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栽培的历史不长,对竹荪的病虫害研究的报道不多,但随着栽培竹荪的面积扩大,一些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值得菇农注意。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

1.黄丝葚霉

黄丝葚霉又名褐色石膏霉,早生梅球菌,此霉菌发生于竹荪栽培的覆土层表面,初期为一小块白色菌落,后逐渐扩展呈大块浓密白色病斑,1~2天内即成熟变成肉橘色颗粒,颗粒内部是橘红色浆状物,随后颗粒逐渐转为褐色,用手指摩擦有滑石粉的感觉。该病菌不断地侵染过湿的菌床,成片地出现在覆土表层,造成竹荪产量锐减,甚至绝收。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2)

防治措施:该菌主要发生在过湿的床面上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过后更容易发生。发生时有时还伴随大量鬼伞出现。因此,从防治上应采用以下措施:

①播种前彻底清除环境杂物,向畦床面喷2%的甲醛,向四周撒生石灰粉消毒,以减少病原菌。

②做好料和覆土的消毒处理,用0.1%多菌灵浸泡培养料,同时对覆土材料进行消毒,每立方米覆土材料用0.8千克甲醛。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3)

③在栽培管理上应做到,避免在水田里种竹荪,过湿的低洼地易造成黄丝葚霉的泛滥,培植竹荪最好选择树林或竹林下。其次是播种前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0%~68%,覆土层的含水量控制在40%~45%,特别是在出竹荪前不能向畦面过量喷水,土壤保持湿润即可。最后,当有病斑出现时,应在病斑周围喷洒2%的甲醛,在病斑上撒上石灰粉,以防病害扩散。特别是在5~6月的阴雨天气后初放晴时,要注意该菌的发生。一旦发生,除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加强通风散湿,避免病斑的蔓延。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4)

2.蠼螋对竹荪的危害及防治

蠼螋,俗名夹夹虫,成虫常钻人竹荪畦床的腐殖土内咬食菌丝,影响菌丝体扭结现蕾,已长成的菌蕾若菌索被它咬断,菌蕾即萎蔫溃烂。它还会咬破菌蕾钻入取食,最终仅剩下菌膜外壳。危害菌柄时,将菌柄咬食成锯齿状,使竹荪不能正常撒裙。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5)

防治措施:首先是对栽培场地彻底清场,能燃烧的一律焚毁,平整好畦床后,将供栽培用的腐殖土和竹叶,用1500倍的敌敌畏药液喷雾,并边喷边翻拌,再堆积覆膜熏闷24小时。第二是在播种后约45天趁菌丝体生长阶段,用0.1%浓度的鱼藤精或1000倍液的乐果向畦面喷雾1~2次。在菌丝即将扭结现蕾时,可用20%的杀灭菊酯按100千克水加药剂30毫升喷洒1~2次。但在子实体生长期间严禁用农药。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6)

3.蛞蝓、蜗牛对竹荪的危害和防治

蛞蝓,俗名鼻涕虫,与蜗牛同属软体动物。这两种害虫危害竹荪子实体的症状相似,受害后的竹荪菌蕾留下锯齿状的凹痕,菌体在开伞后,菌裙破裂,降低了商品价值。重则菌蕾被啃食后,数天后开始腐烂。蛞蝓和蜗牛都怕光、怕干燥,晴天在傍晚到第二天拂晓前咬食子实体,阴雨天,可整天取食竹荪菌。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7)

防治措施:

①人工捕杀根据天气变化情 况和两种害虫的生活习性,经常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立即捕捉。

②诱杀在畦床上撒上鲜嫩的菜叶,引诱两种害虫取食,再进行人工捕杀。

③驱杀在畦床面 上撒上一些石灰或草木灰,可防止.蛞蝓和蜗牛对竹荪子实体的危害。

竹荪怎么样种植和管理 竹荪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8)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种植户可以多参考参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农知识及技术,都可以留言评论,笔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来为大家解惑。创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关注一下笔者以及积极留言评论转发,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