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皇城根下的正红旗人将何去何从?勾勒满族生活世相,演绎京城百年往事的北京人艺开年大戏《正红旗下》即将于1月18日登陆首都剧场。该剧由院长冯远征与青年导演闫锐共同执导,由濮存昕、杨立新、梁丹妮、王茜华等实力演员阵容共同诠释。

濮存昕朗诵作品大全(杨立新等人演绎老舍遗作)(1)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他离世时,这部遗作尚未收尾。编剧李龙云后来续写了这部作品,将其改编成完整的戏剧剧本。全剧以老舍自传体的形式,从老舍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将其出生前后,满清王朝风雨飘摇时的北京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舞台上,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拼凑起乱世下的众生百态和世态炎凉。

濮存昕朗诵作品大全(杨立新等人演绎老舍遗作)(2)

导演冯远征介绍《正红旗下》创排情况。

北京人艺成立后排演的第一部戏就是老舍先生的《龙须沟》。冯远征表示,这次又以老舍的《正红旗下》作为人艺70周年之后的开局大戏,致敬经典,前后呼应。“在《正红旗下》,你能看到老舍先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亲人的眷恋和对家国命运的思考、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冯远征说。饰演老舍的濮存昕表示,“于是之老师也演过老舍,我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接过这一角色。我们要以老舍先生的口吻,讲述他在历史、生活中探求的真。”

《正红旗下》原著是散点叙事,出场人物众多,这给要求矛盾集中的戏剧创作带来不少挑战。冯远征说,这次创排,老舍先生的角色并非像原剧本一样做一个“报幕员”,而是会将其放置在“众生相”之间,不时与其他角色交流,与观众交流,突出他的悲悯情怀和自我省察。

北京人艺排京味儿戏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但此次的《正红旗下》是有着创新表达的“新京味儿”。这个“新”既体现在写意式的、带有现代精神的舞台设计,也体现在演员表演风格的探索求变。“这是一次对人艺风格的继承,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演员表演上会追求人物的极致,舞台视觉上会有一种站在高处俯视下来的感觉。”冯远征透露,剧里会突出四合院“屋顶”这一元素,“就好比洪水蔓延的时候,大家都觉站在屋顶上是最安全的。但其实水也是会漫上来的,屋顶上的人也是危险的。这切合了剧里的时代背景,整个国家动荡,但正红旗这群人却自以为过着安逸的生活。”

濮存昕朗诵作品大全(杨立新等人演绎老舍遗作)(3)

《正红旗下》全体主创合影。

《正红旗下》出场人物众多,但不管角色大小,演员们都以全情投入,观众将看到北京人艺老中青三代演员的舞台传承。“从演员阵容上说,兰法庆老师此次在戏中饰演便宜坊掌柜的,他是1972年就进院了。而我们五位最年轻的演员,刚刚入职才一个多月。这部剧里有大量年轻演员,我们想让观众放心,人艺不会断代,人艺的年轻演员会迅速成长。”冯远征说,为了适应这个作品自传体、场景化表达的特点,导演与演员之间、一起对戏的演员之间、老演员与青年演员之间,根据剧情分成不同小组,反复进行探讨与尝试。

“这个戏挺难的。”杨立新说,“我们这代演员还曾和老一辈演员磕头碰脸,他们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年轻演员们就只能从资料中揣摩前人的精气神了。俗话说‘画鬼神容易画犬马难’,我们演员也在探索,尽力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实实在在、带有烟火气息的老北京。”饰演博胜之的青年演员雷佳也表示,塑造角色的一大难点便是如何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和那时的人。“剧中表现的那个时代有很多愚昧的人,有时你恨不得打他一下,但这些角色又是符合那个时代的逻辑的,他们其实是可怜的。我想在表演中突出这一点。”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李春光/摄

编辑:陆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