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旅游人苦滤镜久矣!
每次想出去玩的时候,拿起手机,打开小红书或微博搜索地名,如雨后春笋般的各类“网红”、“小众”景点便涌现出来。
看到充满意境、色彩明媚的大海、沙滩、晴空、草原、雪山;再配上“仿佛置身童话世界”“这就是传说中的仙境吧”的描述,确实很难不心动吧!
但相信大家跟小北一样,在订机票和酒店前迅速恢复理智,迫切地想知道“真实的风景究竟如何”。
毕竟,即使是互联网冲浪积极分子,被滤镜诈骗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了。
比如之前大翻车的“粉色海滩”。原本普通的海滩立马摇身一变,成为小清新莫兰迪奇景▼
up主“滤镜粉碎机”对粉红海滩的打假
原视频来源见水印
一些网红爆款“景点”展现了依靠截图和十级滤镜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技术。
似乎随便几个诸如天空、街道、植物的实体要素,再结合精致的滤镜,就能让游客拍出恍若国外风景的大片。
源自up主“滤镜粉碎机”的打假小镰仓
其实被滤镜所支配的,又何止是旅游景点呢?
电视剧里的滤镜也越来越严重了,在清一色的磨皮柔光下,演员好像成为了假人,悬浮的置景也完全没有故事感、时代感▼
还有被称为“十级诈骗”的抖音滤镜,C罗也没有逃过批发的大眼和锥子脸▼
面对无处不在的滤镜,我们不由思考:滤镜和滤镜背后的世界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跟“真实”的距离是不是越来越远了呢?
01 网红景点和旅游滤镜
还是先说说“网红景点”的滤镜。
互联网提供了开放的分享空间,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普通人通过分享日常,可以成为博主,从而吸粉和营利。
其中,分享旅行的美景和见闻,便成为传达美好生活方式、塑造人设的重要途径。
小红书上的旅行分享
与此同时,这些博主的分享、爆火笔记的推荐便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简要高效的途径。
人们越来越懒于隔着屏幕阅读文字和进行思考,相比之下,照片比文字的直接传播力和影响力更简单和更广泛。
网络上一张景点的精美拍照取景打卡胜过无数彩虹屁。
虚假营销的景点就有了市场,滤镜的强大功能也就凸显出来。它可以变废片为成片,荒凉的废弃地通过滤镜的加持成为梦中的童话圣地。
滤镜能够赋予照片不同风格,同一张照片应用不同的滤镜便会传递出不同的意境和内容。
Ins风、赛博朋克、老上海复古风都是当下一些常见的爆火的滤镜风格。
著名的ins风滤镜下,看不出实物原貌
我们不能否认,加上好看的滤镜,获得大众的喜欢和认同,这是那些不那么出名的小众景点获得认可的一种好方式。
但强大的后期滤镜也为这些“不可错过的小众景点”蒙上了“千篇一律”的阴影。
小红书上“火爆”的“小众”景点
而今天的旅游景点似乎已经成为了拍照打卡地。拍照本身成为了旅游的唯一目的,景点本身的意义似乎被消解和遮蔽了:
匆匆忙忙地前往一个“网红”打卡地,找到类似的取景角度,摆出相似的pose,添加相似风格的滤镜,批量生产靓丽的分享照片。
滤镜下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值得艳羡的美好生活”的量产模板。
而在后期加工形成的美丽背后,我们还能够洞见真实吗?
02 被滤镜包围的生活
实际上,滤镜无所不在。除却p图意义上的滤镜,如果稍微抽离当下的生活并重新审视生活,就会发现自己早已被各式各样的滤镜包围。
我们就生活在滤镜之中。
照相机是滤镜,朋友圈是滤镜,偏见也是滤镜,视角同样是滤镜。
真实通过一层层的滤镜进入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我们对它的认知和解释。
这种认知和解释又反过来形塑我们眼中的真实。
滤镜会制造美感和加诸于其上的自信。
美颜相机的柔光滤镜模糊了我们的瑕疵,使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滑白润,我们与美颜相机里的自己建立认同。
必须要承认其积极的意义:很多容貌焦虑的朋友们确实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不再那么焦虑,获得一定的自信。
教你“拯救废片”的小红书笔记
但滤镜同时会遮蔽很多东西。
没有人的皮肤是毫无瑕疵的,我们只需知晓相机的滤镜可以还原自我的美貌,但它不是必要的,也不是真实的。
人固然有对完美不懈的追求,但瑕疵的存在恰恰是一种美。拥有双臂的维纳斯势必不会比断臂维纳斯更让人惊艳。
比滤镜更打动人的是鲜活和真诚。
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完美从来只存在于自我的幻想中。我们对待喜欢的人或物通常自带一层滤镜,一些不合理的下头行为经过美化后而变得可以接受;而对待厌恶的人或物也带着一层滤镜,网络则会无限放大一些无可厚非的行为。
而光鲜亮丽的朋友圈是在滤镜之下的日常,但哪有人的生活是可以透过朋友圈一眼望到尽头呢?
成长的过程也是内敛成熟的过程,我们总会隐藏部分的自我,选择展示允许被看见的自我。
甚至我们可以说,网络便是当下世界里面,最大最厚的一层滤镜。我们各自披上马甲,通过网络媒介,进行这个意义上的“间接”交流。
互联网重塑了每一个使用它的你我,它把我们隔离在真实世界之外,在创造的新场域中进行符号互动。
我们发朋友圈、设置头像和个性签名、在论坛里表达观点……都是个性滤镜在赛博空间的投射出的不同面向。
但是,如果要和真实的人建立连接,就势必要接受对方作为人的复杂性,而不是牢牢抓住网络上片面展现的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
自世界接通互联网以来,这句话除却指涉着这种思想上应具备的现实关怀,还应当意指互联网渗透下的真实人际关系。
爱滤镜之外的人,而不只是身披滤镜光环下的人。
“我喜欢你的全部”
网络滤镜之下似乎很难允许复杂性、多样性的人出现。可现实往往比网络小说更加丰富,也始终处于持续的流动和变化当中。
因此,尽管互联网的存在模糊了物理距离,但却极其容易扩大心理距离,形成一道心灵上的鸿沟。
03 我们如何“穿透”滤镜
滤镜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我们永远会带着滤镜。
我们一无所见之处,或是完全黑暗,或是彻底光明。
绝对的黑暗和绝对的光明都是教条性的思维方式,要么举目无所见,要么自以为知道一切而把不存在的一切当作荒谬的和错误的。
那么如何穿透滤镜看世界呢?
学习、阅读和旅游等一系列行动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要让可见的事物显示出自己的惊奇来,让个体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和局限性。
意识到自己始终是带着一层滤镜看待世界,从而不会自我标榜绝对客观和绝对中立。
因此滤镜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批判的不是滤镜本身,而是批判把滤镜之后的世界当作绝对唯一真实这种想法。
滤镜的存在刺激我们思考,会带来多样性的视角,我们得以透过他人的眼光看待世界,运用不同的观看之道,洞察自己的局限思维方式。
滤镜的存在同时也是反差感的魅力所在。当我们换一层滤镜去看待人或事物,会惊奇地发现之前视而不见的小确幸。
归根结底,滤镜是我们和真实世界之间的隔离带。它能让我们更温柔地触摸现实,温柔降落;但也容易让我们闭耳塞听,沉迷于幻想。
认识并接受生活有复杂和“不美”的一面,我们或许才能真正获得冲破滤镜的勇气。
-End-
作者:婳妩,妍书
转载及合作scb01@pup.cn
##20211201
本期活动
你平时喜欢用滤镜吗?你对“滤镜过度”有什么看法?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生活的暗面:日常生活的社会学透视(第5版)》。
《生活的暗面》
社会学烛照“生活的暗面”。把僵硬的思想理念转化为鲜活的实际行动,在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可以进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怀民亦未寝”火上热搜,文学中的“高低情商”差别能有多大?
校园霸凌,让我失去了整个青春
《鱿鱼游戏》中的科技敌托邦,会是我们的未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