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写生时如果教师教的技法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反而束缚了儿童写生能力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是儿童写生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教怎样画正确的方法是,启发他们自己画,增强他们的信心,说出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完成观察与表现儿童写生不是以画像了场景为标准,而是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感觉和表现儿童绘画是以感性为主,以宣泄情绪为重点,不适用理性的规矩和道理去评价,只能靠感悟与体验解释事情的缘由感悟与体验是幼儿学习绘画最有用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儿童画的自然性,自发性,自由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第一次讲儿童画注意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次讲儿童画注意什么(李凌老师慢教育观)

第一次讲儿童画注意什么

儿童写生时如果教师教的技法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反而束缚了儿童写生能力。发展儿童的感知能力是儿童写生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教怎样画。正确的方法是,启发他们自己画,增强他们的信心,说出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完成观察与表现。儿童写生不是以画像了场景为标准,而是是否完成了自己的感觉和表现。儿童绘画是以感性为主,以宣泄情绪为重点,不适用理性的规矩和道理去评价,只能靠感悟与体验解释事情的缘由。感悟与体验是幼儿学习绘画最有用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儿童画的自然性,自发性,自由性。

儿童画写生时,教师只求画出自己的感受,不求画准物体造型、结构,让儿童大胆的去观察,去实践。在这里科学要让位于感觉,理性让位于感性,规矩让位于随意,严谨让位于放松,写实让位于写意。

儿童线画写生的最佳状态是,作品能反映出作者的年龄和认知,不是画得越像越好。一看画就知道是什么年龄段的儿童画的,才是正确的教法。

儿童的想象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如果一个儿童对社会接触不多,见得东西也很有限,他是画不出带有丰富内容的想象画的。引导儿童多注意生活,多观察事物,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写生水平,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有了形象的来源和发展想象的结实根底。从这个意义上说写生更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儿童画写生不是画生活中的真实,而是画他们对生活的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儿童在看待同一事物,会因年龄不同,喜好不同,将做出不同解释。他们写生的过程就是完成自己的认知过程。实际上,画中的真实是指孩子的心理认可,场景的真实是指生活中的真实,孩子的画如果太像生活中的真实,肯定是不正常的。儿童画是在平面中建立的与自然不一样的,符合这个年龄段认知的“重组”关系,不是成人看到的事物再现。他们把所有的事物秩序先“打乱”,然后,再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组装”。这个被重新组装起来的样式,也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手表》岳宇涵 6岁

儿童画在线造型写生或设计中,黑白的对比作用至关重要。一幅画如果单是线条的疏密变化,只能称为“秀”,要是加上黑白因素,就会在“秀”中生出重量感, 沉重感,显得画面刚柔有度,增强了线条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特别是黑色底上有白色的花纹,白色底上有黑色的花纹或黑白相间的图案花纹,就会显得内容更丰富, 使花纹图案极富变化,产生好的效果。

黑白画《植物》王云骢 10岁

经常画写生的小朋友,是否有这种感觉,当你第一眼看到要画的场景时,同时也就确定了用什么形式去表现。如果画前你对场景作了较为仔细的观看,你会发现有时连线条的疏密走向、黑白灰关系的分布都能从场景中看到。这种感觉是来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需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平常只有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用时才能做到反应敏捷,得心应手。在生活中,只要小朋友认为好看好玩儿的东西, 都可以大胆地把它画下来,画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去做。

《查济民居》刘雨轩 9岁

我们成人画画的观察方法是:先整体后局部,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但这个观察方法用在儿童画画上就不灵了。儿童的观察方法与此相反,如,画房子先从一片瓦画起,画树先从一片树叶画起,画自行车先从一个螺丝钉画起。儿童画画从不拒绝复杂,越是复杂的东西,儿童越是有兴趣,相反,太简单的东西反而唤不起儿童的热情。其实,儿童的悟性是很高的,他们都有解决复杂场面的能力,在对事物的认识上并有独到之处。辅导老师所起到的作用只能是引导、点拨,给学生营造一个能激发他们创造的环境,儿童的智慧之锁得由他们自己去打开。

《徽州查济民居》于睿昊 9 岁

从儿童的角度讲,他们更喜欢室外活动。一是儿童平常都在教室里规规矩矩上课,没有机会“撒个欢”,时间长了,儿童也缺少了一种“野性”。二是大自然本身就能使儿童的心态完全放松。多一点这样的活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很有益的。郊外写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学生的画画得怎样,而在于写生活动的整个过程。

形体比较简单的物体,需作画面处理才好看,这就是装饰。但有时物体本身已经有了很好看的自然因素,过多的装饰反而失去了物体的自然原貌。比如,藕的节须,藕芽的自然生长因素已经符合了造型审美的需要,黑白灰关系,线条疏密关系已相当明显,如果再刻意装饰,就会失掉自然生长的纹理状态。

《藕》王迪 9岁

儿童画线描写生及纹饰、纹样的设计与画想象画有很大的区别,线描写生多了些观察和理性,少了些想象与联想,在儿童转型期多安排这样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实践发现:儿童年龄越大越喜欢客观真实的表现物体,年龄越小越喜欢主观的意象与创造。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儿童心理自然发展成长的必然结果,不是教师教的。好的教师应是,把握良好时机,因人而教,才能有好的教育结果。

《植物》张致鸣 7岁

在线描写生教学中,让学生主动的把握黑白及疏密关系与没有黑白、疏密意识是不一样的,把重视黑白及疏密关系变成自觉的行动,是培养儿童空间表现力和线描写生水平的有效手段。7岁以上的儿童有着很好的理解力,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教师可放开手脚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实践。

《随意画》李业皓 7岁

儿童画写生并不像成人那样是真写生,儿童画的是自己觉得,想象仍是画中的“主角”。儿童是看着眼前的树,画自己的树。

《花树》张熙雅 9岁

儿童画不是让儿童观察好了才去画,而是通过观察引起他的想象与联想,画出自己认为的东西,并不是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

好多小朋友在教室里能画得很好,一旦出外写生,就画得一团糟了。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画画的环境变了,儿童怕生人,怕人多,怕人看,这主要是心理问题,是缺少锻炼的缘故,画多了就好了。二是取舍难,画写生不是拍照,不是看见所有的东西都能入画的,这是个审美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困难,但只要多实践,就会有进步。

儿童画写生事实上是记忆、联想、创造加写生。年龄越小往记忆、联想、创造上靠得越近,年龄越大往真实客观上靠得越近;感性的、直观的、想象的画画方法与年龄小的小朋友为伴,理性的、真实的、科学的画画方法愿意找年龄大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