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旗敬礼!”10月1日清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全场400多名观礼师生面向升旗台肃立。大家高唱国歌,目光炽热,有些人眼中泛着泪光。

升旗台旁,守护国旗冉冉升起的,是浙江大学国旗仪仗队(以下简称国旗仪仗队)。国庆节当天,国旗仪仗队还在玉泉校区、舟山校区、海宁国际校区同步举行升旗仪式。

国旗仪仗队成立于1997年,现有队员77人。一年年坚守、一届届传承,这些年来,队员们既是国旗的守护者,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

0.5秒的时间差、一个瞥眼动作,放进方阵中就尤为显眼

9月19日晚,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风雨操场灯火通明。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专注又严肃,汗珠从脸上淌下、小腿肚微颤,虽有各种不适,但无一人请求出列,大家始终保持挺胸收腹、正步出腿的姿势。

“停,原地休息5分钟。”队列前,喊响口令的,是国旗仪仗队队长、外语学院2017级学生金松。他告诉记者,国旗仪仗队承担着学校国庆升旗任务,队员们正加紧排练。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1)

“别看只是踢正步、摆臂等动作,要让全员的动作统一并不容易。”金松说,哪怕0.5秒的时间差,甚至是一个瞥眼动作,放进方阵中看就尤为显眼。要统一,训练是唯一的秘诀。为此,队员每周训练两次以上,每次训练不少于2.5小时,遇到重大升旗任务还需要加训。训练内容包括队员基本形体、动作,队列整体素质、风貌以及身体素质和体能,“我们一遍遍训练、一遍遍纠正,一直磨合到大家默契而协调,凝聚成统一的整体。”

在体育馆,从入口走到升旗台需19步正步;在东田径场,方阵沿着跑道拐弯时,外侧的人步子要稍微迈大些;升旗时,国旗每上升10秒,对应的是国歌的哪个音符……练得久了,队员们对这些烂熟于心。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2)

有件事大家都引以为傲:去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升国旗仪式,原定在东田径场举行。后来因天气变化,前一天临时改在室内体育馆。队员们仅排练一晚,第二天便圆满完成了升旗任务。“这正是平时大量训练的成果。”浙江大学2020级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生、女队员姚洁说。

无数次起早贪黑的训练,换来的是国旗仪仗队一次次惊艳亮相:在去年5月举行的浙江省第七届高校国旗护卫队交流会上斩获一等奖;在去年6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上承担升旗任务;2019年以来,承担330多次日常升降旗,圆满完成国庆、元旦、校庆期间大小任务30多次,其中大型升旗仪式18次。

新队员在交接时手没拿稳,好几个队员扑过去接住

国旗仪仗队,隶属于浙江大学党委人民武装部,原本全部由国防生构成。2017年开始,面向学校全日制学生公开招选。国旗仪仗队指导教师罗殷介绍:“现任队员主要是各学院本科生,另有2名硕士生、1名博士生。”身高178到188厘米的男生和身高168到180厘米的女生,具备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良好的政治素养,动作协调、身体素质达标、成绩良好,均可申请加入。

与其他学生组织相比,国旗仪仗队训练、管理准军事化,还承担着日常的升旗和降旗任务。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3)

“夏天,升旗时间是6时整,我们要求队员至少提前20分钟集合完毕。”罗殷说,在办公室换好装后,大家列队走向升旗台。“要是冬天,天还是黑的。虽然辛苦,但同学们很珍惜守护国旗的荣誉感。”

那些守护国旗的日子,是队员们共同的宝贵记忆。当《分列式进行曲》响起,大家摆臂标准有力,脚步整齐划一,那样的高度同频让人振奋;当全场肃静,国歌奏响,国旗在空中展开,队员们热血沸腾。“每次国旗升起,都会唤起心中最深切的爱国之情。”金松说。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4)

队员们有个共识,在训练中犯错是小问题,如果没有守护好国旗,是不可原谅的大错误。一次训练中,一位新队员在交接国旗时手没拿稳,刹那间好几个队员同时扑过去接住。那位新队员为此自责了好几天。

同学们守护国旗,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行动中:遇到突发天气,要以最快的速度去降旗;降下国旗后,要庄重擎旗护送回办公室;叠国旗时,手要温柔;无论何时,决不允许国旗落地。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5)

每年大一新生军训,国旗仪仗队队员都要参与带训工作。去年8月的一天,突降大雨,负责新生带训的国旗仪仗队副队长、地球科学学院2017级学生林旭奔跑着去降旗,当他擎着国旗回来时,全体新生行注目礼,深受触动。后来,林旭宣讲国旗仪仗队守护国旗的故事,也成为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一课。为期两周的军训结束后,林旭所带的6个班共148名理科生,有142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整个人感觉往上拔了5厘米

“你们身上有种特殊的气质。”这些年来,金松听到过不少这样的评价。“进入国旗仪仗队后,对自己的要求就不一样了,会不由自主地抬头挺胸,整个人感觉至少往上拔了5厘米。”

国旗仪仗队的经历,不仅塑造了队员们的气质,也为队员们的成长注入了精神力量。国旗仪仗队副队长、公共管理学院2018级学生王路款来自新疆。刚来杭州时,他常常想家,在仪仗队的训练、生活,让他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仪仗队的历练,也让他更有担当和追求。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6)

近年来,浙江大学积极引领学生们走近英雄,涵养家国情怀。去年夏天,在老师带领下,国旗仪仗队登上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山岛。“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以这座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无怨无悔,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祖国海防事业,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队员们在王仕花和守岛民兵注视下,升起了开山岛上的国旗。

浙大为何这么厉害(浙大这个传承了23年的队伍)(7)

“越了解他们的守岛故事,就越钦佩。”王路款认为,正是信仰的力量促使英雄坚守海岛,这是一种厚重的家国情怀,也是无比宝贵的人生价值。返校后,这个爱笑爱玩的大男孩成熟了许多,他在日记中写道:“此刻,我意识到,这面国旗擎在手中是多么厚重。我决定向党组织靠拢,并继续在国旗仪仗队奉献青春。”“我们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见证着他们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罗殷深有感触。

王路款和林旭,都梦想以后能参军,去部队这个大熔炉锻造自我;姚洁今年在本校升为直博生,在学术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金松从一名普通队员成长为队长,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他将留校并在学业上继续深造……“无论我们去向如何,国旗仪仗队都会一届届守护国旗,做清晨迎接太阳初升的人。”金松说。

(内容来源:浙江大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