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中学生胡xx失踪事件,网上报道可谓空前绝后连篇累牍铺天盖地,热度持久度都远远盖过唐山街头那次打人案、美女戴局与韦副市长的新闻等,前几天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召开新闻发布会,失踪事件告可说告一段落了。

这起失踪事件的报道虽多,我却看得极少,网上碰到的标题,看完一行后,明白了是说一个中学生失踪的事,立即划走了。这类标题见多了,知道成为了热点,直到2月2日,才拜读今日头条网友的两篇评论:《各地动用警察,谁给胡家这么大的底气》《自媒体是害死胡同学的真正凶手》。最后看了省市县专班的那个新闻发布会。

失踪事件,失踪者找到了,自然告一段落,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有关部门、亲属当然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作为千里万里之外的一个网民,我感觉有一个很可能这次依然被忽视的问题:政府应该将打击造谣者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了。

现在虽然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但人口失踪问题并没有完全杜绝,近几年到底有多少人失踪?猜测没有一万也有上千吧,印象中最小的年龄就几个月,几岁,最大的则是在校大学生。有的找到了,有的则一直杳无音信。

回顾一下,没有任何一次失踪事件像这次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省地县三级公安专班”出动,请家属、有关律师现场参与,说明“领导重视”,也显示了有关部门的无奈,有网友则说是“被绑架”。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到底是什么?直白地说,谣言,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公安机关已梳理掌握网上杜撰虚假事实、制作虚假现场、炮制虚假录音、拼接监控视频、假冒事件当事人等5大类共计120余种虚假信息。”新闻发布会上是这样说的。

“120多种虚假信息”,太可怕了,传播开来就是“谣言”啊!平均一天一条多!那类大V的“粉丝”,少的数百万,多的上千万呢!该传多少人啊!

胡同学失踪案结果(胡同学失踪事件已经告一段落)(1)

由于谣言,致远中学的校长、有关老师甚至一些学生都处在一张无形的大网中,个个是嫌疑人,一举一动都有“阴谋”!

公安机关,本来是人民的保护神,值得信赖的人,这次反成为了当事人的怀疑对象,处处被动,不得不采取措施“自证清白”。对“省市县三级专班”发布的调查结论,一个又一个无休止的“为什么”仍然在网上发酵。

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严重干扰了有关部门的工作,还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处理呢?却有些不着边际:

“陈某红为其营销账号吸引流量,转发后山发现带血被子……等谣言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这是从今日头条上看到的澎湃新闻记者吕新文的报道,仅仅处理了一个传谣的?那些造谣者呢?可能“正在侦查中”?也可能处理了!何不顺便说一句呢!这次处理本来就已经慢了一步啊!

胡同学失踪案结果(胡同学失踪事件已经告一段落)(2)

网上还报道了另一个涉嫌造谣大V宋X的处理:禁言几天!!

“禁言x天”!实际就是休息x天!隔x天继续努力!历次的“禁言”结果都是:大V并末受丝毫影响,反有意外惊喜:“休息”期间百万千万粉丝迫不及待翘首以盼,大Ⅴ复出后,老粉丝们欢呼雀跃,还“涨粉”几百呢!这一中国特色,不知政府的有关部门知道吗!

这样“打击谣言”,结果自然是越打击,谣言越来越多,越来越厉害!“打击谣言”,不能仅仅靠有关部门发通告时苦口婆心地教育普通老百姓“不信谣不传谣”,应该从源头着手,“把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

针对有关胡同学的一些谣言中,如:什么零件卖到了上海,这个明眼人一看就是不可信的。但传开以后,偏偏有人信。并且一边倒地要公安部门证明:“如果胡同学的器官还在他身上”,才是“谣言”!恰恰相反,根据法律上“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说零件是某人的,就应该由你举证!因此,如果有关部门严格把关,这类谣言是根本不可能上网、传播的。可是,“有关部门”在哪里呢?

这在技术上应该也没有什么难度。记得去年上百度,有一篇某地(忘了具体的地点)官员弄虚作假欺骗中央调查组的报道,我写了一句评论:欺骗中央调查组,就是欺骗中央!一看评论区,没有啊!再点一次,“太敏感,算了吧”这几个字一晃而过。当即对百度十分佩服:一眨眼、不过几秒钟,他们就判定了,处理了,还答复了。不仅政治觉悟高,敏感性强,技术先进,处理也温情脉脉,没有封号呢。百度能办到的事,其他网站也可以办到吧!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有关部门”重视!

为了从源头上打击谣言,建议政府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吧!别让老百姓只是“不信谣不传谣”,而又生活在谣言的阴影中。

胡同学失踪案结果(胡同学失踪事件已经告一段落)(3)

(图片、资料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