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党派林立、政治斗争永无止息。“你方唱罢我登场”是永恒的趋势,若不是如日中天,只能黯然失色。资本主义的政治舞台上,暗流涌动,很难出现一个执政集团永远掌权,因为退场的势力永远在虎视眈眈,随时等待上场补位。正是在不断演绎的势力更替之中,资本主义日趋发展。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1)

波旁王朝路易十四建立的凡尔赛宫

波旁王朝曾经是权倾法国的封建大势力,然而法国大革命一举烧毁封建君主专制,法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资本主义势力登场。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波旁王朝一直精心谋划着反攻倒算,盘算着重新君临巴黎。当拿破仑帝国民心向背的时候,波旁王朝成功进行了复辟。资本主义好比一匹失去了理智的骏马狂奔不止,而波旁王朝像是那股猛拉了一下缰绳的力量,让资本主义停下疯狂的步伐。复辟后的波旁王朝摆脱不了短命的悲剧,它带有浓厚的妥协色彩,想要恢复封建制度却怯于现实潮流,畏畏缩缩中也没有突出的政治成就。短短的复辟统治期间,波旁王朝没有丰功伟绩,但是在妥协之中带有些许政治进步性。它不单纯是一个封建制度不合时宜的美梦,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波旁王朝具有调节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而且在波旁王朝统治时期,法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都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繁盛局面。一个在妥协之中低头前行的王朝,也有它的历史意义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2)

被推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

波旁王朝复辟前奏——拿破仑帝征战讨伐,大失民心

拿破仑统治后期,疯狂扩大统治疆域来满足自己的野心。他得偿所愿地实现了帝国伟梦之后,渐渐地疏远和背离当初资本主义革命的原则,革命的热情渐渐屈居于权力意识之下,强烈的君主独裁意识驱使他把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拿破仑恢复波旁王朝的繁缛礼仪,穷奢极欲,还不惜休掉枕边人约瑟芬皇后,迎娶奥地利公主,试图通过与欧洲正统的古老王朝实现联姻,以此加固他的帝国。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3)

拿破仑加冕的场景

强盛之下必有隐忧,何况拿破仑高度挥霍,对外又不断征讨。拿破仑帝国衰亡的原因种种,最该被提及的是大陆政策。海峡对岸的英国常常给拿破仑带来不安之感,为了压制英国,他实行大陆政策,勒令禁止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与英国进行来往。熟料法国试图令英国在经济之争中缴械投降的阴谋没有得逞,反而是自食恶果,由于原料紧缺和市场受限,经济危机一触而发。欧洲大陆各国也惨遭牵连,经济损失严重。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4)

拿破仑图像

经济危机引发了剧烈的社会矛盾,国内民众情绪未被抚平,拿破仑又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争,践踏各国。当拿破仑在沉陷在战争之中不可自拔的时候,法国人民倍受经济危机折磨,西班牙战争人力物力无端消耗,德意志民族的起义在暗暗酝酿,俄国对法的不满日趋强烈。拿破仑帝国的强盛与安稳,建立在战争基础之上,但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而且树敌过多,也为帝国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战争失利,帝国便有倾颓的危险。

沙皇俄国不堪经济危机的迫害,决定冲出大陆政策的体系,恢复与英国的贸易。拿破仑对不听使唤的俄国咬牙切齿,一举带兵进攻莫斯科,大火在寂静的莫斯科连续蔓延了三天。面对残破的莫斯科,俄军破釜沉舟,决定绝地反攻。在俄军的猛烈出击下,拿破仑反被围困在莫斯科,战势越来越不利,拿破仑无奈求和。多次求和无果,加上寒冬渐渐逼近,拿破仑自知此时的俄国“食之无味”,于是昼夜兼程地返回俄国。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5)

拿破仑军队侵犯俄国

拿破仑远征莫斯科失败后,1813年,俄、英、普、奥、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猛攻法军,僵持了半年之后,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之中惨受重击。1814年3月31日,沙皇与普王进入巴黎,拿破仑走下了巴黎帝位。随着拿破仑的废黜与流放,一位戎马一生的英雄走向了厄尔巴岛,法兰西帝国也走向了终结。

复辟之后的王朝统治景象

拿破仑退位以后,一直在等待复辟的路易十八终于等到了机会,巴黎空虚无主之时,正是入主巴黎的绝佳时机。法国元老院斟酌损益,召唤路易十八归国即位。于是,路易十八带着波旁王室的百合花旗远道而归,重新成为了巴黎的君主。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6)

路易十八

面对曾经被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席卷的法国,路易十八明白已经不能完全复制1789年之前的运行制度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之下,恢复封建君主专制是一条悖论。于是路易十八在进入巴黎之前,发表了著名的“圣多昂宣言”,以此表明自己会尊重民主宪政,减轻阻力。路易十八签订了《1814年宪章》,法国也开始进行君主立宪制,不仅给予全民宪法的权利,还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这带有一定的政治进步性。

《1814年宪章》是旧制度与1789年革命后的社会互相妥协的产物,双方各退一步,互相妥协,寻求暂时的休战。因为宪章大部分保留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所以大资产阶级接受了宪章,人民也勉强满意,波旁王朝在巴黎艰难得以站立。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7)

这幅油画反映了拿破仑被流放前与近卫军告别的场景

但是不可改变的是,无论路易十八如何迎合时政,也无法改变统治无能的事实。路易十八放任大权旁落,英国威灵顿等外国人直接干涉法国内政,波旁王朝统治渐渐出现裂痕,其后来种种行径又透露出封建势力抬头的迹象。法国人民群众意识到波旁王朝开始延续拿破仑帝国后期的倒行逆施,不满情绪开始滋生。好景不长,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就重登了杜伊勒里宫的王位,开启了“百日王朝”,结束了波旁王朝的第一次复辟。

路易十八仓皇出逃,不过拿破仑很快落败,而且听闻议会想扶持奥尔良公爵取代自己,他立即回国,再即王位,开始了第二次复辟。第二次复辟之后,路易十八在整个法国掀起了白色恐怖,无论是谁,只要反对旧制度,就是波旁王朝的敌人,必然遭到暴力的鞭笞。“无双议会”解散后,法国开始了君主立宪制的自由主义尝试,极端保王派落败之后,资产阶级自由派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德卡兹执掌首相之位。然而后来波旁王朝子嗣贝里公爵被刺杀,极端保王派借此逼迫德卡兹辞去首相职位,黎留塞再度被起用,自由派和保王派的争端一直未休。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8)

查理十世

1824年9月16日,路易十八驾崩,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接任而上,即查理十世。查理十世执政后,肆无忌惮地支持极端派恢复“王位和祭坛”的权威,人民的反抗情绪慢慢在燃烧。不幸的是,1825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工农业相继受挫,社会生产力急剧下降,法国人民生活艰难,一片怨声载道。然而查理十世在危机中仍追求恢复旧制度,此做法令民众愤恨之切,自由派趁乱煽动了民众的反动情绪,七月革命势如破竹,七月王朝迅而代替了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法国200多年的统治,至此方休。

三、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期间的文化领域奇观

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期间,政治经济没有过人的突出表现,但是在思想文化的领域,波旁王朝却孕育了文化领域奇观。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宽松,统治者注重文化对人民大众精神的塑造,于是文化领域硕果累累。

(一)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严重弊端日益凸显。此时,法国出现了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圣西门和傅立叶。他们构筑了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个理想社会,给予人们想象与期望。在波旁王朝复辟后的统治期间,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渐趋成熟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9)

圣西门

圣西门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9岁时便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英勇果敢。1802年,他发表了《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制度。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它的出现也只是历史暂时的现象,将来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而傅立业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早年继承家业经商,后来因参加起义被捕,渐渐对资本主义革命失去了热情。在亲眼见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之后,傅立叶进行了深刻而辛辣的讽刺,称其是文明制度的衰落阶段。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10)

傅立叶

圣西门和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走向资产阶级的对立面,代表了早期无产阶级对于社会改造的普遍愿望,为广大无产阶级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空想社会主义不仅在法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贡献也有重大影响。

(二)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的英国法国的已经走上了浪漫主义文学之路,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由夏多布里昂开启的,他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在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期间,夏多布里昂拥护波旁王朝的统治,思想上比较保守,创作上具有反启蒙主义的倾向。夏多布里昂的著作有《阿拉达》和《勒内》,《阿拉达》讲述了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女子,情难自已爱上了异教徒,最终在信仰与爱情的两难处境下,阿拉达选择为宗教献身,这是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标志;《勒内》塑造了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人物身上的强烈失落感代表了当时法国青年的普遍情感。与此同时,斯塔尔夫人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论文学》和《论德意志》,堪称法国文艺理论的奠基之作。到了1830年,雨果《欧那尼》的上映,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取得文坛上的统治地位。

波旁王朝统治者简介(虽抵不过资本主义发展潮流)(11)

夏多布里昂

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它推进“人”的发现,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塑造充满扩张欲望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与文明束缚的强烈个人主义愿望。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期间,浪漫主义开始飞跃式发展,从而为人类解放自身、反对封建压迫,构筑一幅光明的图景。

结语

在历史浪潮的推动之下,波旁王朝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重新登上了法国的政治舞台。波旁王朝复辟统治期间,法国仍然处于社会前进的发展态势,而且其思想文化领域的成就,影响范围扩大至整个欧洲。也许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浪潮之下,复辟后的波旁王朝只是一个带有妥协意味的插曲,但是它有属于自己的荣与辱,同时也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贡献了一份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