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简称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外加6800多个小岛。国土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云南省面积还小一点,约为中国国土总面积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口约有1.26亿,约为中国总人口的十一分之一。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

日本版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管是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日本都远不及我们。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却在近代史上,屡屡侵犯我国领土,最高曾侵占我国6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杀害将近300万的中华同胞。屈辱历史永不能忘,也令我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残酷道理。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篇文章我们就简要地了解一下日本的历史,它是如何从一个抱着中华大腿的小国成长为如今的资本主义强国的。


原始社会

日本原来与大陆相连,大约在洪积世晚期至冲击世初期,日本各地发生海进,出现了日本海。距今约1万年前,成为今天的日本列岛。

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东北亚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的人、古代中原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微量马来人以及微量中南半岛的印支人混合而来。

这段时期,小刀形状的石器在日本全境广泛使用。

约始于165000年前,到3000年前(公元前10世纪)为止。

和旧时代所不同的是“土器”的出现和“竖穴式住居”的普及,以及“贝冢”这些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期间,水稻也开始传入日本。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2)

绳文时代的竖穴式住居,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水稻耕种技术为主的生活体系从大陆及九州北部蔓延到九州、四国、本州,以水稻种植为中心的农耕社会开始形成,因为农耕社会的形成日本各地形成了地域集团。

奴隶社会

弥生时代中期,大型地域集团中有的开始和中国的王朝开始交往,开始被中国的政权称为“国”,当时的日本列岛的政权被中国称为“倭”或者“倭国”。公元前100年左右,先后有这样的“国”开始和中国进行交往,其中被东汉赐予的汉委奴国王印在日本九州被发现。

4世纪后期,在近畿地方,大和国逐渐兴起,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3)

奈良古坟,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封建社会

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这个地方(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

公元7世纪,日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危机。皇族与贵族之间忙于争权,底层人民揭竿而起,推翻暴政。到处兵荒马乱,国内矛盾不断激化,为了摆脱当前危机,日本天皇决定学习隋唐制度。

遣唐使制度源于隋唐时期,日本使节渡海而来,带来珍珠等宝物,而中国则回赠丝绸、瓷器等。遣唐使的创立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文化制度,当他们回国后开始大加改革,这便是日本的大化革新。

此时日本的首都定在奈良的“平城京”,这个时代被称为奈良时代。

此时的奈良朝受中国唐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日本第一次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遣唐使、派往中国的留学僧和留学生在日本文化和美术繁荣方面,起着极大的作用。全国大兴造寺、造像,堂皇的绘画、华丽的装饰艺术,今天仍见于奈良的寺院和正仓院宝物中。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4)

日本朱雀门,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

进入12世纪,日本地方独立的“庄园”的数量逐渐增加,这些独立的“庄园领主”开始和国家的地方统治机构开始对抗。为了应对这种抗争,具有武力背景的“庄园领主”开始出现。由于中央的“保元之乱”和“平治之乱”,具有军事实力的武士开始进入政界,平氏并逐渐掌握了中央政权,被称之为日本最初的“武家政权”。

中期封建社会

镰仓幕府是日本幕府政权的开始。以源赖朝为首的“镰仓幕府”经过“治承寿永之乱”打倒了平氏政权,从朝廷获得了任命地方“守护”和“地头”的权利,经历了13世纪前期的“承久之乱”,朝廷开始臣服于镰仓幕府,此后镰仓幕府实际上的控制者“北条氏”成为了日本的支配者。

但是镰仓幕府的稳定局面没有维持多久,在北条家执权时宗(北条时宗)在位的时候,遭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两次侵略,损失惨重。

这个时代的幕府设立在京都的“室町”。镰仓幕府后期,幕府内部势力动摇,天皇暗中决定推翻幕府的统治。幕府内部北条氏的御家人也开始反对幕府,足利尊氏就是其中较有实力的一方,他最初开始带领幕府军与倒幕军战斗,后来才倒戈支持天皇。1333年,镰仓幕府灭亡。

这时,日本出现了两位天皇,南北朝时代开始。1338年,足利尊氏被北朝任命为征夷大将军,于京都开设幕府。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5)

足利尊氏,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时期“守护大名”、“守护代理”、“地方豪族”经过战争逐渐成为了独立支配地方的“战国大名”,旧的支配体系渐渐崩坏,各地的“战国大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颁布各自的法令加强了对各自领地的支配,这种制度被称为“大名领国制”。

这个时候日本开始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俗称“南蛮贸易”,火绳枪和基督教随着“南蛮贸易”传到日本,改变了此前日本的战争形态和宗教观念。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6)

日本战国日期的各大名版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世时代

织田信长流放了“室町幕府”最后的将军足利义昭,并且取代了“室町幕府”建立了自己的“畿内政权”。虽然织田信长因为“本能寺之变”被迫自杀,他统一天下的事业被丰成秀吉所继承。

1592年,丰臣秀吉为了平息国内土地不足分封的问题,秀吉决定先并吞朝鲜,再入侵明朝。同年4月,秀吉派遣16万军人前往朝鲜,文禄之战因而揭开序幕。

日本军队势如破竹,朝鲜无法抵御,王京汉城和陪都平壤先后陷落,朝鲜向明朝求救。明神宗命令军队支援朝鲜,开始了著名的万历援朝战争,最终在明军的英勇作战下,日本进攻受阻,丰臣秀吉遂与明朝和谈。这场战争使得大明和日本双方都损失惨重,丰臣家族的势力被削弱,导致了后来的德川家康一统日本。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7)

丰成秀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通过“关原合战”最终掌握了实权。1603年,德川家康于江户开设幕府、受封征夷大将军。

在德川时代的日本,全体居民都被严格的等级制度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为免日本被殖民以及国内政局稳定,1633年正式颁布锁国令。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和祖·阿博特(Joel Abbot)等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

近代时期

1867年11月8日,与幕府将军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1852年-1912年),下旨组织倒幕军,讨伐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十月十四日(11月9日),德川庆喜假称还政于天皇,却在大阪并着手组织兵力,图谋反叛。

倒幕军连战连捷,取得了内战的最终胜利,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8)

明治天皇,图片来源于网络

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1868年4月,朝廷颁布《五条誓约》,作为施政改革的纲领。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

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此外明治政府亦发展国营军事工业;到了明治时代中、后期,军事预算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经过明治维新,军国主义在日本抬头,而后迅速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1874年初,日本政府以台湾居民于1871年杀害琉球渔民为借口,决定发动侵台战争。5月初,派遣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领3600余日军开始向台湾进犯。日军在琅峤登陆后,烧杀掳掠,对中国台湾人民犯下了严重的罪行。

1875年5月25日,日本政府派“云扬”号等3艘军舰进入朝鲜釜山港,后在朝鲜东部沿海进行武装侦察和作战演习。同年9月20日,“云扬”号闯入朝鲜首都汉城附近的汉江河口进行武装挑衅,炮轰江华岛,并在该岛登陆,大肆烧杀劫掠。1876年2月,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江华岛事件是近代日本侵略朝鲜的开端。

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于1910年占领朝鲜半岛,签订《韩日合并条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不断染指中国,企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并出兵中国山东,占领了德国占领的青岛,而且逼迫袁世凯政府与之签订“二十一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9)

九一八事变日军占领沈阳城墙,图片来源于网络

1912年到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

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1937年7月7日,日军策动卢沟桥事变,正式入侵中国,引发中日战争。

1938年以来,日军以“扫荡”、“三光作战”,试图稳定在中国的日占区,但仍无法扭转整体局势。

1941年12月,日军偷袭夏威夷的美军基地珍珠港,并正式向美国、英国和荷兰宣战,同时开始进军东南亚等太平洋地区。

在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人民的抗击下,终于一败涂地。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长期对外扩张、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历史。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0)

抗日战争的形势,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后时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实君立宪制为虚君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51年9月8日,日本和美国代表 D.G.艾奇逊签署《日本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的安全保障条约》。条约要点是:美国有权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驻扎陆海空军;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美军可以镇压日本发生的暴动和骚乱;美军驻扎条件由两国间的行政协定另行规定。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1)

麦克阿瑟和昭和天皇,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长期被美国人占领,没有独立发展的机会,日本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不聊生。

朝鲜战争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由压制转变为扶持,因为美国人想将日本变成在亚洲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他们放手让日本人发展经济。

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1960年1月19日,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通称《新日美安全条约》)。与《日美安全条约》相比,两国关系和义务更加对等,加强了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日本依靠美国核保护伞维护自身安全,承担提供军事基地、扩充军备、共同作战等更多的义务。1970年到期后,日本政府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

1972年9月25—30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两国总理经过会谈后,于9月29日在北京发表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结束中日两国之间迄今存在的不正常状态和建立外交关系。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2)

田中角荣(右)访华,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日本资本疯狂扩张的脚步,令美国人惊呼“日本将和平占领美国!”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简称G5)在美国纽约签订《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后,美元急速下跌,日元持续升值。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经济离实体越来越远,泡沫越来越大,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十几年的衰退期。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3)

广场协议五国,图片来源于网络

昭和天皇于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次日(1月8日)起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

新世纪以来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资产价格的严重缩水。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土地资产和股票资产约缩水1300万亿日元。

2007年,日本政府的债务已经超过GDP的1.7倍,在整个经合国家表现的最差。

2012年安倍晋三再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推动日元贬值、实行量化宽松等,被称为“安倍经济学”。

2001年小泉纯一郎担任日本首相。以往历届政府虽然对华政策保守,但至少保持与中国接触的底线。小泉上台后,对华政策逐渐强硬,一直鼓吹“中国威胁论”,两国高层会谈一度中断,对中日关系造成致命打击。

2006年10月8日,首次出任首相的安倍晋三踏上日本首相5年未曾涉足的中国,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进行会晤,开始被喻为“破冰之旅”的历史性访华。

2014年9月29日,安倍晋三在国会众参两院全体会议上发表施政演说,第一次在国会施政演说或外交政策解释中,就中日关系的表态使用“友好关系”的字眼。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日本对中国进行了物资援助,援助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2021年10月4日,岸田文雄正式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

岸田文雄担任首相以来,秉持修宪强军路线,计划修改《自卫队法》。外交上继承前首相安倍晋三和菅义伟的政策框架,主张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携手,续推“印太战略”,在俄乌冲突中谴责并制裁俄罗斯。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4)

温家宝总理与安倍晋三,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5)

日本援助物资,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日关系的四个阶段(跌宕起伏的中日关系之)(16)

岸田与前首相菅义伟(2021年9月29日),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文字参考书籍记载和网络百科,如有错误,敬请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