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远大意义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体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郑和下西洋也是世界航海和探险史上的一段佳话,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地位意义(郑和下西洋的远大意义)(1)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 ,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元朝初年,郑和的祖先移居云南,是元朝云南王麾下的贵族。洪武十三年(1381年)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并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朱棣的燕王府。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立下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以纪念战功,史称"郑和"。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史称三宝太监,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明成祖对郑和十分信赖 。并于1405到1433年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郑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国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郑和下西洋的地位意义(郑和下西洋的远大意义)(2)

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这两种看法,即"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和"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获取海外朝贡、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紧张、探求从海路到达麦加的可能性 、迎取佛牙 等说法。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船队沿途一路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美的工艺品带到了落后的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是人类文明探索历史中一次伟大的成就,成为了贯通中外交通,促进文化贸易交流的和平之旅,它使明朝与海外各国广泛建交,发展了多种形式的海外贸易,是中国外交史上历史性的突破,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数最多、行动范围最广的远洋航行活动。

郑和下西洋的地位意义(郑和下西洋的远大意义)(3)

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都是中外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也是我们现今研究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无论在明代历史、中国历史乃至在世界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传统交流时代的终结,同时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