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9日下午,由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主办、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嘉吉动物营养、播恩集团、北京九州大地、铁骑力士集团、天津中升饲料联合发起,上海新邦、江西大佑农、大伟嘉、澳德集团、唐山友谊京正、河南鑫基饲料大力支持下,《“中国好饲料 ∙ 第10季”系列直播No.4--降本&增效百家谈 器物术道谁当先”》以线上直播方式开启,本次直播论坛主要围绕高产母猪与仔猪营养、低蛋白日粮技术降本增效、无豆粕添加方案、保育新成果等主题展开,并且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和案例分析。

本场直播活动由饲料行业信息网官方直播平台直播,微赞、视频号、快手号同步直播、博亚和讯、赛尔传媒、华信共享、畜牧人、改变饲界同步转播,总计有超过8万 观看量,内容丰富落地,受到了业界同仁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参会直播嘉宾纷纷表示,感谢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搭建交流平台,汇集好观点,凝聚好声音,助力全行业“降本增效”,为畜牧业建设带来动力。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1)

北京大伟嘉技术总监吴兴利博士,他首先通过展示各大集团引种的部分数据,2008-2020年间引入种猪的分布情况,分析了集团化养高产仔数母猪的原因,一是产业链形成以后从一头母猪能达到多少PSY到一头母猪一年可以提供多少公斤猪肉的转变;二是单纯的育肥公司或者散户只关注肥猪是否长得快,并不关心繁殖场的PSY,因为仔猪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三是自繁自养的集团化公司,为了降低猪苗成本,要努力增加PSY。而且从单斤成本核算与单头仔猪成本核算角度考量,集团化养猪要选择高产仔数母猪。

其次,他介绍了高产仔数母猪在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南方遇到了夏季高温难题,夏季母猪妊娠期平均采食量很难达到5kg,并且环境温度从22℃升高到29℃,采食量下降44%。因此夏季可以通过延长光照、多餐饲喂、分批断奶、水料补充调味剂和额外补大豆粉等方法来提高母猪采食量,出于生物安全考虑,目前分批断奶很难做到,但是通过额外补充1kg膨化大豆相当于2kg以上的全价料。

再次,他强调了母猪体况的重要性。母猪哺乳期间允许丢失2-4mm背膘,综合考虑母猪阶段重要性、工作量和可行性,确定在配种70±3天,产前7±2天,断奶前后2天三个阶段调整母猪背膘。同时他强调了高产仔数母猪要达到高PSY必须重视补料。

最后,吴博士介绍了繁殖场(母猪场)的开发与维护,母猪场需要让母猪吃得多,无毒素,奶水好,不便秘的饲料。他通过对繁殖场的财务报表分析,管理好的母猪场对母猪料成本并不敏感,但是母猪场的生产水平越高,对教槽料的档次要求也越高。他提出卖母猪料的本质是服务繁殖场,卖肥猪料要把账算得比养猪人还要细。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2)

江西大佑农战略合作事业部总经理邓贤才,他讲到当前原料疯涨、猪价低迷和非瘟肆虐,成本之战是未来养猪业面临的最大、更长久的挑战,因此对降低应用成本的高性价比饲料需求加剧。近年来基于豆粕价格不稳定,国家倡导低蛋白日粮和猪场降本增效的需要,江西大佑农推出了无豆宝(10%)超级预混料。

邓总详尽介绍了无豆宝育肥猪预混料产品定位为高能量、低蛋白、高氨基酸平衡模式;避开高价豆粕、假豆粕、采购不到豆粕;低配料成本、高生长速度、高健康度、高性价比;更环保、使用方便。通过以下四个要点,饲料做到可以不用豆粕。

第一不用豆粕,饲料中使用生物发酵、酶解的大米蛋白、碗豆蛋白、脱酚棉仁蛋白、小麦水解蛋白、酵母培养物等,高消化利用率、高必需氨基酸;

第二采用最新前沿的营养体系,低蛋白高平衡氨基酸模式,额外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等6种氨基酸,充分补充生长生产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第三应用猪只净能体系,针对玉米、麦麸的淀粉和纤维结构,使用特异性酶制剂,能量利用率高;

第四针对非瘟状态下的高维生素、有机矿物元素,植物精油、酸制剂、中草药提取因子、抗菌肽、益生菌等,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最后,邓总介绍了这款无豆粕日粮使用程序简单、节约时间;低蛋白高平衡氨基酸,高赖氨酸保证育肥猪瘦肉生长,与同等质量饲料相比,饲料成本降低200-400元/吨,造肉成本降低1元/kg。通过三个实际客户案例,得出使用无豆粕日粮,猪只采食量提升15%(3天),粪便少、栏舍氨味轻,日长1kg、体型好、瘦肉多,产品造肉成本低。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3)

唐山友谊京正饲料技术总监陈世江,他认为仔猪教槽料应更加注重采食量以及饲料的消化率,本次报告分别从原料的选择及品控,加工工艺,系酸力控制,肠道黏膜营养和产品稳定化措施五方面提高小猪采食量。

一、原料的选择及品控,其中植物性原料要新鲜和干净,尤其强调使用玉米要注意脂肪酸值、霉变、贮存条件和时间,玉米脱皮脱胚要现脱现用。

二、加工工艺的选择,超微粉碎80目以上 膨化破壁 消化酶,以及熟化的工艺可以提升植物性原料的消化率,发酵、高温膨化等工艺灭活大豆抗原蛋白,使用便于采食的料型,高温杀菌和生物安全。

三、系酸力的控制,他强调选择低系酸力的饲料原料是上策,其次是添加足量的酸化剂。注意矿物原料的选择是控制饲料系酸力的根本,尽力控制成品系酸力在25以下。

四、胃肠道的健康,谷氨酰胺的供给可以维持肠道健康,缓解断奶应激,保障乳猪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建议使用小麦面筋蛋白,其谷氨酰胺含量占总氨基酸组成的30%左右,是谷氨酰胺的良好来源。

五、产品稳定化措施,通过改进包装,选择使用抗氧化剂和选择合适油脂如椰子油等措施来稳定产品。

最后,陈总强调了优质教槽料的应用拓展,他强调优质教槽料可以充当奶粉料,实现超早期断奶,提高断奶仔猪均匀度、成活率和提高高产母猪PSY。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4)

上海新邦总经理黄红梅,她通过分析了行业特点、当前养殖行情等因素,提出降本增效是猪场生存和发展的必修课,但是不要为降本而降本,而是通过增效而降本,增效是一系列数字化的体现。从生产目标、饲养管理两方面来增效降本,通过“母子一体化”实现增效降本。

一、生产目标与增效降本

她讲到一头母猪投入相同成本,假设PSY多增加1-2头,断奶成本可以降低0.3-0.6元/kg,商品猪成本要考虑FCR和造肉成本,保证营养充足但不浪费,在预期时间达到理想出栏体重。她强调最大化提高母猪终生产仔数,降低仔猪均摊成本,母猪年产胎数2.3-2.4,配种分娩率≥88%,每胎产健仔数12,PSY25-28,MSY23-25。教槽料的生产目标达到仔猪23天断奶平均体重达到7.5kg,断奶后教槽料采食量400g/头,可以提前3天达到110kg出栏,每头猪节约94元成本。保育猪的生长目标70日龄达到28kg,关注健康度、均匀度、死亡率、育成率、保育增重和保育结束体重,保育增重1kg,上市增重2.61kg。育肥阶段是猪场利益的核心,其生产目标是180d出栏体重达到113kg以上。

她强调了猪场要以利润为导向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最理想的时间内生长到最合适的出栏体重,每个阶段达到生长目标。营养是猪群健康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按照生猪规律给予营养才能达到最终生长目标,营养到位潜能才能最大发挥。

二、母仔一体化实现降本增效

黄总围绕母仔间的关联,从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使用寿命出发,从增效(提高母仔猪生产成绩)角度看营养,最终达到降本的目的,即增效即降本。

她通过分析影响猪场成本的因素,提出了母仔一体化增效降本营养方案,关注“二活三重”,即产房成活率、保育成活率、初生重、断奶重、保育转群重,从而达到MSY提升1-2头,每头猪造肉成本下降10%的目标。母仔一体化要建设猪只终生肠道健康,打造母猪营养对仔猪的免疫力提高。她强调了一款优质的教槽料应保护仔猪肠道健康和利于免疫器官的发育,具备高营养、高免疫、高修复的特点。仔猪保育期是胃肠道成熟、免疫系统完善及肌纤维转化重要时期,仔猪成活率、生长的黄金阶段。

三、饲养管理与增效降本

她讲到在目标管理过程中,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饲养管理中所有因素都会影响生产效益,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得足够细、足够好,才能保证养殖成功。她强调猪群健康是增效降本的核心,离开健康谈不到效益。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5)

澳德集团科研中心总经理赖明华,他从研发历程、价值特征和实证数据三方面内容分享了澳德集团的研发成果。

一、研发历程

澳德组织集团科研中心以及集团加拿大养猪研究院的营养师和遗传育种师们,成立研发攻关组。其在总结世界知名科研院校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整合自身遗传改良与育种体系,进行创新与研究实践。澳德专家们突破传统思维,在添加比例“50%→ 40%→ 30%→ 25%→ 20%→ 15%→ 12%→ 10%→ 8%→ …”之“往小钻研、往精做强”的科学探寻路上,最终历时近两年,成功破解行业公知最小比例保育预混料存在的诸多技术难题,将技术创新的辛勤果实定格在极致比例的6%——宝育王R6。

二、价值特征

他介绍到澳德宝育王R6®是规模猪场实现降本增效的好帮手。从体重15-100斤阶段,饲喂该产品解决了频繁换料的麻烦,高日均采食量又实现了健康省心的高效。同时配制单价优势和高标营养的平衡,既实现了低成本的投入,又实现了高价值的回报。大量大规模猪场体验和实证数据表明:每窝仔猪(10头计)可增加效益500元以上。

三、实证数据

赖总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表明了使用澳德宝育王R6®后,猪只采食量提升20%以上,消化好、粪便量极少,拉稀零容忍,健仔率95%以上,体格发育充分,体型极佳,70日龄重70斤,增长速度提升25%以上,造肉成本3元左右,降低1元以上。

全国猪饲料排行二十强(兴猪业促降本助增效)(6)

河南鑫基饲料总经理黄伟,他首先结合当前行情,谈了站在饲料企业板块降本增效的理解,降本即降低饲料成本,优化配方结构,选用非常规蛋白及能量原料代替以豆粕和玉米原料的配方,目的是提高饲料转化率,缩短出栏时间。增效即增加母猪饲料的功能性特点,其目的是提高PSY,提高成活率,延长母猪使用年限。

其次,他分析了当前全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国家政策方向推动低蛋白日粮的发展。他分享了低蛋白日粮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养猪业中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补充氨基酸)是必要且可行的,在CP的推荐水平基础上降低2-4个百分点不会对猪只的生长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低蛋白日粮技术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肠道健康,提高畜禽生长性能等优势。基于解决养殖端豆粕采购困难,成本控制难度大,真假豆粕难辨,养殖户配料麻烦,劳动强度大等痛点,河南鑫基推出无豆粕的低蛋白日粮。

再次,他分享了低蛋白日粮配方设计考虑的两个目标,一是针对规模化养殖龙头企业(母猪存栏1000头以上),猪场以出生-出栏为例划分为7个阶段;二是针对家庭农场,猪场以出生-出栏为例划分为5个阶段。从而降低蛋白日粮配方分为两个设计理念,针对规模化猪场设计配方时尽可能选择非常规原料,降低养殖成本;针对家庭农场设计配方尽可能采用高氨基酸、低蛋白、高能量的设计理念,蛋白及能量原料相对简单稳定,操作简单。

最后,他通过分享河南鑫基的“三财”产品特点,使用方法和实际案例,强调设计无豆粕日粮配方需要注意五点,一是确保氨基酸平衡,二是选择优质可消化蛋白原料,尽量避免毒素高的非常规原料,三是饲喂阶段要严格按照推荐标准饲喂,四是25公斤前粉碎粒度尽量1.2mm以下,越细越好,五是注意过渡。

互动问题

问题1:从营养或者从管理的角度,怎样能把母猪分娩前10天的采食量最大化来满足母猪的需要?

吴兴利博士:母猪产前7天上产床,产前10天不存在采食量最大化的问题,这时是控料。如果母猪是老美系或老加系,采食量为3.6kg,基本上胎重就不会太低。如果是法系或丹系,要按照母猪的体况和养殖场的标准饲喂,因为高产母猪,仔猪初生重标准是1.2kg,而且胎重不是越大越好,母猪不是采食量最大化,而是让采食量标准化,推荐量是3.2-3.6kg。

问题2:评价一款好的教槽料标准,除了采食量外,还有哪些指标是比较重要的,能够评价教槽料的优劣。

陈世江总监:教槽料大采食量一定基于消化率的情况。高采食量,不是用诱食剂增加采食量,而是要提高饲料消化率。如果仔猪吃多了拉稀,那就是料有问题,吃得多一定是在不拉稀的基础上。实际中通过降低饲料系酸力,增加饲料工艺上的细熟等措施提高采食量。

问题3:谈一谈高产母猪的营养和管理上应该主要关注哪几个方面?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这种高产母猪的使用年限?

黄红梅总经理: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来说,就是要爱护母猪,首先后备母猪配种时不能体重太小,时间太短,需要8个月龄开始配种,第二是后备母猪配种前要加强营养。后备母猪的纤维要到位,哺乳料的营养水平一定要够,提前断奶如18日龄或者 21日龄就可以断奶,保证头胎母猪体损失不大。

高产母猪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肠道健康,外观表现毛色漂亮,哺乳阶段不能让母猪体损过多。纤维要高,同时料的营养浓度要够。妊娠后期的料要达到3.2-3.5公斤,妊娠后期的料要比妊娠前期的料营养水平还要高些。哺乳阶段第一要保证采食量,第二要保证营养浓度。保持每胎次的正常体损,母猪6-7胎是没有问题。

母猪产仔较多,窝重、均重和活力也很重要,纤维要够,到后期营养要充足。哺乳阶段能量要充沛,保证营养浓度以及母猪的采食量,蛋白18%,高产母猪赖氨酸1.2,注意使用调节肠道的产品。从饲料来说,教槽料断奶前要吃,断奶后一定要保证喂到10天左右。教槽料要采食量大,同时一定要高消化率。

问题4:在保证保育猪健康,提高免疫力,宝育王R6采用了哪些技术?

赖明华总经理:第一是产品的新鲜度。第二个是原材料的前处理,膨化、熟化和酶解等手段处理原料,减少抗原蛋白。第三是利用功能性的原料,一是要维护肠道的形态与结构功能的完善,尽量减少肠道损失,快速修复,甚至更加快速成熟起来。第四是避免肠道菌群紊乱。以酸作为基础,通过中草药,低聚寡糖,提高免疫力的核苷酸等进行强化。优化氨基酸采,澳德采用了6种氨基酸,采用低蛋白日粮,净能体系。因地制宜,采用地产原料,定制配方。

问题5:如何看待全程无豆粕日粮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使用无豆粕日粮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黄伟总经理:真正配方是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方的资源,如50公里内地产资源。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配方,根据当地原料特点,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成本。通过降低蛋白,添加合成的工业氨基酸,另外再补充优质蛋白质原料,如鱼粉等原料替代豆粕,用中药提取物。不管是养殖企业还是饲料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要以结合当地的资源进行搭配之后,符合动物的生长生理需要,达到最优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问题6:饲料企业自身有哪些方法来实现增效降本?

吴兴利博士:在4月份豆粕价格大涨,猪价低迷时,养殖并不追求最快的生长速度,甚至不是性价比。当行情恢复后,要从猪场的经营上考量平衡达到增效。增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建议饲料厂一定不能单一生产猪料,这样可以把原料分级使用。地缘饲料对大规模饲料厂生产是有难度的,降本只能从降低生产损耗考量。市场上养猪散户不多,换句话说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用商品料的猪不多了,可以给小饲料厂或者养殖场代工。代工可以匹配掉一部分生产费用。从经营的角度,采用多范围,多思路的角度,会把整个费用平掉。配方师要以豆粕和玉米的营养精算替代原料是否划算,使用本地化数据库。通过实验场测算出动物每天采食量,每天生长数据,最快的速度去丰满数据库。

陈世江总监:通过教槽料加工工艺的挖掘,提高教槽料的消化率,达到增效降本。

黄红梅总经理:一是从经营者的角度,更多是抓好采购。第二个营养配方的角度,上海原料很难特别丰富,最大的优势应该是靠港口,依靠进口原料。尽量要用好原料,不断地做实验,挖掘配方营养空间。第三个是生产管理角度,产能充足饱满,人效、机效、电耗和油耗有改进。

赖明华总经理:在企业层面上的降本增效:第一企业采用合作社模式,搭建搭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第二,聚焦3-5个区域的市场;第三培训业务精英。管理层面上的措施:内部采取了全球的采购、品牌的采购、品质的采购,还有价值的采购,以及结合期货和现货的价差。尽量从源头从采购这块要效益。从生产上采取精准的生产工艺,精确的生产管理和精心的生产品控。技术配方上采取精准营养、协同营养,微生物营养性和营养免疫性四项技术,优化产品,达到降本增效。

黄伟总经理:第一与原料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行原料供应商筛选;第二个扩展原料类型;第三是打造爆款产品;第四是给小型饲料厂和养殖场做代工;第五是赋能营销团队,成立营销分公司;第六内部精细化管理,包括生产设备工艺升级;第七结合地缘原料开发新产品研发。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针对当前低蛋白日粮、无豆粕日粮、母仔猪一体化,教槽料采食量等热点话题展开分享和讨论,对猪饲料开发和应用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对相关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后续分会也将组织相关专题研讨,深入探讨降本增效在猪饲料的应用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