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起源于中国上古传说,其实就是原始社会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和个人,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经济生活发展情况。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这些群体和个人的功绩,将他们列为人文始祖以供奉祭祀,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因为《史记》是记述的中华典史,盖三皇是口传历史,司马迁没有载入,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未采用从三皇起,而从五帝本纪起,三皇五帝不过是后世一些人为歌功颂德把他们神话。
三皇五帝中国人都很熟悉,但是三皇五帝究竟是哪几个?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同。其实三皇一词战国中期才出现,依据史书记载有八种说法。网上有很多介绍三皇的文章,但是都没有准确的告知大家这些信息,并且也没有告知大家官方到底确认的是哪三位。
按照史书文献出现顺序,三皇有:
1,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战国中期,《庄子》);
2,伏羲、女娲、神农(秦朝,《吕氏春秋》);
3,天皇、地皇、泰皇(西汉,《史记•秦始皇本纪》);
4,燧人、伏羲、神农,(西汉后,《尚书大传》);
5,伏羲、祝融、神农(东汉,《风俗通义》);
6,天皇、地皇、人皇(三国,《三五历纪》);
7,伏羲、神农、黄帝(西晋,《帝王世纪》);
8,伏羲、神农、共工(北宋,《通鉴外纪》);
对先代帝王祭祀始于秦汉之际,从汉至隋唐,历代皆有祭祀尧舜黄帝的记载,但唐代之前并没有对伏羲等三皇的祭祀。对伏羲以“三皇之首”的名义进行祭祀是从唐代中期开始的。从此官方开始确立祭祀的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
《唐会要》卷二十二:“天宝六载勅: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黄帝以风后力牧配;五帝:少昊以蓐收配,颛顼以玄配,髙辛以稷契配,唐尧以羲仲和叔配,虞舜以夔龙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以少牢。”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上古帝王的祭祀上溯到伏羲等三皇,为三皇祭祀确立了规范。但这时的祭祀规格较低,祭祀范围也较小,仅限于京师。
以中央朝廷的名义对三皇等先代帝王的陵寝进行祭祀的制度始于宋代。《宋史•礼志》记载,宋太祖乾德初年曾下诏云:“先代帝王,…其太昊、炎帝、黄帝…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乾德四年(966年)又诏曰:“历代帝王,…其太昊(葬宛丘,在陈州)、女娲(葬赵城县东南,在晋州)、炎帝(葬长沙,在潭州)…十六帝各给守陵五户,蠲其他役,长吏春秋奉祀。”
金、元两代沿前朝旧例对三皇加以祭祀。在元代,全国与三皇相关的州县均修建祀庙,庙宇进一步扩建,崇祀空前绝后,伏羲、神农、黄帝祭祀进入鼎盛时期。但是元代三皇祭祀典礼规格较低,是由医师主祭并配以十大名医从祀。这种情况持续到元末,到元顺帝时期才有人提议,太医官主祭三皇于礼不合,奏请按照孔子祭祀的典礼仪式进行祭祀。但这时已到元末,全国局势动荡风起云涌,所以未能实行。
明代最初仍沿袭元制祭祀三皇,以十大名医配享。太祖朱元璋认为全国各地以医师主祭通祀三皇,乃是对三皇的亵渎,于是下令中止通祀。诏令一出,全国各地伏羲祭祀基本废止。后来,明代除了在陈州陵寝祭祀伏羲以外,也在京师建“历代帝王庙”祭祀。洪武七年历代帝王庙建成以后,朱元璋还亲临致祭。入清以后,京师沿袭明制,然只在太医院中景惠殿祭祀三皇。清“历代帝王庙”中所祭三皇依然是伏羲、神农、黄帝,清历代皇帝均有制文,并遣官告祭。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几经调整,最后将祭祀的帝王确定为188位。乾隆更是提出了“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它是中国古建筑宝库中的精品,更是吸引海内外华人祭祖炎黄、颂扬先贤、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场所。历代帝王庙祭祀的三皇五帝为: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由此可见,三皇真正确立是在唐代,从唐代开始历朝历代官方都将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列为三皇五帝祭祀。因为官方的推广和官方祭祀,所以这八位三皇五帝的说法也影响最大。三皇是远古石器时代,是人们对人类发展有重大贡献人的尊称,所以三皇的确不是一个人,而是上古先人智慧的集合,它体现了人们对祖先坚持自然斗争的敬佩。
另外民间传说、部分史书和道教记载还有上三皇、下三皇、后三皇一说。《太平广记•老子》记载:“或云,(老子)上三皇时为玄中法师,下三皇时为金阙帝君,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九灵老子,祝融时为广寿子,黄帝时为广成子”。按此《太平广记》、《路史》和《纲鉴易知录》,上三皇为:天皇氏、地皇氏、(人)泰皇氏。下三皇为: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后三皇为: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