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旺堆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代优秀的藏族摄影师,也是我最敬重的老师。他是西藏沧桑巨变的参与者和忠实记录者,他采访和摄制的上百部作品,为祖国、为西藏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历史资料。上周四惊闻先生仙逝,不胜哀痛。此时,生前采访老师的情景不断浮现到脑海中。特将当年的采访稿件《用摄影机记录西藏的历史》翻阅出来,以表对老师深切的怀念!

怀念扎西旺堆先生(怀念扎西旺堆先生)(1)

《用摄影机记录西藏的历史》

(记者 旺堆)

前不久,记者在拉萨召开的西藏文代会上,采访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驻西藏摄影站的摄影师扎西旺堆。这是一位典型的康巴人,身材高大,两眼有神,饱经风霜。

进藏路上的回忆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扎西旺堆15岁参军,离开了家乡巴塘。部队发的最小的军装他穿上也显得大。从踏上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征途起,人就与摄影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到达拉萨后,上级领导将扎西旺堆等送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了两年。

回忆起这段经历,扎西旺堆十分激动。他说,进军西藏,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一件事使我终生难忘。出发时我们牵了19匹马,沿途陆续死了18匹。后来组织上又给我们配了一匹马,用来驮运摄影机。天下着雪,又冷又饿,马也开始走不动了。队伍越走越远,天也渐渐黑了下来。扎西旺堆和特意留下来陪伴他的李明德都筋疲力尽,离队伍越来越远。这时他俩看到前方不远的地方有一顶帐篷,这是他们行军两天中看到的第一项牧民帐篷,他俩喜出望外。帐篷里,两位慈祥的老人问人们从哪里来。扎西旺堆用藏语答话。听到藏语,两位老人非常高兴。怎么解放军里还有藏人?老阿妈问扎西旺堆家里有没有父母?是否杀了人,才被迫参军?为什么当汉兵?扎西旺堆给他们讲了金珠玛米是毛主席派来解放西藏的,老阿妈还是不明白。只是说,“孩子,留下吧,我们可以养活你们。”后来,老人家看到他俩牵的马死了,硬叫扎西旺堆带走她家的三头牦牛用来赔偿部队的马。扎西旺堆怎么解释老阿妈也不信。看到老阿妈这一真诚的举动,扎西旺堆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他俩在牧民家吃了一顿饱饭,将身上仅有的一小袋糖精,送给了老阿妈。两位老人又派三个儿子护送他俩回到了部队营地。回想起这一往事时,摄影师扎西旺堆感慨地说,进军西藏如果没有藏族百姓的大力支持,我们就寸步难行。

怀念扎西旺堆先生(怀念扎西旺堆先生)(2)

拍摄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镜头

摄影师扎西旺堆边喝茶边对记者说,我们西藏摄影站的几位摄影师都是1950年前后参加革命的,都是党培养的第一代藏族摄影师。我们自从事新闻电影工作至今,在西藏拍摄了40多部长短新闻纪录影片和数以百计的新闻电影主题。在进军西藏的征途中,我们手执电影摄影机随军行进。与张国华、谭冠三将军和广大指战员一道翻越重重雪山,跨过条条江河,拍摄了《解放西藏大军行》、《光明照耀着西藏》等重要的新闻纪录片,记录了西藏和平解放、实现祖国大陆统一的光辉业绩,记录了解放大军进藏的珍贵历史资料。

怀念扎西旺堆先生(怀念扎西旺堆先生)(3)

在贯彻执行《十七条协议》的前八年(1951—1959年)里,高原的山山水水留下了电影摄影者的足迹和汗水。扎西旺堆讲,当时他们在相继完成《战胜怒江》、《康藏青藏公路修建和通车》等影片后,即随达赖喇嘛、班禅大师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拍摄了《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参观祖国各地》的影片。接着又拍摄了《庆祝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和反映陈毅元帅率团赴藏的《中央代表团在西藏》等重要文献纪录片。在此期间,摄影师扎西旺堆还跟随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参加了佛祖释迦牟尼诞辰2500年的纪念活动,在印度拍片达半年之久。

与人民共享当家作主的喜悦

在平息叛乱,实行民主改革的日子里,扎西旺堆和他的同事们与西藏人民一起分享人民当家作主的胜利喜悦。在西藏社会的变革中,他们又拍下了《平息西藏叛乱》、《拉萨河畔》、《欢腾的西藏》、《百万农奴站起来》等新闻纪录片。《欢腾的西藏》用真实的历史资料,揭露了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和残酷。拍下了翻身农奴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收获时的喜悦心情,拍下了他们舒心的笑容,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推翻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主改革是西藏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和必然规律。

怀念扎西旺堆先生(怀念扎西旺堆先生)(4)

《今日西藏》和《故乡行》的魅力

西藏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扎西旺堆和他的同事们又拍摄了反映西藏人民新生活的影片和《今日西藏》、《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等新闻片。1980年以来,改革开放给西藏带来了勃勃生机。扎西旺堆和他的同事们又拍下了《日光城》、《故乡行》和《绿色的墨脱》等十几部新闻纪录片。其中《布达拉宫》译成8种外语发行到世界许多国家,成为我国向国外发行拷贝最多的影片之一,也是最受外国朋友和国外藏胞欢迎的影片。藏胞在异国他乡领略到家乡的变迁,同胞们的生活,由衷地产生了怀念故乡的情感。

198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新影厂特别授予西藏新影站泽仁、扎西旺堆、计美邓珠、次登四位摄影师以奖状,表彰他们在西藏工作35年中为新闻电影事业做出的优异成绩。

怀念扎西旺堆先生(怀念扎西旺堆先生)(5)

一部形象化的西藏当代史

几十年来,他们拍摄的影片曾多次受到人民的赞扬和国内外影坛的褒奖。其中《百万农奴站起来》获国家优秀纪录片奖,《欢腾的西藏》获南斯拉夫国际短片奖,《我们的家乡——西藏》第四集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纪录片奖,还有《拉萨祈祷大法会》等数部影片及新闻主题均获新影厂“星花奖”。记者了解到,新影西藏摄影站平均每年在西藏拍摄积累长达数百米的历史资料文献片。由于站里几位藏族摄影师多年在西藏工作,经历了西藏当代史上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因此,他们所积累的宝贵影片史料,是一部形象的西藏当代史。

《班禅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进入后期制作

最后,扎西旺堆激动地告诉记者:去年元月26日,在西藏日喀则德庆格桑颇章里,班禅大师接见了我们几位摄影师,并详细询问了班禅东陵开光大典的拍摄情况,叮嘱我们一定要拍好,制片要细致、要体现党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体现五世至九世班禅维护祖国统一的丰功伟绩,体现藏、汉民族的团结。这是班禅大师对我们最后的嘱托。班禅大师虽然圆寂了,但是大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的四个信念,生动地保留在我们的影片中。

最近他正在加紧制作《班禅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纪录片,这部影片多侧面、多角度地勾画出了班禅大师一代宗师的风貌。在影片中人们还可以瞻仰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第十世班禅大师的法体。看到藏族及全国人民对班禅大师的深切缅怀和追思。

采访结束时,扎西旺堆站起来,沉思片刻后说:作为人民的新闻电影工作者,用形象化的新闻电影向国内各民族人民,向世界亿万人民真实地反映西藏的发展进步,展示一个崭新的西藏在雪域大地崛起的历史进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此稿件当年播出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央台民族部节目;《中国西藏杂志》也进行了刊登。)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