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老山某高地的战斗即将打响,老山前线二连指战员群情激昂。誓师会上,他们慷慨陈词:“血洒老山,死也要倒向前面。”“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

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战士,跃进会场,大声顺道:“我反对盲目的感情冲动!我不愿去死,我要活着回来!”大家惊呆了,半晌只听他一个人说话。

大家不用看,就知道是平日牢骚满腹、怪话连篇的赵志刚。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1)

老山作战誓师动员会(资料照)

说起赵志刚,全连都很熟悉。这个19岁的“老兵”,是连队“两头冒尖”的人物,论军事技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要让他整理内务,准是倒数第一。

赵志刚是安徽淮北市人,1981年初中刚毕业就应征入伍,曾在团组织的考核中荣获魁首,从而一鸣惊人。他在射击比武中,多次获得优秀成绩,成为四○火箭筒优秀射手。但是,他个性很强,有点“不听话”,不论哪一级首长,他都照样敢提出一些意见。有人把他视为“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战士。他入伍四年,也没有像其他战友一样写加入组织的申请,说要到“到战场上,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2)

1984年7月,部队接到赴老山前线参战的命令,连队立即投入紧张的训练。赵志刚担心干部对自己会“另眼相看”,不让自己上战场。上了战场以后,又担心首长不相信他,不把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他两次向连首长递交血书,并立下了军令状,表达自己的杀敌立功的决心。

连队干部和身边战友都知道,赵志刚个性鲜明、桀骜不驯,不是一个平庸之兵,什么都不甘人后。”有个新战士问他:“听说越南兵都是战争中打出来的,军事技术都很强,是吗?”赵志刚笑着说:“比起我来,可就差远啦!”他还对战友说:“英雄男儿守边关,智斗顽敌不蛮干;壮士鲜血不轻流,活着回来迎再战。”

一上老山阵地,赵志刚果然处处与人不同。他对战友们说:“只要阵地不丢,任务完成,个人立功不立功无所谓。”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3)

由于越军炮火封锁严密,不少阵地断水了。可赵志刚所在的阵地,水却喝不完。他每天都要翻山越岭,冒着敌军的炮火到数十里远的地方背水。每一步都有危险,每一步都要准备躲炮弹。如果他牺牲在背水的路上,也许和靳开来一样,三等功都立不上。可他不在乎,他说:“水就是战斗力!”

上阵之初,他说:“我的命可不能轻易丢!”他认为:“战争是智慧和力量的较量,不怕死只是取胜的因素之一。既要消灭越军,守住阵地,也要活着回来,这才是真正的值得敬佩的英雄。”

我军准备对三号高地发起进攻,但由于越军用密集的炮火覆盖了通道,只好选择一条布满地雷的进攻路线。此去必然凶多吉少,不少战士铁着面孔,留下了遗言,准备随时牺牲。赵志刚却信心十足,副连长问:“怎么样?害怕不害怕?”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高地上面那几个‘东西’还不够我开心哩!本人上去,不仅要消灭他们,立个大功,还要活着回来交差。”

这把大家逗乐了,气氛也变得激昂活跃。副连长又问赵志刚为什么这么自信?他把眼珠一瞪,说:“嗨!从当兵那天起,我就把脑袋交给了部队。需要我牺牲我就牺牲,牺牲不了就提着脑袋回来,还大有用处呢!”一番言语中渗透了男子汉的气质,充溢着士兵的自信。

进攻开始了,赵志刚蜷伏在战壕里,两眼紧盯前方。副连长刚指示攻击目标,他就像一头雄狮,“腾”地跃出了战壕。他敏捷地从一块石头飞速跳到另一块石头背后,避开地雷,冲到越军堑壕前沿。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4)

一个身背电台的越军,从赵志刚的眼前闪过。他迅速投去两颗手榴弹,越军被炸得血肉横飞。一群越军调转枪口,向赵志刚扑来。

赵志刚抖了抖筋骨,撩起冲锋枪一阵猛射。前面两个越军倒下了,后面几个吓得弃枪逃往山下。子弹打光了,赵志刚把枪一甩,抓起手榴弹就往下砸……

赵志火速完成攻击任务,只身跃上了峰顶。他向战友们招手:“喂!快上来,越军都被打死了!”

负伤的战友,在烈火中看到了挺立山顶的赵志刚,激动得热泪盈眶,忘记了疼痛,瘸着腿冲上了高地。

赵志刚十分兴奋,到处收拾战利品。他背着缴获的电台,横七竖八地挎着火箭筒、机枪、 冲锋枪。突然,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的两条大腿皮肉被撕得稀烂。战友赶来抢救,他却气势汹汹地喊,让战友抢救其他人。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5)

赵志刚用手指抠住岩石,拖着动弹不得的两条腿,颤巍巍地往下爬,鲜血和碎肉,黏糊在那灰白色的岩石上。赵志刚带着他舍不得扔下的两具缴获的火箭筒发射器,爬到了山下,回到了指挥所。他以得意的口吻对干部说:“怎么样?我赵志刚活着回来了吧!可惜,是爬回来的,稍微狼狈了点哈。”

老山战役是如何结束的(宁可前进一步死)(6)

一等功奖章

这次战斗,赵志刚一人将高地13名越军收拾得干干净净,荣立一等功!

这位极具个性的战士,后来应邀参加了家乡的英模事迹报告,他的精彩战斗故事,让社会各界大为赞叹。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