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学会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景阳冈优秀教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景阳冈优秀教学(景阳冈优质教学设计)

景阳冈优秀教学

▶课时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及作者是如何塑造武松这一英雄形象的。学会全面地看待人物形象。能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课文,感受形象

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应该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自由交流)

2.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家都认为武松打虎这部分最精彩,那让我们走进武松打虎的场面吧。读这一部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什么?(武松的动作)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

(1)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先读句子,再谈感受,有理有据,这是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课文。

4.这只老虎一跳出来,武松就开打了吗?武松是怎么做的?请大家到文中去找一找。(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武松在躲老虎,作者为什么没用“躲”,而用了“闪”?(武松遭到突然袭击,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体现出武松的机警敏捷)

5.引导学生体会武松初遇老虎的反应。(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1)指名学生读这4句话。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指名学生说)

预设:不了解敌人,上来就硬拼是不对的,那是莽夫的行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武松在一闪再闪之时了解了老虎的性情,真是机智、聪明。

(2)齐读这4句话,感受武松的机智、聪明。

6.此时此刻,武松摸清了老虎的底细,还要不要再闪下去?(不要)继续闪下去会怎样?(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

7.武松是怎么打虎的?(指名学生读文中写武松打虎的句子)

课件出示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这些句子都是写武松打虎的,找一找,“打”这个字出现了几次?(一次)

(2)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语还有哪些?用红笔圈出来。(指名读圈出的词语)

课件出示

轮 劈 揪 按 踢 提

(3)武松在打虎时只用了一种打法吗?(不是,他是又轮,又劈,又揪,又按,又踢,又打)

(4)这么多的打法,武松是在乱打一气吗?(不是)你从文中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就势)

(5)“就势”是什么意思?(见机行事,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打法)

8.武松打虎这部分写得真精彩啊!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象当时武松打虎的激烈场面。

9.试着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来读武松打虎的部分。(指名学生读)

10.就是因为这一次打虎,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板书:英雄)

11.武松是英雄,他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机智灵活。请小声读下面的两个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

课件出示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从这两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武松心里很害怕、紧张)

12.即使是无所畏惧、机智勇敢的英雄,也有害怕紧张的时候。试着用自己的话详细地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

13.每个小组选一名讲得最好的代表上台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武松打虎这个重点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品味武松打虎这部分动词的运用,感悟作者的语言特色。搭建支架,讲述故事。

板块二 整体阅读,感悟平凡

1.同学们把武松打虎这个部分讲述得惟妙惟肖,请快速浏览喝酒、上冈这两个部分,说说你看到的武松是怎么样的。还是用刚才的方法,先读句子,再谈印象。

预设:

生1:我从“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这句话感受到武松的豪爽。

2.这位同学说武松豪爽是在表扬他。“武松敲着桌子叫道”说明他怎样?(粗鲁,没礼貌) 继续交流。

生2:“(武松)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我觉得这句话可以体现出武松的冲动、鲁莽。

生3:店家对武松说“三碗不过冈”,让武松少喝酒,可武松却叫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这句话让我看出武松很倔强。

3.读一读武松的这句话。

课件出示

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指名学生读出武松的倔强。除了倔强,你还读出了什么?(爱逞能)

4.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表现出武松爱逞能?(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这早晚正是未末申初时分,我见你走都不问人,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我此间歇了,等明日慢慢凑的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分角色读这两句话,说说你的体会。(武松太逞能了,店家劝他晚上不要独自过冈,他不听,执意上去)

5.逞能又倔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任性。我们继续交流。

生4:“武松道:‘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还很多疑,店家这样劝是为他好,他却怀疑人家谋财害命。

生5:“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这句话表现出他很爱面子。

6.从这些语言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武松倔强、爱逞能、多疑、爱面子的性格特点。默读这三个句子,这写的是武松打虎之前的表现。

课件出示

 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指名读这3句话。武松说话时老在笑,他在笑什么?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特点?(笑别人胆小,说明武松浑身是胆、勇敢无畏)

7.武松打虎之前笑了好几次,打虎之后还笑得出来吗?

课件出示

就在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1)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我们抓住了一个“笑”字体会武松打虎前的状态,哪个字最能体现他打虎后的状态?(挨)

(2)从这个“挨”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武松在同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筋疲力尽)

8.从武松打虎这个部分我们看出他是英雄,从武松的豪放、倔强、多疑、爱面子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平凡)(板书:凡人)

9.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武松打虎,可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他喝酒、上冈的部分呢?(详细写这两个部分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为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全面更真实的武松)

【设计意图】学习喝酒和上冈这两个部分,感受武松豪放、倔强、多疑、爱面子的性格特点。武松既是英雄又是凡人,文章这样写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逼真、可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板块三 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大家静下心想一想,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是因为武松打虎打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巧、写得妙呢?单一个“打”,就有了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方式,看来生动的描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刻画出武松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2.武松因为优点而亲切可敬,因为缺点而真实可爱。在《水浒传》里,作者花了较多的篇幅和文字在描写武松上。(课件出示描写武松的章回目录)

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3.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是这样评价武松的。

课件出示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自由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武松真是很厉害的人,他兼具了梁山其他好汉的许多优点)

4.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他英雄人物有所了解,比如鲁智深的豁达明理、林冲的凶狠、杨志的正气、柴进的善良、阮小七的敏捷、李逵的直爽豪迈、吴用的才智、花荣的风度、卢俊义的大方轩昂与石秀的机警谨慎。(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资料袋”)

(1)向学生介绍宋江、林冲、吴用、张顺、武松五个人。(宋江是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的首领;林冲排名第六,武艺高强;吴用是梁山军师,排名第三,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张顺有一身好水功,能在水中游移如白条闪现;武松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

(2)学生自由读记他们的绰号。(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行者武松)

(3)全班一起背诵五位好汉的绰号。

(4)读过《水浒传》的同学上台讲一讲这五位好汉的故事。(学生上台讲故事)

5.水浒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鲜明,丰满而真实。走进这本书,你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些英雄人物,才能品悟到小说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请同学们课后读读《水浒传》,与英雄好汉们交朋友吧!

【设计意图】出示原著中关于武松的回目,学习资料袋,都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享受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