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四天来,哈尔滨62岁的李大爷总感觉心脏一阵阵的不舒服,喘憋胸闷,5月17日,他突然被剧烈的胸痛击倒在了椅子上,家人见状立即拨打“120”,所幸救治及时,捡回了一条命。

记者从哈医大一院了解到,像李大爷这样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该院南岗院区CCU病房(心脏科重症病房)最多一晚收治了13人!心内科专家提醒,气温变化剧烈时期,也是急性心梗的高发期,对于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来说,要尤为警惕,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气温起伏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病房里,正处在术后康复中的李大爷告诉医护人员,“其实感觉心脏不舒服已经有好几天了,我以为是干活累的,歇歇就好了,没咋当回事,没想到差点要了命,真是后怕啊!”哈医大一院南岗院区CCU病房主任李佳介绍,在120急救车上时,急救医生就通过手机把患者的心电图等资料给胸痛中心发了过来,病情十分危重,入院后急诊冠脉造影结果也证实了医生的判断:急性前壁心梗。“当时情况万分紧急!患者术中反复心脏骤停了四五次,每一次心脏骤停,我们医护人员都是用电击除颤和药物等各种抢救手段给救了过来,最终成功植入冠脉支架。”

急性心梗24小时内致死常见原因(一晚13名急性心梗患者入院)(1)

医护在病房内为患者处置病情

“最近哈尔滨气温变化剧烈,突然的降温或升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上周我们CCU病房几乎爆满,最多一晚收治了13名急性心梗患者。”李佳主任说,在最近接诊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得过心梗的老患者,回家过了一年半载或三五年后,发现自己没事,就偷偷停药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她表示,一旦诊断为冠心病特别是心梗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终身服药,每三个月、半年或一年定期随访,根据病情来调整药量,不遵医嘱擅自停药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不良生活习惯致心梗发病年龄前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十几年前,三四十岁的心梗患者还十分少见,如今年轻心梗患者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不乏一些二十多岁年轻人的身影。

5月17日凌晨,28岁的小赵因突发急性胸痛,被朋友送到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急诊室。经心电图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心梗。“患者当时血压很低、心率慢,表情极其痛苦,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据接诊医生介绍,胸痛中心团队在完成核酸采集后,立即将患者送入负压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造影发现,患者回旋支血管急性闭塞,经过血栓抽吸后,大量堵塞血管的红色血栓被吸了出来,随后医生成功置入两枚支架,患者返回CCU病房监护治疗,如今已转危为安。

急性心梗24小时内致死常见原因(一晚13名急性心梗患者入院)(2)

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胸腔穿刺

“我当时正在做家务,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疼得大汗淋漓,吃了速效救心丸也没缓解,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给我朋友打了电话。”小赵告诉记者,他因为工作性质,生活作息很不规律,经常熬夜,还吸烟、饮酒,特别是天气暖和了,经常约上三五好友喝酒吃烧烤。“真没想到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差点要了命,等出院后真得注意改正了!”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小赵感慨地说。

“吸烟、酗酒、熬夜和高脂饮食等因素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这些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梗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CCU病房主任公永太表示,如今冠心病、心梗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早期猝死率较高。因此,规律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

发生急性心梗时 牢记两个“120”

一旦发生心梗怎么办?“从发病到开通血管,理想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在120分钟内,越早越好。”公永太主任介绍,对于急性心梗病人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为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发生坏死就不可逆转。早一分开通血管,就多一份生存的希望。因此,发生急性心梗时,患者及家属应牢记两个“120”,一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

据悉,目前哈医大一院南岗和群力院区均配备了急诊负压导管室,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可无需等待核酸结果,立即为患者行介入治疗,医护人员可在三级防护下,于负压导管室内完成手术,持续为我省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保驾护航。

徐旭记者 霍营

来源: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