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一直是大家较为关心的事情。最近,河北唐山等地皆发布了“关于谨慎食用海虹的安全警示”,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为何掀起了如此大的波澜?初春时节,温度回升,将“食品卫生”放到首要位置,您会更加安全、健康。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1)

海虹,是一种“外壳呈现黑褐色的双壳类软体动物”,也被称为“贻贝”,是我们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能吃的贝类”。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2)

为何食用海虹易中毒?

之所以食用海虹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为海虹等一些贝类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质,然后在体内蓄积毒素造成的。

通过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发展规律发现,贻贝动物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含量在每年4、5月份将达到最高,这也是每年到了此时“海虹中毒事件”高发的根本原因。

机体由于食用了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海虹等贝类动物后,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头痛、恶心、四肢肌肉麻痹、皮疹、发烧、甚至呼吸停止等中毒症状。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3)

“事情”应该这么看:

海虹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可食用贝类”,其中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普通的海虹”并不会导致机体中毒。

这里所提到的“海虹中毒”,主要是由于海虹在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含有麻痹型贝毒)之后,毒素在其体内蓄积所导致的。

这类毒素比较特别,它们极耐高温,家中普通的加热方式并不能降解毒素;就算是吃了已经烹调过的海虹,同样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毒海虹中含有的麻痹性毒素毒性很强,和河豚毒素致毒、织纹螺中毒类似;这种毒素不光可能在海虹中出现,在扇贝、牡蛎等贝类食物中同样可能含有,值得大家关注。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4)

预防“海虹中毒”,应该“全面作为”:

对于企业、餐饮单位以及消费者而言,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那些“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4、5月份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这是一个反复强调的问题。无论是贝类还是其他食品,购买时都要挑选“放心、有保障的场所”,选购贝类食品请到大型超市或者正规农贸(海鲜)市场,其卫生和安全性更有保障,进货、包装等流程也会有严格的监测和质量把控,就算买到“不合格产品”也能“顺利维权”,相对而言更加“放心”。

请大家明确:路边摊、个体捕捞者售卖的水产海鲜的确很便宜,但我们并不能确定产品的产地来源,这些产品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认证,安全风险极高,务必远离。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5)

被麻痹性毒素侵袭的贝类食品,从外观表征看起来和普通贝类食品并无太大差别,所以在食用过程中我们同样应该做好预防。

在贝类生物的所有组织器官中,麻痹性贝毒在消化腺、裙边、鳃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较多;所以,食用前请您去掉贝类食品的内脏,严格去除其消化腺和裙边,减少毒素,降低中毒风险。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6)

对于“麻痹性贝毒”而言,其本身是一种“水溶性生物毒素”,在烹煮的过程中会逐步溶解到汤汁中;不喝汤,安全性会更高。

况且贝类等海鲜食品本属于“高嘌呤食物”,一般汤中的嘌呤物质含量较高,食用会升高体内尿酸,增加高尿酸血症等问题的发生风险,本身也不建议大家饮用。

食用海虹中毒的原因已经明确,麻痹性贝毒主要源于贝类动物所食的有毒赤藻;此类中毒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

也就是说,管住自己的嘴,您必然会更健康。春、冬两季最好可以不食贝类食品,不给自己增加中毒风险。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7)

对于“海虹中毒”问题,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现在来看,世界各地对贝类水产都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对麻痹性贝毒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贝类可食用部位的麻痹性贝毒含量不得高于80μg STX eq /100g)。

既然全世界都在关心这件事,都在为“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把关,我们更应该“庆幸”;心中有了“餐食基础原则”,在选购和食用的过程中适当“留神”,其实并不需要恐惧和质疑。

当然,有些人难免会在生活中被“麻痹性贝毒”侵袭,一旦食用贝类食品发生中毒,请“立即就医诊疗”,不要拖延时间,更不要“自己乱治”。

吃海鲜,这样做会更安全:

选购海鲜,请到“正规、有售卖资质”的大型超市或海鲜农贸市场购买,进货渠道更加靠谱,检验机制更加完善,可以规避很多食品安全问题。

“海鲜”是一种需要“留神加工的食物”。如果您的皮肤上有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请拒绝接触海水以及海水中的海鲜等生物,拒绝污染从生活细节做起;当然手破了也要拒绝清洗和处理海鲜食品,最起码要戴上手套。

海鲜,不能生吃;其中包括您偏爱的生鱼片,制作生鱼片的过程中,鱼肉很容易被鱼鳍和鱼皮上的创伤弧菌所污染,所以食用同样存在感染风险。高温完全烹调可以杀灭海鲜中存在的寄生虫和病菌等有害物质,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在加工烹调海鲜的过程中,要注意“食材 烹饪工具(案板、刀具等)”的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海鲜来说,的确很美味,但其中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不宜大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每日吃鱼、虾类食物50—100克(不超过2两)。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8)

海虹,一种美食,一种“营养素的承载贝类”,可以吃,但要吃的“卫生 安全”。春冬不宜品鉴,拒绝图一时之快;选购放心海产品,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安全无恙”。

可以吃的海鲜吃了会中毒(这种海鲜近期谨慎食用)(9)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