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真的不知道企业培训兴起以后,人们不去深挖培训内容与手段,反而给它包装的越来越洋气,直到一个新兴的汉语词汇被创造出来 “赋能”!,我想我们应该好好的揭开它洋气的外表好好地说一说他的本质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一个更为古老的课程开发模型ISD。相比之前介绍的以评价为基石的ADDIE模型,ISD模型主打线性流程,说白了就是用另外的方式总结废话。

同样我们以图表的方式展开它。

两类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可笑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型ISD)(1)

ISD模型图表

看到这个模型,相信很多师范大学经常进行说课比赛的同学会发现有点眼熟。没错ISD模型这是一个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型,这类模型最广泛的用途就是用来把前人经验总结成课程。“说课”是老师向其他评审人员展示自己上课思路的方式。我们来看一下“说课”流程和ISD模型的对比图表。

两类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可笑的培训课程开发模型ISD)(2)

对比图

大题一样有没有,那么问题就在,如果拥有教材的话,这个模型几乎可以胜任任何课程的开发,但是如果没有教材那第二步“培训内容分析”就会走的无比艰难。

拿现在比较流行的“产品保密安全”培训课程,很多网络公司都搞不清是针对合同的保密协议培训、针对员工的防信息泄露培训、针对商业间谍的反泄密培训。自己的情报怎么泄露都搞不清怎么解决培训内容。

现在有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特意写明需要精通ISD模型的培训人才,那么我认为有没有工作经验并不是很重要,你们公司需要的就是一个说课人才,这类人直接去师范大学“学院说课大赛top10”里选就可以了。肯定是目标清晰、方式新颖、基本功扎实、新媒体手段多样化。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培训开发内容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