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北撤不久,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史称高宗,赵构仍沿用了宋的国号,他所建立的政权史称“南宋”。(赵构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于南京即皇帝位,改元为“建炎”。因此靖康二年也是建炎元年)

史料证明,国事危急时刻,保守派最容易堕落为投降派。在蒙受了靖康亡国的奇耻大辱之后,痛失半壁河山的宋高宗赵构,不但继承了祖宗的保守政治,并且更形成了自己的新特征,那就是投降政治。

李清照死后赵明诚写了什么(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1)

改元第二天,赵构就迫不及待地任命心腹翁彥国知江宁府,令其缮治宫室城墙,准备在江宁建都。第三天,又派出使节赴金廷主动称臣,乞求罢兵言和。他准备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人民,对金乞和。

哪知翁彥国到江宁月余即卒于任上。无奈之下,赵构任命赵明诚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青州旧居尚有十余屋书册,本来赵明诚与李清照打算于翌年春返回,把归来堂所藏尽数南运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建炎元年冬十二月,先是临朐军卒赵晟聚众作乱,青州知州曾孝序父子为乱兵所杀。乱兵在青州抢掠财物,焚烧民宅。与此同时,女真军卷土重来,兵分三路大规模南侵。右都元帅完颜宗辅统东路军自沧州渡黄河,进攻淄州、青州等山东地区。

建炎二年正月,三路女真军连克南宋数重镇,青州陷落。归来堂中的收藏,“皆为煨烬矣。”

李清照在其《金石录后序》中记载为建炎十二月事,误矣!归来堂所藏,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穷二十余年精力所至,一旦化为灰烬,李清照心底的悲愤不问可知。归来堂上、易安室中,夫妻二人的相互考较学问的欢声笑语,也被女真铁骑踏的粉碎,变成了遥远的回忆。

词人的心在滴血,在深秋的时节,她的爱国热忱终于被点燃,发出了国恨家仇的时代悲音。

李清照死后赵明诚写了什么(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2)

在经历了离乱与战争洗礼后,李清照不再是从前那个只知吟风弄月的闺阁女子,在经历了家国之痛后,她开始变的坚韧,词作风格也有了明显改变。

李清照有两阙《临江仙》,作于建康城(注:建炎三年五月,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其一: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又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其二: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李清照死后赵明诚写了什么(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3)

在词前,李清照缀有小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据此可知,这两阙咏梅词都是刻意效仿欧阳修迭字佳构而作。《漱玉词》中只收录了两首,显然有失传的(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负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一说此词为南唐冯延已所作)。

李清照死后赵明诚写了什么(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4)

其中“踏雪没心情”句,据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八记载,“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诗每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在国破家亡、十余年心血化为灰烬的初春时节,再美丽的灯,词人也会无视。就连平时最喜爱的踏雪寻梅之事也因为丈夫的不配合,而失去了兴趣。

李清照死后赵明诚写了什么(赵明诚最怕李清照大雪天干这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