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注意事项1.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在得到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后,方可开始操作,操作前必须 哨(铃)示意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可能引起事故时,有权拒绝执行,并发出危险信号操作时对其他人员发出的危险信号,也应该注意和听从,以免发生事故指挥人员应熟悉所指挥的起重设备性能工地作业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架桥机为什么不能立马急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架桥机为什么不能立马急刹(如何做好公铁两用架桥机规范操作和降低安全故障)

架桥机为什么不能立马急刹

一般注意事项

1.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在得到指挥人员的指挥信号后,方可开始操作,操作前必须 哨(铃)示意。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可能引起事故时,有权拒绝执行,并发出危险信号。操作时对其他人员发出的危险信号,也应该注意和听从,以免发生事故。指挥人员应熟悉所指挥的起重设备性能。工地作业前,应对现场施工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做好交底工作;

2. 施工中,如遇有大雪、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的大风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起重作业,并将起重设备、起重物设于安全位置,做好防溜、防滑等可靠的防护措施,要有两个人互控此项工作。雨、雪天气工作,为防止制动器受潮失效,应先经过试吊,证明制动器可靠后,方可进行工作;

3. 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精力集中,配戴好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

4. 起重作业时,必须执行“九不吊”、“八禁止”的制度;

5. 按规定设置的高度、纵移、横移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都应安装齐全保证可靠;6. 工作中应经常注意轴承、减速器、齿轮齿条、卷扬系统的润滑及运转情况,操作场所非操作人员禁止入内,并悬挂警示牌;

7. 严禁吊运人员手抓吊钩或站在吊梁扁担下,以防起重系统突然失灵而产生事故;

8. 架梁时,要有专人指挥,行车速度要慢,重物距地不得超过 0.2 米,司机必须熟悉统一的信号和手势,做到紧密配合,动作协调一致;

9. 严禁用吊梁行车进行斜吊、拉吊和吊地下埋设的物件,以免机械载荷过大而造成事故;

10. 起吊梁体时,吊梁扁担中心应垂直梁体中心,起吊离地面 0.2~0.5 米时须停车检查起重机械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

11. 禁止在梁体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平移时,其底部至少应高出所跨障碍物的 0.2 米以上;零星材料和物品,必须用吊笼或用钢丝绳捆绑牢固方能起吊;

12. 放置吊运梁体时,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斜歪倾倒,要对物体有防护支撑;

13. 起吊梁体时,起落速度要均匀,动作要平稳,注意吊梁扁担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顶点因限位器失灵而造成事故。注意卷扬机起吊绳排布情况,不允许出现吊绳出卷筒现象,以免出现事故;

14. 吊梁行车在运行中,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应立即紧急停车。若在降落重物过程中,卷扬机制动器突然失灵,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将梁体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上升再降落;这样多次反复,保证安全降落,检查问题并排除问题后方能执行下步工作;

15. 架桥机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将重物放下,不得悬在空中,并做好各项防护工作;

16. 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接头和钢丝绳卡子结合处的牢固情况,卡子有螺帽和压板的一面应在靠钢丝绳长的一端,以免松动脱落。卡子的数量和间隔,应根据钢丝绳的直径按

规定标准设置。在机械运行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及滑轮,以防发生事故。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准有接头。卡接时,第一个卡子距钢丝绳末端不应小于 140mm。卡子的钩环必须放在钢丝绳短头的一侧;

17. 钢丝绳的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该型架桥机的规定要求。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在工作中放出钢丝绳时,重物降到最低位时,应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钢丝绳末端松脱;

18. 钢丝绳的报废严格按《起重机 钢丝绳 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 5972-2009)要求执行。对已报废的钢丝绳应作出明显的标记,防止误用。

19. 架桥机通过高压线路时及架空输电线路下面作业(包括机上人员)与导线间的高度距离,不得小于以下数值:

1~10KV > 1.5m

35~110KV > 2.0m

154~220KV > 2.5m

330KV > 3.5m

如以上高度无法满足通过要求,仍要通过时,应当先取得电力单位的同意或停电操作;

20. 架桥机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作业时,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架桥机设备最近点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

1KV 以下 > 1.5m

1~20KV > 2.0m

35~110KV > 4.0m

154KV > 5.0m

220KV > 6.0m。

21. 架桥机在解体存放时,应按规定进行解体、支护、防溜、防滑,并做好保养工作。

二、架桥机组装及检查

1. 架桥机经长途运输到达工地后,应首先检查以下事项:

(1) 检查清点各构件、联接件、机电设备总成部分、电气元件、液压系统及电缆数量是否符合,结构和机电元件是否完好无损;

(2) 清理各部件特别是运动机构附着的杂物,达到整洁;

(3) 检查电缆是否安全、可靠,须无断路和绝缘损坏现象;

(4) 组装场地应平整压实,面积符合组装作业要求。

2. 组装顺序(可按现场环境及安装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的调整与变动)

(1) 主机臂联接:每节接头处由销轴联接(注意对号),注意安装每个接口处齿条,及安装标记符号;

(2) 铺 1#、2#柱走行轨道,连接柱体与走行梁立于已铺设好的轨道上。用枕木支稳 1 号柱,穿过横梁于曲梁中,安装曲梁上部油缸及接通 1#、2#等液压系统;

(3) 吊装主机臂,将机臂上耳梁穿于 1#、2#曲梁平衡轮与压臂轮间,机臂后端外露 15 米左右,前端用枕木垛让开 0#柱位置垫平;

(4) 安装 0#柱;

(5) 从机臂尾端吊装 1#、2#吊梁行车于机臂下耳梁,接临时线驱动行车前行,安装 3#柱于机臂尾部;

(6) 安装尾部动力托架等;

(7) 安装前后滑线架,挂线,连接各部电器和油路等。

3. 架梁前的检查

(1) 检查各部螺栓紧固情况,要求所有螺栓及开口销均安装完好;

(2) 液压系统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3) 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松动和泄漏;

(4) 减速机润滑油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5) 电气系统是否可靠、安全、操作标识是否无误;

(6) 吊梁钢丝绳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7) 限位开关、急停、电铃是否正常;

(8) 电机制动部分是否可靠、正常;

(9) 全车进行一次全面润滑;

(10)组装完毕后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液压系统压力,并调整柱体泵站为 16-20MPa,充分了解各部分工作状态和可靠程度,项目包括:机臂伸缩、横移试验;整机横移运行及制动试验;行车运行和卷扬吊重试验,动载试验 1.1 倍,静载试验 1.25 倍;各油缸支腿伸缩试验;运梁台车运行试验;机械、电气设备、液压系统等设备及元件的检验。

三、架桥机过孔

1. 1#吊重行车前行至 1#柱曲梁处,穿销轴联接。2#吊重行车前行至 2#柱曲梁处穿销轴联接;

2. 用联接板联接 1#、2#柱走行梁与轨道。去掉 1#柱曲梁、2#柱曲梁与机臂定位销轴,松开曲梁与机臂锁紧装置;3. 收 3#柱体,穿销轴。机臂前移 14 米;

4. 收 2#柱离地,2#行车带 2#柱体前行 19 米,垫平, 支稳,顶升柱体,穿柱体销轴;

5. 收 3#柱,用 1#吊重行车,2#吊重行车驱动机臂前行至前桥台。0#垫平、支稳、顶升柱体;

6. 支 3#柱体承力穿销轴,收 2#柱,2#吊重行车带 2#柱体前行 13.7 米,垫平、支稳、顶升、穿柱体销轴;

7. 收 1#柱柱体,1#吊重行车带 1#柱前行至前桥台,垫平、支稳、顶升柱体、穿销轴。并调整好 1#柱、2#柱横移轨道;

8. 穿 1#曲梁、2#曲梁与机臂定位销轴,用曲梁锁紧装置锁紧机臂与曲梁;

9. 取下曲梁与吊重行车联接销轴,取下各走行梁与轨道联接板,将 1#、2#吊重行车后退至桥机尾部准备架梁;

10. 过孔状态,每次机臂前行前,需调整 1#、2#柱高度,保持机臂水平;

11. 桥机过孔时需有专人负责 0#柱位置,1#柱也需有专人负责,观察倾斜程度,如发生倾斜及时调整;

12. 定位销的锁定和撤除的顺序与部位,每一道作业应由专人进行检查验证;

13. 在 0#柱支放前需有作业人员去前方桥台作业,应注意臂上行走安全;

14. 在风力大于 4 级时,严禁过孔作业;

15. 在 1#曲梁、2#曲梁上方平台作业人员属高空作业,注意安全防护。

四、架梁

1. 运梁台车运梁至桥机尾部,用前吊梁行车吊起梁前吊点处,前吊梁行车与后运梁台车配合送梁前行,至后吊梁行车与梁后吊点可起吊处,后吊梁行车起吊梁。前后吊梁行车前行至落梁位置。行车落梁至离桥台面 100mm~200mm,整机横移、架设相应梁片,边梁架设时,利用曲梁上横移油缸推动曲梁、机臂,在主横梁上横移 750mm,达到架设边梁的目的;

2. 横移轨道的调整。轨道全长高差不大于 15mm,1#柱轨道中心到 2#柱轨道中心(二号柱两根轨道的中心)误差不大于 50mm,且轨道下部须用薄厚不同的硬杂木垫实,并要有两人监护;

3. 架梁状态时,调整 1#、2#柱间机臂水平高差不大于±100mm;

4. 桥机运行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绝对不允许有人停留在桥机及所吊梁片上;

5. 架设边梁,机臂横移时,为减少摩擦阻力及减少横梁与曲梁的磨耗,定期需在横梁轨道涂抹二硫化钼-2#润滑脂;

6. 保证桥机的安全性,架梁作业时柱体销轴必须穿插;架梁时,曲梁与机臂必须穿插销轴及紧固锁紧装置。曲梁与机臂、曲梁与行车任何时候都必须有一组销连,严禁出现两组均不连接现象;

7. 架桥机在非工作状态时,必须用吊架连接 1#柱走行梁与 1#柱横移轨道及 2#柱走行梁与 2#柱横移轨道;

8. 停止架梁(12 小时以上)时,桥机应降至低位,并做好防风防滑工作。

五、特殊条件下架梁作业

1. 纵坡桥架梁。当桥梁纵坡大于±2.5%时,视为较大纵坡架梁。(1) 在架桥机过孔时,应分阶段调整 3#柱高度,以达到机臂水平;

(2) 在过孔就位时,应调平机臂,避免出现架梁安全事故;

(3) 吊梁纵向运行中应及时调整梁体水平;

(4) 在下坡架梁时,如梁高度及其它参数超出额定参数时,应采取其它措施。

2. 曲线桥架梁

(1) 注意运梁台车芯盘转动应灵活,梁体支撑应专人重点观察;

(2) 2#柱、3#柱空间紧张时,应进行验算,适当扩大空间尺寸;

(3) 如若空间扩大后,架梁稳定性较差时,应改造构件。

3. 雨季架梁

(1) 应根据路基质量、连续下雨天数、总降雨量、排水等情况,采取措施,防止梁体或桥机发生事故;

(2) 如路基受雨水影响已开始软化或流失时,禁止运梁作业;

(3) 如若雨水影响较小,需认真检查路基,确认无冲空、泡软现象方可运梁作业;

(4) 架桥机在雨中作业易发生漏电及电气短路等故障,应严加防范。

4. 风中架梁.当风力超过 4 级时架桥机不得过孔作业,当风力超过 6 级时不得架梁。在风中架梁则应区别顺风、横向、经常或间歇有风等具体条件,并考虑下列问题:

(1) 稳定问题。根据气象预报,为防止突发性大风侵袭,宜在架桥机对位后用风缆将桥机固定;

(2) 梁体摆动问题。为防止梁体受风时产生剧烈摆动和扭动,在落梁时宜用环链手拉葫芦拉住梁缓缓下落;

(3) 防护问题。作业人员在风中架梁时必须有可靠的安全设施。墩台顶面宜加防护围栏或设置安全网。

六、电气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1. 电源总断路器 1QF 漏电开关,要定期通过开关上的试验钮试验开关性能。1QF 跳闸,应及时排除故障,方能合闸;

2. 禁止用兆欧表测试控制系统的绝缘电阻,否则会损坏 PLC;

3. 所有就近操作手柄功能是否有效,除与油泵电机是否开启有关外,还受油缸电磁阀供电开关 16SB 控制。其目的是防止人为的误操作。所以要求油缸升降完毕后及时关断油泵电机和 16SB;

4. PLC 的输入与输出是光电隔离的,禁止将输入与输出点用导线连接,否则会损坏 PLC;

5. PLC 软件程序已固化,不得擅自修改程序;

6. 行车走行、整机横移控制电路中串入了热继电器的辅助触点,若作业过程中突然出现控制接触器失电,首先要检查热继电器是否动作,若是只要手动复位即可;

7. 架桥机上所有电磁阀采用 DC24V 电源,决不允许用其他交直流电源给电磁阀供电或试验。电源损坏时,可以用二次电流 20A 以上的整流电源或 14.6A 以上的开关电源更换。

七、液压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1. 桥机每运转半年,应用清洁煤油对液压系统进行一 次全面清洗,并更换液压油、进油芯、回油芯、滤油芯等;

2. 应经常注意观察液压系统的温升。一般不应超过60℃,油温的异常升高,要及时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3. 要经常检查油箱内液面高度,及时补油。油应定期更换,更换油液时必须清洗油箱;

4. 经常检查有无不正常的响声;

5. 为了保证工作油的清洁,对油液的储存转运应十分注意,加油时须过滤;

6. 冬季应注意防冻,换用低粘度的工作油;

7. 定期检查和调整液压系统的压力。

八、运梁车(轮胎式)的使用

1. 一般要求

(1) 发动机启动前的检查:启动前需检查发动机机油油位、液压油、燃油、冷却液、制动装置、蓄电池、传动机构、起动装置、各关节的润滑情况及轮胎气压是否满足要求;

(2) 发动机的启动:每次启动时间不得超过 15 秒,以保护启动机和蓄电池。启动失败后应停 60 秒再行启动。如果连续 3 次启动失败,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再行启动;

(3) 检查机油压力:机油压力不能低于 0.1MPa;发动机机油压力低于 0.1MPa 时指示灯点亮,说明压力过低,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系统机油压力正常方可使用;

(4) 下坡路段运行时,严禁分离离合器或用空档运行;

(5) 运梁车装梁后不允许人员远离车辆、不允许长时间负重停驶;

(6) 临时停车或驻车状态要操作手制动阀对车辆制动,防止车辆溜滑;

(7) 车辆制动由主车司机一人操控,以保证两车制动的一致性。主车装有低气压抱紧装置,车辆运行前保证气压不低于 0.4MPa;

(8) 梁片加固。T 型梁装上车后,须在 T 梁的两翼加垫木,斜撑上端与梁之间用千斤顶顶紧,同时还须在 T 型梁的四个角用钢丝绳及五吨手拉葫芦将 T 梁与运梁车转盘端部的挂勾孔连接收紧。以确保 T 型梁与运梁车牢靠加固;

(9) 必须保证承载心盘动摩擦的润滑性,以保证心盘转动灵活。必要时涂抹润滑脂。

2. 喂梁

(1) 架桥机两起重小车运行至架桥机尾部;

(2) 将运梁车前端开到靠近支撑梁处停下,起重小车把搁在运梁车上的预制梁一端吊起,与运梁车副车同步向运行,纵行至运梁车到达起重小车可吊的位置上,再将预制梁后端吊起。此时,两起重小车将预制梁纵行吊至待架桥跨内,整机横移到位,落梁;

(3) 架曲线桥时喂梁,起重小车吊着预制梁一端与运梁车一道纵运,若预制梁后部会碰到桥机尾部,运梁副车应适当转向横移,避免相碰,然后再继续纵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