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的基本常识(铁路百科快看这些铁路知识)(1)

1. 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非临客、固定开行】Y214/1 深圳 - 阿拉山口,全长 5308 公里。

2. 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非固定开行】K4905/8 湛江 - 吐鲁番,最近一次出现于 2015 年暑运期间。

3. 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按计价里程】Z264/5 广州 - 拉萨,需要在西宁整体换乘,但票价按全程计算。

4. 运行距离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图定、按单次运行距离算】K1081/4 齐齐哈尔 - 乌鲁木齐,同时也是单次运行时间最长的普速旅客列车。

5. 运行距离最长的货运列车 X9xxx(车次不固定)三眼桥 - 霍尔果斯境,5000 公里。

6. 运行时间最长的货运列车 棠溪 - 拉萨西 X308/5,不晚点也需要 130 小时以上。

7. 运行距离最长的高速动车组 G403 北京西 - 昆明南 (历经多次刷新,同时也是运行时间最长的)。

8. 运行时间最长的普通动车组 D635/8 成都东 - 上海虹桥 15 小时 36 分。

9. 中欧货运班列只有货物是出境的,但在国内某些线路可以允许俄罗斯车辆(罐车居多)入境(需要在口岸站更换转向架)。

10.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特快列车的等级比快速列车等级要低。

车型篇:

1.CRH380A 的原型号:CRH2-380

CRH380B 的原型号:CRH3-380

CRH380D 的原型号:CRH1-380

对了,那 CRH380C 呢?它和 CRH380B 的区别只在于头型。

2.CRH4 其实是存在的,它就是现在的南车株机的子厂商广东南车,但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鄙弃了 4 的厂商代码而使用了 6,但依然可以从它的车组编号上体现出来。

CRH6A-0401,原车号 CRH6A-4001,如此类推……

至于现在的 CRH2A 用的 4 字头号段,是由于原来的 2 字头号段爆号而启用的新号段,原来的 CRH6A 则改用 0 字头号段,但依然有数字 4 存在。

3.CRH7 其实也是存在的,它是日立当初想引进入中国的 200km/h 等级城际动车组的一种。

4.1

普速客车的席别,其实不是只有你在车厢外表上看的那几种(硬座硬卧软座软卧),在建国初期它们之间可以是互相组合的,例如……

软座 软卧,则是软座卧车(RZW)

软卧 软座,则是软卧座车(RWZ)

两种车的区别在于席别比例,下同。

软卧搭配硬座是不是很突兀?所以不会有【软卧硬座车】这种奇葩出现的。

软座 硬卧,则是软座硬卧车(RZYW)

软卧 硬卧,则是软硬卧车(RYW)

硬座 硬卧,则是硬座卧车(YZW)

软座 硬座,则是软硬座车(RYZ)

4.2

看晕了吧,列车上总要吃饭的,下面加个餐车。

软座 餐车,则是软座餐车(RZC),这个席别其实沿用到现在,动车上的 ZEC 就来自于它

硬座 餐车,则是硬座餐车(YZC)

卧铺加餐车,开玩吗,所以没有!

建国初期没有单独餐车,只有厨房车(CF)

而硬座会惨一点,通常厨房车会和它合造,成为了硬座厨房车(YZF)

4.3

是不是已经很晕?后面还有呢,行李咋办呢?所以就有了软座 行李,软座行李车(RZX,或者是 RZXL),这个种类的客车现在还可以在广深铁路上看到。

当然广深新引进的 25T 行李合造车直接标 RZ,但依然可以从车厢外表看出区别【那大大的一个行李装卸口】。

硬座 行李,硬座行李车(YZX,或者是 YZXL)

硬卧 行李,硬卧行李车(YWXL)

软卧相对高级一些所以就不掺和了。

4.4

对了,那列车邮局咋办呢?苦逼的铁道部自然不会忘记它,于是就有了行李 邮政,XU,这种车厢现在能在昆明米轨上看见。

硬席总是很惨的……来个终极合体版吧

硬座 行李 邮政,YZXU,硬座行李邮政车。

硬卧 行李 邮政,YWXU,硬卧行李邮政车。

4.5 那些代用车

在建国初期的铁路上,哪来那么多客车给乘客坐,铁路都是货运为主的,那么运力不足怎么办呢,这时候代用车就来了。

代用车和货车的区别其实是在于,它是货车改的,但改成了客车的样子,而不是仅仅在货车里头加点儿凳子。

当年的代用车主要有这几个型号:

代用坐车,ZP

代用行李车,XP(非微软生产)

代用邮政车,UP

代用软卧车,WP

零担车,DP、化肥农药零担车,VP(和前面的相比,这个车有人押运)

【零担是个什么鬼?早起铁路人和货一起运输的时候,有些不太方便和其他货物放一起的,就装在零担车上,可以理解成快递的雏形】

这几种代用车主要是用杂型货车改造而来,在 90 年代还会有一些支线铁路在使用。

现在自然是都没有了……

4.5 那些莫名其妙的特种车(TZ)

其实各位不要以为看到 TZ 就是大水表,事实上 70 ~ 80 年代列车上刚开始有空调的时候,那个锅炉车和发电车,都叫 TZ

甚至到了 25 型和 25A(就是俗称红皮车)开始运用的时候,那个挂在列车最尾的空调发电车,型号还是叫 TZ

当然现在为了各种需要,连个地铁押运车都能叫 TZ 了……

4.6

那接下来介绍一些可能根本没人听说过的特殊型号

医务车,YI(对,和硬卧车型号直接撞了,所以改成了苦逼的 YI,说白了就是列车医院,但数量寥寥可数,有些 YI 后期也改成 YW 了)

卫生车,WS(可以理解为药房或者病房,和上面医务车搭配使用)

文教车,WJ(其实就是流动科室)

了望车,LW(挂在列车尾部,在今天的意义应该是相当于旅游观光一类,其实当年更多用于军事用途)

公务车,GW(这个不用说了,水表的一种)

维修车,EX(为什么不叫 WX 呢,因为它又和另一种特种车红外线检测车【利用红外线检测铁轨状态,发现不行就通知工务修复】的型号撞了),但因为铁道部从未真正给这类特种车统型,所以一台维修车,既可以叫 WX 也可以叫 EX,更可以使用下面这种型号……

轨道检查车,DJ(上面绝对没有唱片骑师),这种车和 WX 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检测装置位于列车尾部,但同时由于上面提到那点的原因,同样的一台车,也可以叫 WX,也可以叫 DJ。

4.7

新上任的铁总,算是真正终结了一下客车型号的乱象,开始真正给特种车统一定型了,但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就是从两个字母升级成三个字母而已

如果这节车是宿营车的话,那么它的型号就是

T(特种) K(客车) S(宿营)=TKS

如果是合造车则是

T(特种) K(客车) H(合造)=TKH

那发电车则会是

T(特种) K(客车) F(发电)=TKF

当然真正的大水表肯定不会这样标,知道的铁道饭绝对要闷声发大财

4.8 试验车家族

试验车(SY)和维修车一样,都是没有统型的车型,基本上只要是试验用途,或者只沾一点儿边的(例如放存放工具)也能标 SY,它的具体用途只能靠车体外部的文字标明,例如一些比较规范的铁路局会写上【隧道试验车】、【接触网试验车】等用途。

5. 普通旅客列车机后一位通常不载客这个规则,其实是来源于一次重大事故(杨庄事故,血与泪的教训)

6. 那些稀奇古怪的货车车型

A,矿石和砂石运输车,和现在的矿石车不同是它的装载范围大很多,现在只能在一些矿区能看到(外形和敞车相近)

F,通风车,这种车型在日本和台湾依然有,装载一些易腐货物,例如蔬菜。

现在被保温车(B)取代了

H,活鱼车,顾名思义运鱼的(但因为技术不过关,挂得太多,被公路取代了)。

J,家畜车,老一点儿的车迷可能会有影响,因为一般都会伴随着浓郁的“香味儿”,现在大多改成汽车运输车了(J5SQ、J6SQ)

小汽车运输车型号里面的 J 是代表产权属于中铁特货,真正型号其实是 SQ。

M,煤车,功能单一自然被敞车取代了。


来源: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