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生态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和环境保护

空调设备

1.空调启动时瞬时电流大,频繁切换相当耗电,容易损坏压缩机。因此,为了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需要避免开关。

2.空调开几个小时后,马上开电风扇。到了晚上,这种方法不用通宵开空调就能省电近50%,而且有益健康。把风扇放在空调室内机下面,利用风扇的风力可以提高制冷效果。将空调设置为除湿模式。此时即使室温略高,也能让人感觉凉爽,比制冷模式更省电。

洗衣机

同样长的洗涤时间,电机在弱挡工作时启动更频繁,也就是说,使用强挡实际上比弱挡省电,还能延长洗衣机寿命。

按照1680 rpm的转速(仅适用于涡轮式),脱水1分钟脱水率可达55%,但一般脱水时间不到3分钟,延长脱水时间意义不大。

微波炉

要减少解冻食物时打开和关闭微波炉的次数,可以提前把食物从冷冻室搬到冰箱里,然后慢慢解冻再放进微波炉。

计算机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降至50%以下。

关闭不用的程序和扬声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降低显示器的亮度可以降低功耗。

使用笔记本电脑要特别注意:将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要用外接设备。关闭不用的设备和接口,并关闭屏幕保护程序。

选择合理的关机模式,需要立即恢复时使用“待机”。

利用电池“休眠”,长时间不“关机”,可以降低40%的功耗。

可燃气体

大火烹饪时间比小火短,可以减少热量损失。但不宜让火过锅底,以免浪费燃气。

夏天气温高的时候,烧开水之前不要盖水,让温度比空气低的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等水自然上升到空气温度的时候再盖水,这样可以省气。

烹饪前,擦干锅外水滴,能做好的食物尽量不要蒸,不容易做好的食物用高压锅或无烟不锈钢锅烹饪,煮熟的食物用微波炉加热等。,这也有助于节省汽油。

减少有害排放

1.买小排量的车。

汽车的油耗通常会随着排气量的增加而增加。与2.0升汽车相比,1.3升汽车可节油294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7千克。如果中国新售出汽车(约382.89万辆)的排气量平均每年减少0.1升,则可节省燃油1.6亿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4万吨。

2.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虽然少生产一个塑料袋只能节约约0.04克标准煤,减少0.1克二氧化碳排放,但由于塑料袋的日常用量巨大,如果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用量,每年可节约约1.2万吨标准煤,减少3.1万吨二氧化碳。

3.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会消耗大量的林业资源。如果我国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量减少10%,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3万吨。

4.尽可能少用电梯。

目前,我国每年电梯用电量约为300亿千瓦时。通过改变较低楼层的楼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几部电梯,可以减少10%左右的电梯用电量。如此一来,每部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为4.8吨。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具体方法远不止这些。积极了解环境科普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环保活动。

环保小知识小常识(我们身边的环保知识)(1)

02

生态科学知识|隐形污染

1.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

(1)可燃物质:煤炉、煤气炉及室内吸烟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2)生物物质:冰箱和制冷系统滋生的细菌、空调过滤网滋生的真菌、灰尘中生长的尘螨、室内外带入的花粉等。

(3)化学残留物:苯、甲醛等。从各种杀虫剂、家庭装饰或家具胶合板中释放出来;

(4)放射性物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大理石等材料释放出氡(据调查,目前人类已知的放射性污染中,54%来自氡);

(5)石棉:带有石棉外壳的管道、石棉瓦楞纸制成的通风管道等。,因磨损、风化、脱落造成室内污染。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风。门窗常开,清风常进,人常健。

2.家庭噪音——无形的污染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所有不愉快的声音都是噪音。人们在越来越关心室外环境是否安静舒适的同时,也应该关心室内声环境是否环保。

据预测,家庭使用的电视机、录音机产生的噪音可达60-80分贝,洗衣机可达42-70分贝。据临床统计,生活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50%的人会耳聋,85分贝会让人心情烦躁,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家庭室内应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发声电器的音量和开关时间。

3.小心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洗涤剂和清洗剂大多是化工产品。长期不当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会操作人的神经系统,阻碍智力发育。衣服上的洗涤剂和去污剂残留会刺激皮肤过敏。如果长期使用高浓度的洗洁精和洗洁精,致癌物质会从皮肤和口腔进入人体,危害身体健康。

4.为什么要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市面上卖的洗衣粉一般用磷酸钠作为助洗剂。含磷废水经过洗涤后不断流入江河湖泊,导致蓝藻快速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直至水质恶化甚至发臭。高磷洗衣粉对皮肤有直接刺激作用,会让人有灼痛感。把洗过的衣服穿在身上有时会引起皮肤瘙痒。因此,高磷洗衣粉成为接触性皮炎、婴儿尿布疹、足底角化病等常见皮肤病的刺激源。

5.不要乱装塑料袋装食物。

现在人们用的塑料袋有三种:一种是既不能接触皮肤,也不能放食物,只能用来装建材;一个用于服装;还有一种只能勉强用来装食物。

这三种塑料袋大多含有“毒素”。比如PVC塑料就是有毒品种。虽然原料无毒,但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稳定剂,这些添加剂主要是硬脂酸铅,有毒。这些铅盐很容易沉淀,一旦进入人体,会造成积累性铅中毒。所以,装食物的时候千万不要乱用塑料袋。

03

环保科普知识宣传|环保知识

1.22世纪公民的绿色行为

亲近自然,爱护每一片绿地,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改变不利于环境的饮食习惯,使用可再生材料。

并积极参与科学技术,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的动力。

在从事每一项活动时,我们都会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2.城市绿地——人类的肺

城市绿地至少有四种功能:

一是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氟化氢、氨气、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在大气中。100平方米的草地在10小时内可以吸收1500克二氧化碳气化,同时释放100克氧气。

二是调节大气温度。一公顷草坪每天蒸发约6300公斤水分,使气温升高5-9%。

第三是抽真空杀菌。绿地较大的广场可以降低噪音20-30分贝。

3.室内空气污染有哪些?

人们一生中80%以上的时间都在室内度过。你知道一般的空气污染吗?

(1)可燃物质:煤炉、煤气炉及室内吸烟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2)生物物质:冰箱和制冷系统滋生的细菌、空调过滤网滋生的真菌、灰尘中生长的尘螨、室内外带入的花粉等。

(3)化学残留物:苯、甲醛等。从各种杀虫剂、家庭装饰或家具胶合板中释放出来;

(4)放射性物质: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水泥、大理石等材料释放出氡(据调查,目前人类已知的放射性污染中,54%来自氡);

(5)石棉:带有石棉外壳的管道、石棉瓦楞纸制成的通风管道等。,因磨损、风化、脱落造成室内污染。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风。门窗常开,清风常进,人常健。

4.不要小看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

随着管道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取代蜂窝煤,氮氧化物成为厨房的重要污染源。

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无色无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一氧化碳。吸入这种气体后,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二氧化氮的毒性是一氧化氮的4-5倍。厨房排出的氮氧化物量虽然不足以立即致人死亡,但可以不断侵入人体,诱发各种疾病。氮氧化物可直接到达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刺激肺泡组织,引起肺水肿,严重时甚至发展为肺癌。对于家庭主妇来说,氮氧化物还会破坏皮肤组织,破坏娇嫩的皮肤,让人显老。因此,建议家庭主妇在做饭前后打开抽油烟机,尽量减少厨房的污染。

5.几种不宜多吃的食物。

味精:人体摄入过量的味精,会使血液中的谷氨酸会计水平升高,出现短暂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还会对人的生死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腌菜:腌菜含有亚硝酸盐,常吃可能致癌。

油条:油条制作过程中必须添加明矾(硫酸铝钾)。铝在肾脏中富集,难以排出,从而对大脑和神经细胞产生毒素,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

臭豆腐: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还含有大量挥发性的碱性氨和硫化氢,使蛋白质变质分解。

皮蛋:皮蛋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铅,经常食用会引起铅中毒。

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锌、钙结合,以化合物的形式排出体外,造成人体内锌、钙的缺乏。

6.“环保”不等于“卫生”

“环保”就是环保。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工作重点是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其管理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卫”即环境卫生,主要任务是消除人类生活的污染及其危害,如清扫街道、清除生活垃圾、人畜粪便、杀灭蚊蝇鼠等。其管理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城建或城管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