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川美眉

身在上海,我们的小区宣布防范区6天了,还是不能出去,团购食物半满了冰箱以后,有心境坐下来刷片了。《布拉格之恋》早就听人说起过,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

这部电影1988年2月在美国上映。由米兰·昆德拉的成名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改编,菲利普·考夫曼/导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朱丽叶·比诺什/丽娜·奥琳主演。豆瓣评分8.2。

该片获得第46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影片提名、美国奥斯卡金像奖、美国金球奖提名。1988年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和导演奖、英国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奖项。

诸多奖项足以证明此部影片的不同凡响。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恋的爱情纠葛故事,但是细品却有很深的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轻”与“重”的思考。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2)

观影带来的人生思考始料不及,三位主要人物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之春”的时代背景下,演绎出人生的悲喜剧,奏出的时代音律的回声令人唏嘘。

托马斯( 丹尼尔·戴-刘易斯 )

一位高大英俊帅气的外科医生,拥有扎实高超的外科医术,还是脑外科的“一把刀”。那天院长派他到某小镇的温泉度假村去给一位病人做手术,他开着自己那辆浅蓝色的小跑车来到小镇。他入住小镇的酒店6号房,他随意在酒店附近逛着,看见小镇居民坐在路边悠闲地喝着咖啡聊天,酒店游泳池水碧蓝碧蓝的清清如许,几位老者泡在泳池里下着国际象棋,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3)

突然,有人跳下泳池溅起了水花,把几名下棋的老人看呆了,棋盘翻倒在了水里。托马斯看见了,一位姑娘飞快的游着像一条美人鱼,蹭一下到了对岸。她短发穿一身黑色泳衣,身材很好凹凸有致。托马斯跟着女孩,她换了衣服,一直往前走。她穿过医院的病房,来到那家酒店。原来她是托马斯住的这家酒店的前台 ,她在这里上班。

托马斯拣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了,拿出一本书无心地翻看着,眼角瞟着前台,见姑娘也在望着他,他用口型对着她说“来一杯法国白兰地”,姑娘走过来把酒杯递给他,他头都没抬,把房间的钥匙号给她看“请把帐记到我的房间号好吗?”姑娘笑了“这么巧,6号房,我6点下班”。

晚上6点,姑娘下班了,走出酒店,她似乎期盼地在门口张望了一下,她看到了不远处他在那张长椅上看书,好像在等她。她雀跃着跑过来坐到他身边,说“知道吗,这长椅是我的,我每天来这里读书”。“读什么书”《安娜·卡列宁娜》,她拿给他看了。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4)

托马斯含笑说道,“那么我该走了,也许我很快会再回来”。姑娘似乎意犹未尽,问“为什么,这里这么无聊。”

托马斯看着她的眼睛说了一句“你不一样“。“那么我哪里不一样了?”不等姑娘回答,车子启动了,飞快的开走了。

两位就这么认识了,这是命中注定的奇遇。

这是一个不甘寂寞的有独立人格的有趣的男人,爱思考有自己对时政以及某些宗教历史文化见解的脑外科医生。他写过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后挖去自己眼睛的希腊神话故事,抨击苏联军队侵略布拉格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的论文。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5)

他的心灵向往最大的自由,在爱情上他是绝对不被束缚的开放式的实践者,直到遇见了特蕾莎。

特蕾莎(朱丽叶·比诺什饰)

小镇酒店前台,青春靓丽,皮肤白皙,她爱读书,有一位很强势的母亲常常会管教她。那天无意中撞见了托马斯,从此心里就住进了一个人。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6)

她来布拉格了,她敲他的门,他一点也不意外,像老朋友一样:“为什么不进来?”“我来办公,想在此再找一份工作”。

看得出来她直奔托马斯而来。后者是一位有婚姻经历的老司机目前单身,他信奉“性友谊”。他周旋于好几位女性朋友之间。他处处留情,和手术室的某位护士调起情来很是放肆。他还有一位固定的性伴侣是一位画家。

但是这位年轻的乡下姑娘他是另眼看待的,她的清新脱俗,一尘不染,初次见面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甚至让他有了一点点的想念。工作之余他望着窗外那高高的教堂尖顶会出神。他来萨宾娜家和情人亲热,但从来不留宿,他欣赏她,但那不是爱,只是自己的一位还算和谐的精神(性)伴侣。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7)

但是他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特蕾莎。他和特蕾莎的爱情,始于一个比喻“她是一个被放在树腊涂覆的草筐里的孩子,顺水漂来他的床榻之岸”。在托马斯眼里,她是神话里的孩子——弱小的存在,和偶然性带来的美感,将他击中,把他的“同情心”和爱欲完全占据了。她是一个天使是一个小女人,激起了他的一个大男人的征服欲和保护欲。

因此,第二次见面,他看着特蕾莎的眼睛,毋庸置疑地说“脱掉你的衣服”姑娘惶恐地咳嗽起来,说可能在火车上感冒了。“别担心我是医生我给你看看”。老司机帮她脱掉外衣,又去解姑娘的裙扣。姑娘慌乱得想遮掩自己的私处,哪里还有她招架的余地,她倒在这个强悍的她喜欢的也许也是思念了很久的男人怀里,他们同居了。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8)

看到这里我被原著米兰·昆德拉的精彩描写感动了,也为男女主的精湛演技惊艳了。这位优秀的作家对男人和女人的观察太细致了或者说非常准确。这样的一种组合也许是多种夫妻关系中最能长久的一种。相对于《人世间》中周蓉与诗人冯化成那种 “崇拜式”的爱情,这种爱情要源远流长得多。前者符合人性的男强女弱的本性,男人满足于一种征服者和保护弱者的本能;女人渴望在她喜欢的男人雄性的羽翼下安身立命。而后者一旦女性成长了,早年的崇拜感逐渐消弭了,那么裂痕与分手往往是必然的。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9)

特蕾莎的世界是那么单纯,她喜欢这个男人,全身心地爱着他,就连睡梦里,她的手也总是紧紧握着他的手。但是,她知道了他有很多情人,尤其是萨宾娜,哪怕她帮自己的摄影作品发表了,她也不能容忍自己和这个女人分享爱人。她很痛苦做噩梦哭醒了,托马斯哄着她,说那就是一个梦,你睡吧,在我的怀里“你就是一只小鸟,一个扫把,一只小鹦鹉,一片森林,像一句口哨”…

真想啐他一口:花心男,哄女人倒有套路。

其实,托马斯也很爱特蕾莎,这个乡下女孩几近顽强甚至以灵魂相托的爱让他从心底里震惊和感动。他才能后来在苏黎世救了想投湖的特蕾莎。特蕾莎苦恼着心爱的男人在外面和别的女人有染,心里愤愤不平,也想尝试一下出轨的刺激。她仅有过一次和某工程师幽会,她魂飞魄散心神不宁。有人指点她,他家窗户的帷幔下可能藏着摄像机呀,把你们为爱鼓掌过程拍下来了,她后悔不迭羞愧难当,走到湖边想一死了之,幸亏托马斯发现了救了她。又一次她负气出走后,在街上碰到苏联侵略军队,开着坦克在布拉格大街上到处抓人,这一次托马斯又救了她把她紧紧地抱在怀里,安慰她别怕有我呢。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0)

他鼓励她拿起相机拍下苏联一幕幕侵略的行径交给国外的记者去发表,于是他们一起逃亡国外。在苏黎世托马斯找了一份洗窗工的工作,和某女主人又风流了一把。特蕾莎很伤心,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留下一封信回国了。托马斯这才沉下心认真思考他和特蕾莎的未来,这是他第一次严肃地审视自己,他意识到他离不开她,他又重新回到媚俗的生活,生命终究不能承受之轻,他不能没有特蕾莎,他回到了布拉格回到他的小女人身边,和她一起在乡村安顿下来。生命来来回回,他们终于握紧了彼此的人生,生命有了重量,他们乐此不疲,生死相依,没能免俗。

安静的乡村生活让折腾了半辈子的托马斯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他们养了一条名叫卡列宁的狗,狗老了得了癌症,托马斯征得特蕾莎的同意为它实施了安乐死。

如周国平先生所说,一万件风流韵事也抵不上家常的耳鬓厮磨。两性关系能够隽永长久的只能是夫妻关系,也就是人类告别群居模式走向文明理性模式的标志性—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

萨宾娜(丽娜·奥琳饰)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1)

影片一开始闪镜头里就有说她才是最了解托马斯的女人。她是一位画家非常妩媚成熟甚至风情。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托马斯在萨宾娜家和她为爱鼓掌以后说我得回去了。萨宾娜问他你从来不在别的女人屋里过夜是不是,也不让女人在你家里过夜。托马斯说我会告诉她我失眠。萨宾娜很理解情人,从不强求他不愿做的事。相反还帮自己情人的妻子找到了工作,发表了照片,包括他娶了特蕾莎也没说半个不字。

这一点作为一个女人很不容易。应该说对于人生萨宾娜看得很透,她不相信爱情也不愿意被婚姻束缚,一切跟着感觉走,活在当下即好。

但是,是女人总会有醋意。那一次他们在萨宾娜家为爱鼓掌时,她看见托马斯在看手表,知道他想早点离开回到特蕾莎那里去。她悄悄藏起了他的一只袜子用来惩罚她,说你来时就没穿袜子。托马斯没辙了就穿上了萨宾娜临时借给他的一只女士浅色袜子。托马斯还在狡辩,如果我能活两次,我就一次把她留下,一次赶她走,然后来比较一下哪一种办法好。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2)

其实,这都是自欺欺人的。萨宾娜曾经对托马斯说“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萨宾娜痛恨媚俗,而爱情中的种种占有表现,无疑说明这就是一件最媚俗的事情,对爱情的渴望,浪漫到不可救药。可是这个媚俗的大敌托马斯,反叛世俗道德的、无拘无束的浪子托马斯,怎么会被浪漫而愚蠢的爱情俘虏?

难道不是萨宾娜自己丢失了对她也有爱意的托马斯?她独立、智慧、有才华,特别讨厌媚俗,甚至有些女权,这对很男人的托马斯不啻是一种助推器。尽管他们彼此很懂得,但是托马斯还是选择了特蕾莎,他在保护弱者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甚至违背了他很长时间排斥的“结婚”意念,正式娶特蕾莎为妻。

萨宾娜每次和托马斯为爱鼓掌都会用到那顶圆顶礼帽,这是他们俩的爱情道具。后来她离开祖国去到瑞士的日内瓦,这里有了更深的含义,那是她和托马斯曾经的美好时光的记忆,可以说托马斯和萨宾娜在精神上是等同的,在世俗上是有差距的。从这个意义上我很心疼萨宾娜,我观影时以为托马斯最终会和她走到一起,而不是特蕾莎。也许男人在终身伴侣的的选择上多半还是倾向于弱者吧。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3)

她其实真的很爱托马斯,但是托马斯见过特蕾莎以后就迷恋上了这个乡下弱女子,觉得自己能够拯救他,把萨宾娜这个貌似强大的女人忘了。在萨宾娜面前,托马斯找不到生命的重量,证明不了作为一个男人的价值。而在特蕾莎那里,他能够找到,于是他们分分合合,最后还是和特蕾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而萨宾娜唯有那么一次机会表现了她的嫉妒,耍了小女人的诡计藏起了情人的袜子,我想她是偶尔在释放自己女性的本色元素,展示了她内心里无可奈何的痛苦。

很快,托马斯下一次带着妻子来拜访萨宾娜,请他帮忙找工作,他看见了那只袜子挂在那儿他立马收走了,这个细节很有意思,令人莞尔。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4)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5)

萨宾娜一生一直在走向背叛,她背叛了家庭,背叛了情人,背叛了祖国,甚至背叛了自己女人的天性。她的生命越来越轻越来越虚无,这是她的宿命,一位画家,艺术家的宿命。

弗兰茨( 德雷克·德·林特饰)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6)

这位男二作者着墨不多,但是,对于反衬女二萨宾娜的性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在一次移民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一场乏味的辩论令她特别反感甚至有些愤怒,而他也有同感。他们一面热烈地拥吻着,相见恨晚;一面萨宾娜少有的表现出了她作为女性的 “弱”。但是弗兰茨没有接住,或者说,他们天生就不是一类人。

激情过后弗兰茨激动万分,他急急忙忙离开了,他回家去和妻子分手了,他想告诉她我可以和你在一起了。可是萨宾娜走了,她发现他完全不懂自己,他闭着眼睛和自己为爱鼓掌,他的力量是向外的,内心却很弱,像一个“吮奶的婴孩”。她骨子里的强大不能忍受这个男人幼稚的崇拜,她选择了失踪,她逃离了想追求自己的弗兰茨。这大概又诠释了那句话“性格即命运”。

萨宾娜和弗兰茨总会发生误解,他们完全不合拍,他们都已经走过了生命最好的年华,已经不可能再磨合,或者说擦出耀眼的爱的火花,这是他们分手的悲哀之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7)

但是也不排除他们后来也许会走到一起,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萨宾娜改变自己的强势,开始示弱,迎合弗兰茨的作为男人的配偶需求,填补两人之间的空缺。这显然只能是“假如”。因为萨宾娜不是特蕾莎,她太有主见,甚至有些咄咄逼人。除非有一位男身女相这样的柔情男出现,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生命的草图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影片结尾萨宾娜收到一封信,是噩耗,她挚爱的托马斯和妻子因车祸的死讯,她异常悲痛,没有言语。她继续作画,她把托马斯当作一幅画来构思:画的前景是唐璜,穿过外景的裂缝看去,那人是特里斯丹。这里可以理解为萨宾娜在自己的作品里融入了爱与悲悯这个伟大的主题。她曾经深爱着托马斯,唐璜是拜伦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中一个到处追逐女性的纨绔子弟;而骑士特里斯丹却是命中注定却被禁止的爱情的真正的西方神话。

布拉格爱情之都(布拉格之恋的尺度很大)(18)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我想,这是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吧。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