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谓,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公考常识古代称呼?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考常识古代称呼(公考常识高频考点系列)

公考常识古代称呼

古代称谓


一、年龄别称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10岁以下——黄口(注意黄发指老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束发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14岁(女)——豆蔻年华;(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17秦-10)古人的年龄一般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①束发②而立③垂髫④总角⑤期颐

⑥弱冠⑦耄耋⑧不惑⑨花甲⑩豆蔻

下列各项中,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⑦⑤⑧①

B、③④⑩①⑥

C、①③⑤⑥⑩

D、④⑥⑨⑩②

综合各个选项,只有B项排序正确。


(17辽公安-75)中国人对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称谓,下列年龄称谓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弱冠之年-而立之年-耳顺之年-古稀之年

B、弱冠之年-而立之年-古稀之年-耳顺之年

C、耳顺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古稀之年

D、而立之年-耳顺之年-弱冠之年-古稀之年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稀之年,指人到70岁的时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故正确答案为A。


二、谦称(或自称)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对祖父称先祖,先帝、先贤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犬子、犬女

【拙】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笔(文章、书画)、拙见、拙著(拙作)、拙荆(自己妻子)

【谨】多用于署名下——谨禀(用于祖父母及父母)、谨肃(用于尊长)、谨启、谨白(用于平辈)、谨复(用于复信)

【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忝在相知之列)、忝任(忝任宰相之职)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情、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劳烦、劳神


其他 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可:谦称自己(多用于早期白话)、小人、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多见于早期白话)、小店、小照:指自己的尺寸较小的照片。

【薄】——薄技、薄酒、薄礼、薄面

【贱】——贱姓、贱内(内子)、贱事

【敝】——敝姓、敝人、敝处、敝校

【鄙】——鄙人、鄙意、鄙见

【愚】——愚兄、愚见、愚以为

【老】——老粗、老朽、老脸、老身

【不】——不才、不佞、不敢当、不敏、不肖

六亲——即六种亲属。对六亲的说法,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亚。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说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说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从父母亡子女之子。父、母、兄、弟、妻、子,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现代汉语中六类也泛指亲属。

古代兄弟排行称谓——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称“父”,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季父”,后来父之弟都统称为“叔父”。


浅见、管见、寒舍、斗胆、过奖、窃以为、见笑、托福、高攀、涂鸦、错爱、后进、妾(臣妾不敢)、寡人(寡人有疾)


某家——奴家:青年女子的谦称(不仅是已婚);洒家(宋元时期北方口语,有粗鄙和厮杀汉之意,关西大汉喜自称);咱家(不只是太监,董卓亦曾用,带有傲慢之意);哀家(艺术作品中杜撰的“丈夫去世之后的皇后或者太后的自称”,历史真实中的皇后不会自称“哀家”


(18吉乙-8)关于下列谦辞的用法,表述错误的是

A、“刍议”用于谦称自己撰写的文章

B、“续貂”用于谦称修补别人的服饰

C、“芹献”用于谦称赠送别人的礼物

D、“补壁”用于谦称赠人的书画作品

A项正确,“刍议”,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亦指浅陋的议论,多用于第一人称的自谦之语。

B项错误,“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多用于谦称续写别人的著作。一般不用于谦称修补别人的服饰。

C项正确,“芹献”,指的是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所以,“芹献”可以用于谦称赠送别人的礼物。

D项正确,“补壁”,字面意思是修补墙壁。作书绘画的人,把作品赠人时的谦词,意思说水平拙劣,不足登大雅之堂,潜台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是B。


(14冀政法-124)古人称谓中,一般总是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可以相对随意些。下面的各组称谓中,用于自称的是:

A、夫子,先生

B、小子,竖子

C、不才,不佞

D、足下,大人

C项正确,不才不佞,均指没有才能、不成材、无能力或一技之长,旧时用来谦称自己。

故正确答案为C。


三、尊称

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种形式:

1、一般的尊称——先生、吾子

2、用对方所在的处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

【某下】表示对别人的敬称——殿下(对帝王的尊称);阁下:称指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多用于书信中,外交场合);麾下:指将帅;膝下: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常在开头的称呼下面加“膝下”;足下:尊称朋友。

3、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大王、大夫、将军、公子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与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令】尊称他人的亲属,相当于“你的”——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媛)(对方女儿)、令亲(对方亲戚)

【高】敬称别人的亲属或事物——高堂(对方父母)高朋、高亲、高邻、高见、另谋高就、高足(对方学生)

【垂】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为——垂问、垂爱、垂青、垂念【拜】用于动词之前表示尊敬——拜访、拜望、拜托

【华】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华诞、华堂、华翰(对方书信)、华宗(称人同姓)

【贤】表示对尊辈、平辈或晚辈的敬称——贤弟、贤妻、贤郎、贤家(对方)、贤宰(称知县,寄语河南贤宰)

【屈】表示委屈对方——屈驾、屈就、屈居、屈尊

【老】用来尊称别人,有时特指老年人——老伯、老大爷、老太爷、老前辈、老兄、老总(“老”字用于表示姓氏的词后,也可以表示尊重,如称巴金为巴老)

【俯】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俯察、俯就、俯念、俯允

【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光临:称宾客到来。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雅教(对方指教)、雅量、雅兴、雅意、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

【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惠临、惠允、惠赠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陪、奉还、奉劝、奉送、奉托、奉迎;奉达、奉赠:告诉,表达(多用于书信);奉复:回复(多用于书信)。


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尊府、尊驾(指对方)、尊上、尊夫人、尊兄、尊驾、尊亲、尊命、尊意等。

【台】——台驾(对方)、台甫(问人表字)、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台端: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玉】——玉体;玉照;玉成:成全;玉音: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多用于书信)

【芳】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芳邻、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

【大】——大伯、大哥、大姐、大妈、大娘、大爷、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大师(大师傅)、大名、大庆(老年人寿辰)、大作、大札

【贵】——贵干、贵庚、贵国、贵姓、贵校、贵恙、贵子(含祝福之意)

【叨】叨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仁】仁兄、仁弟


(09.426-7)对于古代称谓说法错误的是( )。

  A. 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 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 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阁下”多用于书信中,是对那些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物(如罗马天主教主教、国家的统治者、大使、总督)的尊称或称呼,属敬词。一般不用来称呼长辈。故本题选A。


(19辽-11)对中国字画的落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惠存:是送给集体单位的

  B.斧正:表示“请指导”的意思

  C.清赏:表示这件作品供对方赏玩而已

  D.俪正:指送给爱慕的人

A项正确,“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在我国书画作品落款中,“惠存”多在给单位的作品中题写,指作品是赠给集体单位的。

B项正确,“斧正”意为请对方像匠人一样用斧头削正,表示“请指导”的意思。

C项正确,“清赏”意为清标可赏,表示这件作品供对方赏玩而已。

D项错误,“俪”者,伉俪也。“俪正”是指对方夫妇都是行家,请一起指正,而不是指送给爱慕的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四、其他古称


(19冀-9)在中国古代社会,“西席”这一称谓指的是:

A、客人 B、老师 C、女婿 D、医生

A项错误,古人对客人的称谓因人而异。如将很少来家的客人称为“稀客”,时常来家的客人称为“常客”,远道而来的客人称为“远客”,关系疏远的客人称为“外客”,关系亲密的客人称为“亲客”等。

B项正确,“西席”一词出自《称谓录》:“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西席是中国古代对老师的敬称。古代以西为尊,主人坐在东面,宾客坐在西席,故有此称。此外,对老师的称谓还有祭酒、博士、夫子、先生等。

C项错误,古代常用乘龙快婿、东床、金龟婿等指代女婿。

D项错误,古人对医生的称谓有大夫、郎中、坐堂医等。

故正确答案为B。


四、雅语


分手辞别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

叩拜辞行曰“拜别”;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离别留言曰“留别”。

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

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

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

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

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


五、古人别称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六、古代别称


(18吉乙-20)下列我国史书中记载的国家与今日国名对应错误的是

A、倭奴国——日本

B、暹罗国——伊朗

C、安南国——越南

D、身毒国——印度

A项正确,倭奴国,最早称倭奴,后来称呼为倭寇,是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也是日本最初的国名。

B项错误,暹罗国,是我国古代对东南亚国家泰国的古称。1939年6月24日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复名“暹罗”,1949年再度改名为“泰国”,沿用至今。故暹罗并不对应伊朗,而是对应泰国。

C项正确,安南国,为越南古名,其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成为我国领土,至五代十国时吴权割据安南脱离南汉,北宋无力统一,故正式独立,此后越南长期作为我国的藩属国存在。

D项正确,身毒国,是我国古代对现代印度次大陆上文明区域的称呼,其范围主要指今日印度河流域一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


向人提问说“请教”,得人惠顾说“借光”;


归还物品说“奉还”,未及迎接说“失迎”;


需要考虑说“斟酌”,请人勿送说“留步”;


对方到场说“光临”,接受好意说“领情”。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身体不适说“欠安”;自己住家说“寒舍”;


女士年龄称“芳龄”;称人女儿为“千金”;


送礼给人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


问人住址说“府上”,请改文章说“斧正”;


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


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


请人协助说“费心”;言行不妥“对不起”;


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


麻烦别人说“打扰”;客人入座说“请坐”。


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人远行说“平安”;请人决定说“钧裁”;


接受教益说“领教”;谢人爱意说“错爱”;


受人夸奖说“过奖”;交友结亲说“高攀”。


祝人健康说“保重”;书信结尾说“敬礼”;


问候教师说“教祺”;致意编辑说“编安”。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住址说“府上”;


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


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


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


称人夫妇为“伉俪”;尊称老师为“恩师”;


称人学生人“高足”;平辈年龄问“贵庚”。


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中国古代其他谦词敬词雅语: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大号;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安、台祺、台馁:您安好、吉祥、平安;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钧谕:书信中称尊长所说的话。还有钧裁、钧安等。


玉成:成全。例:深望玉成此事。


玉体、玉音:指对方身体或言行;


违教:指离开某人后未见面(多用于书信);


雅教:称对方对自己的指教;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昆玉:对别人弟兄的敬称;稽迟:拖延、不及时。


潭府:尊称他人的宅第。如潭第多福;


惠鉴、钧鉴、雅鉴、台鉴、台览:请您审阅、审查、指教;


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


兹有:现在有;顷按、顷奉:刚刚接到;奉箴:接到来信;


鉴于:考虑到;本拟:本来打算。


业示:已经在;迳与:直接地同;赓即:接着立即;


不日:不久,不多天;不时:随时;


歉难:因不能满足对方的要求而表示歉意;


孔殷:十分急切;售罄:卖完;


鉴宥:请原谅;不克:不能。


瑕疵:微小的弱点;迭函:屡次发信;


为荷、是荷:接受你的恩惠(如复函为荷)。


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惠纳、笑纳:接受;卓夺:高明的决断;


时祉、近祉:现在幸福、近来蛮不错。


商安、教祺:经商、教书安好;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高堂:(书)指父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


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更衣:婉辞,上厕所。


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合卺(jǐn):成婚;


归天、归西:婉辞,人死之称;归省:(书)回家省亲;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红案:厨工的分工上指做菜的工作;


白案:厨工的分工上指蒸饭之类的工作。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麾下:将帅的部下,也作敬辞,称将帅;


刍荛(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


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增长年岁;


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托福: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更衣:婉辞,上厕所;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晋见:即进见。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


觐见:(书)朝见(君主);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外舅:(书)岳父。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父执:父亲的朋友;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后裔: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桂冠:光荣的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