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福寺是全国的重点寺院,这里古木参天,环境清幽,殿阁俨然,气势雄伟。寺里主要的建筑有:崇教兴福寺塔、华严塔、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禅堂、观音楼、救虎阁、空心亭、四高僧墓、伴竹阁、饱绿轩等。兴福寺位于常熟市虞山北麓,该寺年代久远,初创于南朝齐代,由邑人倪德光捐宅而建,开始名叫 “大慈寺”,到了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才改名叫“兴福寺”的。
该寺还因寺建于虞山破山涧侧,亦称“破山寺”,其寺名的由来是:寺内正殿后有一巨石,石上纹理纵横,自左看像“兴”,自右看像“福”,逐以此命名。据《常熟地方小掌故》记载,民国初年,僧人于寺内曲径掘得一碑,上刻苏州知府童尊题诗,诗云:“唐时旧寺今犹在,闻有高僧号破山”。据此诗,则兴福寺之所以又名“破山寺”,是因为唐代时寺内有个叫“破山”的高僧。
所以在唐诗中,除了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外,还有释皎然的《游破山》和《秋夜宿破山寺》、吴融的《送僧归破山寺》。看来,在唐代,“破山寺”是较为通行的叫法。兴福寺在历史上香火一直很盛,四乡八方的进香者络绎不绝。现在已经成为佛家名刹,因这里山奇谷秀,山幽林密,鸟语花香,也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如今的兴福寺大雄宝殿庄严肃穆,殿前香炉烟火萦绕。
大雄宝殿之后是藏经楼,楼内藏有各种佛经万余册。大雄宝殿的西侧竹林参天,有曲径回廊通往月门洞,门上书“通幽”两字,乃清末两朝帝师翁同穌手笔。出月洞门,沿回廊迤逦西行四五十米,乃见山脚石壁下端有一泉,其水不论没用多少,半日里必复原状,干旱不涸,久雨不溢。康熙时,常熟人曾倬题“君子泉”三字于石壁之上。山上的破龙涧琬挺曲折,巨石垒垒,每逢大雨过后,水石相击,淙淙有声,涧水流入寺内的空心潭。
空心潭水面较为弘古,上有曲桥,潭水清澈,时有小红鲤摆尾游戈。空心亭位于潭北,四周有曲廊环抱。空心潭、空心亭附近多古树怪石,环境优雅。夏日里,拖一把藤椅,于僻静之处舒适坐下,泡茶品茗或者闭目息思,听中风鸟鸣,乃可尽情领略大自然的静趣,兴福寺系南朝时的齐粱年代古刹,江南寺院始建于南朝或者更早者不在少数,例如南京之鸡鸣寺、灵谷寺、栖霞寺,扬州之大明寺,镇江之金山寺、甘露寺,苏州之虎丘寺、报恩寺(北寺)、寒山寺。
其中,因唐人题诗而寺名远翥的古刹,仅寒山寺、兴福寺(破山寺)而已,据此说来,常建可谓是兴福寺的功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