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求”、乃承上、烘托之意。几下爻紧承上爻谓之“承”。多指阴爻上承阳受、象征柔弱者顺承刚强者,或贤臣辅佐明君之意。

什么是添乘(什么是承)(1)

“承”有三种情况:在六爻卦中,若一个阳受上,一个阴受在下,则此阴爻对于上面的阳爻来说,称为“承”,以旅卦为例、卦中阴受六五在阳受上九之下,六五爻承上九爻,古人称“五承上”,所以《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在一个六爻卦中,一个阳爻在上,数个阴爻在下,则下边几个阴爻对于上面这个阳爻来说,可称为“承”,以谦卦为例,阴爻初六、六二都在阳爻九三之下,故初六、六二爻对九三爻来说,皆称“承”,即初承三、二承三故象日:“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有时,阴阳相同的两爻也可称“承”。所谓“乘”,是乘凌,居高临下之意。

什么是添乘(什么是承)(2)

凡上爻乘凌下爻谓之“乘”。多指阴爻乘阳爻,称“乘刚”,象征臣下欺辱君主,小人乘凌君子,义多不吉善。但阳爻居阳爻之上则不言乘,而称据,认为此为理之所常。由此可知《易经》扶阳抑阴的思想。乘”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六爻卦中,一个阴爻在上,一个阳爻在下,则此阴爻对于下面的阳爻来说,称为“乘”。举屯卦为例,六二、上六爻辞皆日“乘马班如”,震初爻,坎五爻皆为马,六二乘初九,上六乘九五,故有“乘马”之说。古人谓“二乘初”,上乘五”。所以象日:“六二之难,乘刚也”。二是在六爻卦中,几个阴爻都在一个阳受之上,则这几个阴爻对于这一阳受来说,称为“乘”。以震卦为例,初九阳受之上有六二、六三两个阴爻,九四阳受之上有六五、上六两个阴爻,故为“二乘初”、“三乘初”、“五乘四”,“上乘四”。故象口:“震来厉,乘刚也”。由于爻位远近不同,乘刚的程度也不同,二、五乘刚近,三、上乘刚远。所以内卦乘刚迫,外卦乘刚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