玄宗屈指计算,自己身边的妃嫔,也就只有武惠妃可以掌管六宫,母仪天下。她的姿色,她的精明,远非别人可比。所以,玄宗打算册封她。

可是,玄宗把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当即遭到群臣的强烈反对,纷纷上奏,谏阻玄宗不要册封武惠妃为皇后,说她阴险毒辣,脸似桃花,心如蛇蝎,就像武则天一样!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事关社稷兴亡,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群臣一反对,玄宗不得不左右寻思。倘若真封武惠妃,说不定要逆天下人之心。唉!江山乎?美人乎?江山难得,美人易求,还是三思为好,先放一放再说。这一放不打紧,就冷下去,变成了冰,武惠妃的皇后梦,竟成了泡影。

其时的武惠妃,已权势无比,虽然未经册封,但一切均行皇后的礼仪。可是,尽管如此这般,玄宗册封她为皇后的念头一淡,她便像一朵经霜的花,慢慢地蔫了起来。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5)

机关算尽误性命

不过,万幸的是,武惠妃跟王皇后不同,她认认真真生了几个儿女,爱子及母,这也是武惠妃受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武惠妃呢,因为皇后之梦难圆,便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特别是寿王李瑁。他排行为玄宗第十八子,聪俊非凡,唐玄宗、武惠妃二人爱若掌上明珠,穿得薄怕他冻着,穿得厚怕他热着,吃少了怕饿着,吃多了怕撑着,时时提心吊胆,生怕发生意外。

不过,寿王瑁不是玄宗的长子,要想指望他继承皇位,障碍重重,势比登天。玄宗当时有个臣子叫李林甫,为人刁猾狡诈与太子李瑛有矛盾。李林甫为排斥异己,废掉太子,用尽千方百计。

他想,当今皇上既沉湎酒色,太子亦不甚昏庸,他苦思冥想,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一边怂恿武惠妃揽权;一边中伤太子,使玄宗废长立幼。他深知,自夏、商、周、秦以来,国多丧权于女祸和昏庸无能的幼主。他贿赂宦官转告武惠妃,愿告发太子瑛、鄂王瑶和光王琚图谋不轨情事,然后尽力保奏武惠妃嫡出寿王瑁为太子。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6)

武惠妃早有此心,欲为寿王谋立,正恨无人相助,闻此喜出望外,便请玄宗授李林甫兼黄门侍郎。不久,武惠妃又言李林甫许多好处,使玄宗升他为礼部尚书,同中书平章事(宰相级官职)。

李林甫刚一上任,即启奏太子瑛等三人时常密议,有私议父皇喜新厌旧等不满言论,若不早除,恐养疽为患,成其羽翼,为害莫测。

一晚,武惠妃亦于枕席间对玄宗哭诉道:“太子三人阴结党羽,妾母子受害虽不足惜,但皇上宠幸奴妾,他们岂能无怨?若使陛下为妾受累,妾委实于心不安。如今事情已至此,请陛下速赐吾母子自尽为是,免得皇上遭到不测....汙是泣不成声。

就是这样,在武惠妃与李林甫的里应外合之下,玄宗动了废太子的念头。不过在右丞相张九龄的劝阻下,玄宗以证据不足,将此事搁置一边。

这一下可急坏了李林甫和武惠妃。不久,李林甫升任宰相之职,更加紧了行动。他和武惠妃经过一番策划,终于想出一条毒计。

他们命人于中秋之夜在玄宗和武惠妃赏月之际,去行刺玄宗,并让刺客一口咬定是受了太子瑛等三人的指使。事前李林甫把偷来的太子瑛的箭给刺客做凶器。这一下玄宗不由得不信了,当即传旨把太子瑛三人赐死。

阴谋得逞,武惠妃心中大喜,为了不让人怀疑,掩人耳目,她故意将为寿王谋立太子的事放下。

三年后,泰州发生地震,伤亡较重,玄宗携群臣巡查宣慰。因恰是三月,顺便驾幸洛阳观赏牡丹。寿王李瑁此时已经十七岁了,尚未纳妃。武惠妃为此很是着急,她素闻东南多美人,遂请求随驾为寿王选妃。

他们一到洛阳,武惠妃就传令为寿王选妃。有个小太监得知,趋前道:“洛阳府曹参军杨玄墩家有个侄女,一十六岁,不但十分聪俊,而且右臂上天生一个环记,故取名杨玉环。若撮合给寿王,她必定愿意。”

武惠妃听后,甚是喜欢,次日即怂恿玄宗驾临杨府,只说是表示宣慰,不言纳聘之事,以免杨家矫揉造作。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7)

杨家闻旨感到无限的宠幸,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杨玉环早欲高攀皇家,恨无机缘,遇此天赐良机,岂肯轻易放过。在酒席宴前,她翩翩起舞。

杨玉环幼年在蜀中度过,当地流行波罗门舞蹈,她心灵聪慧,一看便知,一学即会。此次在圣驾面前,更是卖力,脚底生风,柔如无骨,加之她身材窈窕,更是媚姿动人,令满堂喝彩不绝。寿王一见倾心,玄宗亦有所心动,不时地顾盼。

武惠妃十分机灵,从寿王和玄宗的神态中看出隐情,唯恐玄宗纳杨玉环为妃,便决心先下手为强,聘她为儿媳。玄宗虽然也想召玉环入宫,但又转念一想,杨玉环和瑁年貌相当,门当户对,自己欲从中作梗,也不便找出什么理由,只好勉强应允。

武惠妃逼得玄宗答应亲事之后,唯恐夜长梦多,便立即筹备成婚典礼。婚礼当日,各皇亲贵戚、文武百官争先恐后前来祝贺。来者中不少人之所以如此踊跃,是因都看出了惠妃着意使寿王被立为太子的苗头,为自己的前程打算而趋机捧场。

再说玄宗因为杀了三个儿子,心中常常怏快不快,毕竟是骨肉情深。太监总管高力士看在眼里,猜想玄宗必是怀念亡儿,于是上前劝慰道:“陛下尚有二十七子,宜速选贤者立之。”玄宗问:“你侍朕多年,对诸王子无不熟悉,你以为谁最适宜呢?”

高力士明知武惠妃专宠后宫,且和李林甫暗中勾结,太子受谗被诛,必为其谋,打算说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8)

但是高力士转念一想觉得李林甫奸诈难治,如李林甫得逞,于已不利;况且寿王瑁虽然聪俊,略有才华,却不及忠王玙忠厚,加上忠王玛如今为长。

于是,高力士小心翼翼地提出立忠王李玙(后来的唐肃宗)为妥。玄宗自己也觉得寿王不及忠王,而且自己对寿王的偏爱,乃为武惠妃专宠所致,自己连杀三子,和武惠妃进谗有关,若立寿王,难免有流言飞语,而立忠王,则名正言顺。

他又把此事和李林甫商议,李林甫也认为忠王玙合适。为何他又改变了初衷?原来是他觉得寿王有母为恃,将来难治,而忠王仁弱,便于驾驭。

玄宗回宫之后,武惠妃迫不及待地询问立嗣之事。玄宗心想:一拖再拖,说词早已用尽,干脆把高力士和李林甫的主意如实相告,使她死了这条心,免得她天天挂在心头。

可是,武惠妃哪里经受得住?因为当不了皇后,她心里已是郁郁不悦,而今爱子立嗣又泡了汤,好似一盆凉水浇顶。玄宗的话刚完,只听得扑通一声,武惠妃一头栽倒地下,中风不语,呼吸渐微,脉搏低弱。经过御医的全力抢救,也无济于事,终于带着满腹怨气离开人世。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9)

一个美貌而又有心计的女人,武惠妃出身武则天一系的武氏家族,自幼见惯了名利场的你争我斗弱肉强食。入宫后,迅速以青春美貌与圆滑为人得到上至玄宗下至宫人的肯定,接着她又为玄宗生育了五个儿女。得到了丈夫专宠和子女依傍的武惠妃接下来有足够的资本开始争取她的地位了。很快,皇后忧愤而死;太子等三个皇子被废为庶人后弄死了。但就在三庶人死后几个月,武惠妃也带着未实现的皇后梦归天,据传是三庶人的冤魂所致。这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与她的先祖武则天相比,武惠妃既无武则天的谋略和手段,也无武则天的才能和勇气。不具文韬武略无力辅佐朝政,即便使使性子小乱后宫,终究也成不了大气候。

更可悲的是,那个曾把她捧在手心的皇帝在她死后,竟然抢自己儿子的媳妇,而起因竟是忆母而更爱怜其子,在频频探视中,老公公竟看上了媳妇。武惠妃在天有灵,不知又要气得昏厥几次?

倾城绝恋赐名允恪(机关算尽太聪明)(10)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