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重演,当我们重温历史,无论是英雄还是枭雄,需要后世对其正确的评说。

说起抗战的历史,我们不得不说一下“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公子张学良。

张作霖不管他出身是土匪也好,胡子也罢,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他活着的时候,是绝不允许日寇染指东北,不管是从公从私讲,都没有让东北的主权落入日寇之手。也许张大帅对日寇的野心还有一点认知,所以他既利用日本人也提防日本人。但是日寇被张大帅利用了,却没有捞到好处,由此造成了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将张大帅于1928年被日寇炸死,在张大帅死后三年里,其子学良先是对内部进行清洗,逐步掌握东北军政大权,并于1931年9月18日在拥有40万装备相对精良部队的情况下,将东北主权拱手让于日寇,从此日寇开始了对东北进行疯狂的掠夺。

日寇侵占东三省(日寇侵占东北六年后)(1)

日寇占领东北 张学良

据张公子晚年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道:您为何下令不抵抗?张公子的回答是:“是自己的误判,没想到日本会来真的?如果真打,东北军根本打不过,明知打不过,干嘛要打?”之前曾言:“以东北一地对抗日本,断无取胜”。各位看官听了作何感想,不知道是“误判”还是不想打?

那么日寇为何对东北如此热心呢?在全面侵华之前,占领东北达六年之久,这六年当中日寇对东北都做了什么?

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除了需要人,其次就是资源,战争对人口的消减、对资源的消耗是巨大,尤其是二战时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机械化部队已经相当先进,但要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必须有足够的物质资源,要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及大量武器消耗的补给。

日本是个岛国,其本身的天然物质资源是相当匮乏的。所以日本很早就开始了海上贸易以及不断的发动武装侵略,以此来掠夺大量的物质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因为不断的侵略,也由此使这个弹丸小国军事力量不断提升,至二战之前,其海军军事力量以及陆军机械化部队相当雄厚。早在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当时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海军力量,可被一个小小的日本,打得不堪一击,由此可见,日本的海军力量有多大。

日寇侵占东三省(日寇侵占东北六年后)(2)

日冠进驻

在20世纪初,日本就派出大量的地质勘探人员,对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过勘探,东北地区就成了日本要掠夺的目标。只要占领东北,日本才有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同时东北地区的土地也是最肥沃的,粮食的问题也解决了。为了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建设东北的铁路及掌控朝鲜,这些都在日本实施侵略的计划之中。

日寇侵占东三省(日寇侵占东北六年后)(3)

运往日本的大量物资,堆积如山

日寇侵占东三省(日寇侵占东北六年后)(4)

日寇武装押运掠夺的矿产

侵占东北,只是日寇对华全面侵略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对日寇来说,走得相当顺利,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月亡我中华”之狂言。

历史不会重演,不会再给张大公子重新选择的机会,但时至今日,吾辈当发愤图强,勿忘国耻!

闲暇之余,有时在想:如果张公子带领40万东北军全力抗战,国民政府是否会组织各省兵力进行增兵抗战?如果东北不沦陷,日寇是否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