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清明节都吃什么?

福州

菠菠粿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

菠菠粿,也叫“清明粿”

福州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这个可爱的绿色团子是用什么食材做的呢?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

原料中有一种草,福州人管它叫菠菠草,又名鼠耳草,中药称白头翁,野生植物,长于冬季农田及荒埔中,芯末开白色小花,花蕾及枝叶有棉絮状的白色纤维。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3)

制作方法:

从田间采集“菠菠草”后,选摘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团块,作为粿皮。再将团块分成小块,压捏成圆饼,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成型,垫在蕉叶上入蒸笼蒸熟或入锅油煎熟即可。

菠菠草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莆田

清明龟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4)

清明龟,是外形压作龟形的清明粿

在福建莆仙各地一到清明节,凡在异乡者,都要尽量回乡祭祖扫墓。祭品除素荤菜、果盒、酒及点香烛烧纸钱外,家家户户要用糯米和“鼠麯草”(清明草)磨成粉蒸制“清明龟”,因为外形酷似龟状,所以叫做清明龟。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5)

清明龟模具

莆田民间传说龟与凤、龙、麟合称为四灵,因此“清明龟”寓含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

制作方法: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6)

加糖的绿豆沙捏成椭圆状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7)

包裹上绿豆沙放入模具压实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8)

垫底的鸡叶用剪刀修饰成椭圆

宁德、南平顺昌

畲家乌稔饭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9)

乌稔饭

闽东是畲族聚居地。说到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

乌稔饭又名乌米饭,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0)

畲族乌稔饭来自大自然乌稔树(也叫乌饭树)的绿色树叶泡制而成的色香味和开脾健胃驱湿膳疗作用,是男女老幼四季皆宜的绿色食品。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1)

“乌稔饭”颜色乌黑但却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色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2)

清明时节,闽东各地无论城乡,大多有吃芥菜的食俗。据说每年二月二吃了用芥菜和大米混煮的“芥菜饭”可以终年不长疥疮。也有在三月三,煮泥鳅面祭祖送人习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在闽东许多城乡中还可以吃到一种富有闽东特色的食品,那就是春菊和金樱子花拌到磨好的米浆里,烙熟为时令小吃,这种小吃颇富乡野风味。

制作方法:

“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掉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

泉州、厦门、漳州

润饼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3)

润饼

润饼,又名春饼、春卷、薄饼,是闽南、台湾著名的民间吉祥民俗食品。每年农历三月三、清明前后,闽台民众都喜欢吃春饼,这已成为闽台民间的一种食俗,也是闽台习俗相近的见证。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4)

吃时,先在圆盘似的薄面粉皮(春饼皮)内抹上果子酱,然后包上肉丝、豆芽菜、豆腐条和红萝卜、韭菜、芹菜、冬笋丝、煎蛋条、冬瓜条、香菇、芝麻磨碎渗糖、花生磨碎渗糖等作为春饼的佐料,即馅,然后卷成筒状,两头折拢包好就可以吃了。也有人把它再油炸成金黄色而成,更为香脆可口。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5)

春饼皮香脆、馅香软,香甜可口,咸中有甜、甘鲜芳香,让人流涎欲滴,十分爽口,吃了想再吃,历久不衰,代代相传。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6)

制作方法:

春饼是用面粉加工做成的,将面粉加清水、味精,边搅拌边加水,用力搅拌 、摔打,直至粉桨浓如糊、有筋劲有弹性时,静置半小时。平底锅置中火上热,手抓面团在平底锅上轻轻旋转一圈,这一烤,马上由另一人抓起簿饼皮待用。

龙岩客家

艾糍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7)

艾糍,也叫艾粄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像宝塔似的非常可爱。这时,女人们会把它们采下来,回家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8)

艾草

艾糍味道浓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如果吃不惯,可以在做艾糍时少放些艾叶,这样吃起来就会满口清香,还带着一种特有的甘味,让人顿时胃口大开。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19)

其实艾草做的菜并不只限于艾糍,只是艾糍太过出名让人忽略了用这种食材烹制的其他菜式而已。艾草本身还有祛风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时会用艾干来炖鸡,一来滋补身体、二来驱除风邪,只要放量适当,味道会非常好。对于南方潮湿的春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0)

制作方法:

1、采摘的艾叶,用清水漂冼干净,晾干水。

2、艾叶放入煮大约十五分钟左右把煮好的艾叶用冷水漂冼,去除苦涩味,捣烂。

3、捣烂的艾叶添加糯米粉和少量粘米粉揉成面团。

4、两种馅,甜味和咸味。咸馅的是猪肉碎,萝卜干碎,香菇碎,三者炒熟,再加入花生和芝麻。甜味的是炒花生米,研碎,加入炒香的芝麻和白糖。

5、将馅包入艾叶糊的面团中,就象包汤圆一样,但最后压扁并给每个艾糍附上一小片柚子叶/芭蕉叶,环状码放入蒸笼里包好的艾糍。

7、上锅蒸,将蒸笼放入锅里蒸熟。

三明泰宁

暖菇包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1)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2)

制作方法: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制作,形似弯月,更像水饺。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图的是新鲜口味,不讲太多规矩。

闽北邵武、武夷山

白包糍、鼠曲粿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3)

邵武白包糍

清明节前后,在邵武还有一部分的家庭,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做白包糍。以前,每到清明,邵武市很多乡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糍。 包糍状似水饺,包馅所用之皮不是面粉,而是大米和水曲混制而成。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4)

制作白包糍十分费力,没有力气是吃不到的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5)

武夷山鼠曲粿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6)

“鼠曲稞”即清明稞。是武夷山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在清明前,采摘鲜嫩的鼠曲草捣烂,取用草汁和入米浆,蒸熟,包上香菇、笋丝、肉丝、腌菜等制成的馅,做成各种颜色。农村还有不包馅做成砖块大小的粿,特点是保存时间长。

宁德福鼎

墓饼

清明食俗内容(你都知道哪一些)(27)

墓饼,即光饼或芝麻饼

在福鼎,清明节那一天孩子们会起的特别早,穿戴整齐后,便会邀几个小伙伴往山头奔去讨“墓饼”。原来在清明这天,每户上山扫墓的人家都会挑着两三个麻袋或箩筐到墓地,里面装满了墓饼即光饼或芝麻饼待扫墓结束后派发给来讨的人。据说谁家的墓地上来的人越多越好,是个好兆头,代表兴旺和繁荣。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