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关于生命的意义(道德经四句话看清生命的真相)(1)

01

道 生 于 安 静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意思是说,只有一个人的心安静下来,才能观察到万事万物的道理。这是老子教导后人的“求道之法”。

思考源于独处,智慧生于安静。一个人每天吵吵闹闹,心浮气躁,是不可能有智慧可言的。

《庄子》中有一个削木做鐻(古代乐器)的高人,技艺已经进入“道”的境界了,看到他做的鐻,大家都会惊叹他的鬼斧神工。有人问他做鐻的方法。他说:只是“斋以静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一个人如果可以做到“斋以静心”,自然也就可以接近“道”了。

02

德 生 于 谦 卑

《周易》:“谦,德之柄也;让,礼之主也。”

谦卑是品德的手柄,谦是德的开始。

一个人到底人品如何,先看他是否懂得谦卑。山不辞石,成其雄伟,海不辞水,成其浩大。谦卑是一种包容,谦虚低调,广泛吸纳。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谦卑是一种修养,与人为善,保持谦逊,给人台阶下。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是正反两面,有得有失,有害有益,唯有“谦”卦,只有益,没有害。

谦逊为人,低调做事,没有骄慢之心,这样的人,人生没有祸患,早晚都能获得丰厚回报。

道德经关于生命的意义(道德经四句话看清生命的真相)(2)

03

福 生 于 清 俭

《道德经》:“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懂得知足,对名利有清醒的认识,知道欲望的限度,简单节俭,这样的人才有福气。

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国家如此,人也亦然。俭于饮食,不伤脾胃;俭于交游,寡过息劳;俭于嗜欲,优游自得。心清如水,波澜不惊,欲求少,所以心不浮躁,修身养性,自然有福。

东汉名臣杨震以清廉闻名。有人在夜里给他送金子,杨震拒绝,那人说:“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正色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杨震给后代树立了很好的家风,后来他以及儿子、孙子、曾孙,四代人都做了皇帝的老师,四代三公,福报极大。

简单朴实,福气自来,所以说“福生于清俭”。

04

命 生 于 和 畅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万物生于阴阳,而长盛不衰的道理,就在于阴阳是否调和。

阴阳调和,则气血通畅。清代名医张培仁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一个人内心安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顺其自然,处之泰然,五脏自然和顺。

这不仅有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而且蕴涵着养生长寿的奥秘。

心态平和,意味着五脏不会因为大喜大悲而遭到损伤,没有一定要争抢的东西,内心则没有焦虑,吃东西香甜,睡觉魂清梦安,哪能不长寿?

“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卑,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一个人的智慧、德行、福气、寿命,都藏在这四句话中。其中包含这老子深邃的人生哲理,在生活中不断研习,不断修行,自然可以逐渐看清生命的本相,人生也就没有什么祸患和迷茫了。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