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了异丙醇有毒吗(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哮喘)(1)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R-N=C=O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

这类物质对人的共同损害是哮喘。诊断标准为GBZ 57《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症状常常在脱离接触高浓度几个小时后才发生,因此要留意观察。

1. 异氰酸甲酯(甲基异氰酸酯)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挥发性的 无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造成远处着火。该蒸汽与空气充分混合,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化学危险性

该物质纯净时,发生聚合。在金属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与水接触,分解。与酸或碱接触, 快速分解。生成氰化氢,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有毒气体。浸蚀某些形式的塑料、橡胶和涂层。

分子式:CH3NCO

分子量:57.1

沸点:39°C

熔点:-80°C

相对密度(水=1):0.96

水中溶解度:20°C反应

蒸汽压: 20°C时54k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2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44

闪点:-7°C (闭杯)

自燃温度:535°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5.3-26

与灭火剂,如水剧烈反应。

依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休息和医学观察至关重要。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经皮肤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 严重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食入有腐蚀性。吸入蒸汽可能导致肺水肿。吸入,可能导致哮喘样反应。接触能够造成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疗观察。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非常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该物质可能对呼吸道有影响。对人类生殖或发育产生毒性。

2.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MI,六甲撑二异氰酸酯; 1,6-二异氰酸己烷; 己撑二异氰酸酯; 1,6-己二异氰酸酯)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透明 无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温度93℃以上时,该物质发生聚合。燃烧时,生成含有氮氧化物和氰化氢的有毒腐蚀性烟气。与水接触,分解。生成胺和聚脲。与酸类,醇类,胺类,碱类和氧化剂 急剧地发生反应。产生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浸蚀铜。

分子式:C8H12N2O2 / OCN-(CH2)6-NCO

分子量:168.2

沸点:255°C

熔点:-67°C

相对密度(水=1):1.05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压:25°C时 7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5.8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00

闪点:140°C(开杯)

自燃温度:454°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0.9-9.5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1.08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

对该物质皮肤过敏的人员应避免所有再接触。

接触过该物质的工作人员可能对其他异氰酸酯类过敏(哮喘)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或蒸汽和经皮肤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 严重刺激眼睛。该物质刺激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可能导致哮喘反应。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相当慢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浓度; 但喷洒或扩散时要快得多。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3 亚甲基二苯基异氰酸酯(MDI,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 亚甲基双(4,1-亚苯基)二异氰酸酯; 4,4'-二异氰酸二苯甲烷)

物理状态、外观

白色至淡黄色晶体或薄片。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当温度高于204℃时,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燃烧时,生成含有氮氧化物和氰化氢的有毒腐蚀性烟气。与水容易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聚脲。与酸类,醇类,胺类,碱类和氧化剂急剧地发生反应。产生着火和爆炸的危险。

分子式:C15H10N2O2 / OCNC6H4CH2C6H4NCO

分子量:250.3

沸点:在100kPa时, 314°C

熔点:37°C

相对密度(水=1):1.2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压:20°C时可忽略不计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8.6

闪点:196°C (闭杯)

自燃温度:240°C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应避免再接触这种物质。

该物质可能引起工人过敏,以至对其他异氰酸盐发生过敏反应(哮喘)。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流泪。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该物质可能对肺造成影响。可能导致功能受损。

吸入危险性

20℃时蒸发可忽略不计,但扩散时可较快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4. 甲苯-2,4-二异氰酸酯(2,4-二异氰酸甲苯酯; 2,4-TDI)

物理状态、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或晶体,有刺鼻气味。接触空气变成淡黄色 。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该物质与水和很多化学品以危险的方式发生聚合。产生着火或爆炸的危险。燃烧时,生成有毒气体。产生中毒的危险。

分子式:C9H6N2O2 / CH3C6H3(NCO)2

分子量:174.2

沸点:251°C

熔点:22°C

相对密度(水=1):1.2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压:20°C时 1.3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6.0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00

闪点:127°C (闭杯)

自燃温度:620°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0.9-9.5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3.4

工业甲苯二异氰酸酯是100%甲苯-2,4-二异氰酸酯或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甲苯-2,6-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其通用名。混合物的CAS号是26471-62-5。

依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汽、通过吸入其气溶胶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及其蒸汽和气溶胶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 蒸汽,可能导致哮喘样反应。吸入蒸汽,可能导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远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能够造成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疗观察。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与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该物质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5.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无色至黄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燃烧时分解。生成含有氰化氢和氮氧化物的有毒、腐蚀性烟雾。与酸类,乙醇,胺类,碱类,酰胺类,酚类和硫醇发生反应。产生中毒、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浸蚀塑料和橡胶。

分子式:C12H18N2O2/ (CH3)2C6H7(CH3)(N=C=O)CH2N=C=O

分子量:222.3

沸点:在1.33kPa时, 158°C

在310°C分解。

熔点:-60°C

相对密度(水=1):1.06

水中溶解度:时15 g/100ml(反应)

蒸汽压:20°C时 0.04Pa

蒸汽、空气混合物相对密度(20°C,空气=1):1.0

闪点:155°C (闭杯)

自燃温度:430°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0.7-4.5

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4.75 (计算值)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

超过接触限值时,气味报警不充分。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和经皮肤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对皮肤具有腐蚀性。该物质严重刺激眼睛。该气溶胶刺激呼吸道。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在喷洒时。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6. 1,5-萘二异氰酸酯(NDI,萘二异氰酸酯)

物理状态、外观

白色至浅黄色晶体。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加热时,分解。生成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异氰酸酯和氰化氢有毒烟雾。与酸类,醇类,胺类,碱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和水发生反应。

分子式:C12H6O2N2 / C10H6(NCO)2

分子量:210.19

沸点:在0.7kPa时, 167°C

熔点:130°C

相对密度(水=1):1.42

蒸汽压:20°C时 <0.001Pa

闪点:192°C (闭杯)

与灭火剂,如水(50℃以上时)激烈反应。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应避免再接触这种物质。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气溶胶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吸入危险性

20℃时蒸发可忽略不计,但扩散时,尤其粉末可较快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7. 异氰酸环己酯(CHI,环己基异氰酸酯)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造成远处着火。

化学危险性

在各种含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物质作用下,加热,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燃烧时分解。生成氰化氢和氮氧化物有毒烟雾。与氧化剂,强碱,水,乙醇,酸类和胺类发生反应。

分子式:C7H11NO / C6H11-N=C=O

分子量:125.17

沸点:168°C

相对密度(水=1):0.98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4.3

闪点:48°C (闭杯)

据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应避免再接触这种物质。

该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数据不充分,因此应高度注意。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流泪。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吸入危险性

未指明该物质 20℃时蒸发达到空气中有害浓度的速率。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8. 异氰酸苯酯(苯基异氰酸酯)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无色至黄色液体。

物理危险性

-

化学危险性

加热时,分解。生成氰化氢和氮氧化物。与水急剧地发生反应。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醇类和胺类发生反应。

分子式:C7H5NO

分子量:119.13

沸点:158-168°C

熔点:-30°C

相对密度(水=1):1.095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压:20°C时0.2kPa

闪点:51°C (闭杯)

自燃温度:300°C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不应当再接触该物质。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出现,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不要将工作服带回家中。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经吸入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流泪。该物质 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具有腐蚀性。

吸入危险性

扩散时,可较快地达到空气中颗粒物有害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

9. 甲苯-2,6-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甲苯酯; 2,6-TDI)

物理状态、外观

具有刺鼻气味的无色至黄色液体。接触空气变成淡黄色 。

物理危险性

无数据。

化学危险性

在水、酸、碱和热的作用下,该物质可能发生聚合。产生着火或爆炸的危险。燃烧时分解。生成含有氮氧化物和氰化物的有毒烟雾。与醇类,胺类和碱类 急剧地发生反应。浸蚀很多塑料、橡胶、铝、铜和锌。

分子式:C9H6N2O2 / CH3C6H3(NCO)2

分子量:174.2

沸点:在2.4kPa时, 129-133°C

相对密度(水=1):1.2

水中溶解度:反应

蒸汽压:20°C时 〜 2Pa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1):6

闪点:127°C

自燃温度:620°C

爆炸极限(空气中,%(v/v)):0.9-9.5

工业甲苯二异氰酸酯是100%甲苯-2,4-二异氰酸酯或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甲苯-2,6-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是其通用名。混合物的CAS号是26471-62-5。

据接触程度,建议定期体检。

肺水肿症状通常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应当考虑由医生或医生授权人员立即给与适当吸入治疗。

哮喘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

因此必须休息和接受医学观察。

因该物质出现哮喘症状的任何人应避免再接触这种物质。

对该物质中毒时需进行特殊治疗,必须提供有指示说明的适当方法。

达中毒浓度时无气味报警。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汽和经食入吸收到体内。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蒸汽,可能导致哮喘样反应。吸入 蒸汽,可能导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远高于职业接触限值接触能够造成死亡。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疗观察。

吸入危险性

20℃时该物质蒸发 相当快地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复或长期吸入,可能引起哮喘。该物质可能是人类致癌物。

来源:朱志良 职业病防治博士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