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望文生义,色即是空不是一个下流话题,是一个高大上的哲学问题。

如果你想收到我的文章,请加关注并收藏。

“色即是空”,你了解它的真正内涵吗?明白它的价值和意义吗?怎么看待这句话呢?尤其是怎么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错误理解呢?

空不异色是什么意思啊(你理解色即是空的本义吗)(1)

一,问题的来源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今天,通往女性心灵的通道还有吗?是什么?》引来大量阅读、点击、点赞、评论和关注。有同意我的文章的,但也有批评的声音。

我认为,这篇文章是以比较通俗的事例和平易的语言讲述人的情感及其演变的历史、现实等问题的。

实际上,我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文字载体普及法律常识、道德常识和社会责任常识。这些都是非常现实,非常严肃,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不仅仅涉及理论问题,法律问题,道德问题,社会问题,还涉及经济问题,更涉及实践问题。

当然,首先涵盖了法律常识。我谈了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如公序良俗原则,诚信原则,过错原则,罪过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等等。这就是本文的重点和出发点。满满的正能量,完全符合并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但是,个别人把它理解成低下的XlNG问题,纯粹的性器官展示,纯粹的金钱与Ⅹ的交易,把严肃、科学问题简单化,太低俗,太庸俗,太瞎扯,至少是无知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TA们的观点恰好反映着TA们的内在精神追求与精神品味。

二、“色即是空”的本意

日本有一部电影叫《色即是空》,主演饭岛爱的美艳确实非同一般,引起歌星李宗盛懊恨自己身体不够好,去寻找并求助小药丸。当然,这只是一部电影、一首歌词而已,但也反映了社会对色即是空的误用、误解。

当然,我也非常明白,任何一句话并没有绝对的恒定内涵,人们都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解释,自由使用。这就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它的原始内涵,这是交往尤其是语言交往的基础,否则极易引起误解。

那么,你知道“色即是空”,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本意是什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才是较为完整的一句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本是佛教用语,是外来语言的中文翻译。

在佛教,色就是表象。认为,表象的东西,都是空无的;相辅相成,空无的东西都是表象的。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本真内涵。

在我国,人们理解se,来自于“食色,性也。”这是一般人理解“色”字的范本。

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里,此色非孔子的彼色,色不是“食色,性也”中的这个色的意思,这里的色是哲学概念,空也是哲学概念。不要望文生义,肤浅地把高、大、上的严肃的人生问题,信仰问题,认识论问题作低俗理解。

三、理解的基本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因为自身涵养不同,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理解。具体而言就是,你是什么人,你就会看出什么,想到什么;你有什么样的品位,你有什么样的格局,你有什么样的思维,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履历,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你有什么样的思维视角、认识占位、问题立场,你有什么样的评价目的和评价的价值追求,你就有什么样的理解、看法和评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让我们回到我的上边那篇文章《今天,通往女性心灵的通道还有吗?是什么?》的评论区。我相信,如果你觉得我高尚,那么我是高尚者眼里的高尚者;如果你觉得我严肃,那么我是严肃者视野里的严肃者;如果你觉得我诚恳,那么我是诚恳者眼里的诚恳者;如果你觉得我实在,那么我是实在者眼里的实在者;如果你觉得我是科学,那么我是科学家眼里的求实者。

相反,如果你觉得我是下流,那么我是下流人视野里的下流人;如果你觉得我无耻,那么我就是无耻者眼里的无耻人;如果你觉得我庸俗,那么我就是庸俗者眼里的庸俗人;如果你觉得我卑鄙,那么我就是卑鄙者眼里的卑鄙人。

不过,我总是我,不因为你怎么评价,我就变成他我,非我。

当然,我还是会认真对待你们的批判的。

对于婚姻家庭,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早就有过论述。恩格斯采用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方法,将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把前两个时代又各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恩格斯考察了各个历史时代及其不同发展阶段家庭形式的历史变迁,指出家庭作为经济细胞和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人类社会的家庭形式随着习俗和生产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种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血缘家庭是建立在原始社会血缘婚基础上的家庭形式。其特点是,其婚姻集团按辈分划分,即在家庭范围内,一群直系及旁系的兄弟姐妹互相通婚。

普那路亚家庭是群婚家庭发展的最高形式。

对偶制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男子有一个主要的妻子和若干非主要的妻子,一个女子有一个主要的丈夫和若干非主要的丈夫。而且,这种婚姻是可以由双方任意解除的。

专偶制是指一夫一妻制度,但是丈夫在习俗上有不忠贞的权利,而妻子则必须忠于丈夫,并且妻子不能任意解除婚姻,而丈夫可以任意休妻。

马克思还说过,通奸与卖淫有着悠久的历史。

人们说,无知者无畏。可怕的是,无知者还无所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位,有不同的视野,有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思考,有不同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很正常。但是,不要把非常复杂、严肃、高尚的问题,简单化,低俗化,庸俗化,下流化。

我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发现、反映实际情况,讲真话,讲人应该听、爱听的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态度、人生作为和人生担当。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的存在样态和表现,语言的使用反映了Ta的心灵、他的生活和他的诉求。

你有什么样的生活,你就有什么样的言语;你有什么样的言语,表明你有什么样的境界、有什么样的思维,在考虑什么,在重视什么,言说什么。

尽管有的人会隐藏自己,但是隐藏了一时不可能隐藏永久;也许隐藏得很深,但这是个人的小聪明,他看重自我智慧而忽视了别人的聪慧,因为别人很快就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

当然,知无不言,这只是一个道德要求而不是现实。真正的智者是看破而不说破。

四、回归实例

作为一名律师,我接触过男女关系纠纷,最多的毫无疑问是围绕着两个核心展开,一个是钱的问题,一个是身份与性关系的问题。

钱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纠纷,也就是说财产归谁所有,如何划分,如何救济权利,财富监管,等等。离婚主要是为了分割金钱与财产。这是今天离婚的主要目的。

身份与性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夫妻关系下的婚外情,嫖娼、卖淫,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和强奸。以此而开展的离婚,主要是为了身份的重构,不再维持法定婚姻。

其实,在那篇《今天,通往女性心灵的通道还有吗?是什么?》文章中,我只是讲出了事实,讲出了真相,讲出了道理,讲出了逻辑,无可厚非。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思考问题,必须首先清楚的是,道德是什么?我们认为,真正的道德就是讲真话,把话讲清楚。而不是回避,遮遮掩掩;不是不懂装懂;更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回避、不懂装懂,害人害己。懂而装不懂就是伪君子,是真正的下流、卑鄙、虚伪。

有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就是“心肝脾肺贤,出门赚大钱,心肝脾肺肾,出门无人问。"

把肾念成“闲”,是个别道貌岸然的道德至上者的嘴脸。他们在心里说,“肾”怎么能上嘴巴呢?应该是贤吧!当然,他/她可能真的不知道肾这个字的正确念法。

但是不知道你思考过没有,如果你碰到这样的医生,你该怎么办呢?他连贤和肾都分不清,你敢把生命、健康交给Ta吗?

有一则广告,著名影星蒋雯丽的儿子对她说,妈妈,我长大了以后娶你做老婆!

很多人对孩子展开批评,说他下流、低级、无耻、乱伦!但是,究竟谁下流?谁低级?谁无耻?谁乱伦!几岁的小孩是多么天真无邪!如果你把天真无邪的语言理解成低级、下流,恰恰反映了理解者肮脏、低级、下流!

某医学院的一位女老师的寝室过道中,有一具裸体男尸,医学标本,女老师与它朝夕相伴。对此,你怎么评价呢?你会不会觉得她是恋尸狂呢?其实,女老师是非常敬业的,她时刻研究人体,男尸只是研究对象而已。

分析一下刘姥姥进大观园。至少存在几种不同的认识:刘姥姥在拍马屁;刘姥姥在进行一种情感交流;王熙凤的一次有效投资;刘姥姥的一次有益融资;大观园林林总总的戏;老太太奢侈;老太太仁慈;大观园的奢华。

我比较看重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刘姥姥的有效融资,第二件事是王熙凤的有效投资。

五,结论

100个人的眼里有100个各不相同的哈姆雷特。

在科学面前一切都是赤裸裸的。

联想丰富一点固然好,但是今天的联想不是碰到问题了吗?当然,这里联想不是指联想公司,但是不排斥联想公司。

正常的人是唯一的认识主体。但是在既定的主体、既定客体语境中,他们的关系至少存在着这样几种情况:主体不同,客体不同;同一主体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客体;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客体;同一主体也不一定有同一客体……

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