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魏国的奠基者。东汉丞相,后封为魏王;去世后,汉谥武王。他的长子曹丕创立魏国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

被毛泽东点评过的帝王--曹操(被毛泽东点评过的帝王--曹操)(1)

  曹操

  历史上的评价:

  诸葛亮:“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资治通鉴》

  孙权:“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三国志·吴书七》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李世民:“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太平御览·卷九十三》

毛泽东的评价: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