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思明吴君的短篇小说《六合街上》(《上海文学》2020年7月号刊载),讲述了女主人公周仙桥在深圳一个名为六合街的生活故事小说延续了作者对人性弱点一以贯之的揭示与批判,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嫉贤妒能,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南京 六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南京 六合(世俗裹挟下的心灵挣扎)

南京 六合

作者:周思明

吴君的短篇小说《六合街上》(《上海文学》2020年7月号刊载),讲述了女主人公周仙桥在深圳一个名为六合街的生活故事。小说延续了作者对人性弱点一以贯之的揭示与批判,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嫉贤妒能。

《六合街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当一个女人拥有比别人更高的才能时,在一条街道也好,一个单位也好,甚至在一个家庭里,都会招致来自他人的嫉妒、讥讽、挑衅和倾轧,尽管她处处谨慎小心,夹起尾巴做人。对于周仙桥来说,她与六合街的市民们,与文化站的女同事们,乃至与她的丈夫董咏及公婆的文化冲突,是难以逃避、必须面对的精神课题。

周仙桥有着天生的好嗓音,在剧团收获了无数鲜花和掌声。可她厌倦了喧闹的生活,从大城市来到六合街文化站,想安心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踏踏实实谈场恋爱。然而,即便是这样普通的小心愿也无法实现。她想低调,将昔日的风光和唱歌的才能尽量隐藏起来;她也想高调,为了极力讨好男友和男友的父母,显露自己极佳的厨艺。由于出色的嗓音,她的表演备受街坊的欢迎,却也引来了同事的嫉恨;她有房有车有积蓄,买菜做饭勤勤恳恳,却被男友的父母百般猜疑和刁难。

周仙桥的经历,反映了众多与她类似的中国女性的烦恼和困惑。假如,周仙桥不是一个颇具唱歌才能、厨艺本领的女人,也许就不会遭遇来自多维度的挑战和倾轧。女人,尤其是拥有更多优点和长处的女人,被认为挤占了他人的生存空间、发展机会。在六合街那些世俗的人看来,这种人的到来,无疑是一种入侵、一种掠夺。如果后者的生存资源不够丰富、生存环境不够宽裕,这种入侵和掠夺就更加不能见容。更何况,在深圳这个呈金字塔形的移民城市,底层市民的生存资源、空间、前景都十分有限和逼仄。这就更令周仙桥周围的人们羡慕嫉妒恨了。

这种时时刻刻存在的巨大压力,压迫着每一个像周仙桥这样的“异类”。六合街,其实更是一种隐喻。董咏的家人、文化站的人、六合街的人,他们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与生存技能,这些物质基础决定了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与其说这是周仙桥一个女人的悲剧,不如说是所有中国女人的悲剧。

对周仙桥来说,她渴望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比如,不想再过既往喧嚣、浮躁的名流生活,而想找个好男人嫁了。殊不知,要实现这些并不远大的愿望,却一次次遭遇世俗的挑战。而她自己,并没有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因此,悲剧的发生也就成为必然。当然,周仙桥并不惧怕世俗,而是要坚定不移地做个新女性。在小说的结尾,吴君写道:“这些时髦的玩意周仙桥一个都没参与,她更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便是小说的“文眼”,所谓“卒章显其志”是也。

吴君的《六合街上》,凸显了作家对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和审美理解。小说语言自然淳朴、绵里藏针,情节结构缜密合理,彰显出现代与后现代混合的叙述风格。例如,在叙事时态上,既有现在进行时,也有过去时,还有现在、过去、将来等多种时态的彼此交集。《六合街上》具备了短篇小说的基本特点:故事生动、个性鲜明、主题独到、语言别致。当然,如果风格再犀利些,语言再遒劲些,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作者系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