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拉开帷幕,84个入围决赛作品将按照舞蹈、音乐、戏剧、曲艺4个门类进行7场比赛,最终评出20个获奖作品。

入围决赛的84个作品是从全国7905个作品经初评、复赛脱颖而出,参赛者中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仅7岁。

“这些作品都从群众中来,又已在群众中演出50场以上,展现了群众文艺的独特魅力。”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巡视员关红雯说。

十二艺节参与度(十二艺节晨艺录)(1)

四大门类84部作品激烈角逐

14:00,舞蹈门类决赛第一场率先鸣锣。来自广西的舞剧《海的女儿》以舞蹈诗画的形式,展现了京族儿女热情、开朗、坚强、执着的形象。

十二艺节参与度(十二艺节晨艺录)(2)

山东选送的《奶奶·虎头鞋》聚焦于空巢老人的一系列生活情境,由个体到群像,生动刻画了她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十二艺节参与度(十二艺节晨艺录)(3)

重庆的参赛作品《龙把子》则讲述了铜梁舞龙人的艺术生活、艺术追求和艺术传承,舞蹈一改传统龙舞以道具龙呈现的舞蹈方式,以肢体语言展示舞龙人的动作与情感。

十二艺节参与度(十二艺节晨艺录)(4)

而19点举行的舞蹈门类决赛第二场,还将带来十一部优秀的群文作品。随后的三天内,音乐、戏剧、曲艺这三个门类的作品也将逐一亮相。

这些作品题材鲜活丰富,细节真实感人,既有反映农村生活,也有鲜明的都市题材;有讴歌英雄、讴歌榜样人物的,也有关注打工者、空巢老人、清洁工、快递员等普通百姓生活的;此外,还有关注环保、扶贫、反腐倡廉等社会敏感话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近三年各地群众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对新时代全国群众文艺繁荣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从社区到线上,艺术无处不在

激烈的比赛之外,5月18日至21日,所有参赛作品还将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开展24场基层惠民演出。届时,上海市群艺馆、浦江影剧院、赵巷镇影剧院、金山区文化馆剧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剧场等演出空间,将迎来五湖四海的原创节目。

其实,早在群星奖决赛开始前,这场艺术盛宴已经率先在互联网上拉开帷幕。4月29日,“云上群星奖”展示专题正式登陆“国家公共文化云”,全景式体验的环境,新颖的视觉设计、综艺式节目编排、高清直播带来第一时间的内容呈现,不仅展现了基层群众文化的风采,更为观众打造身临其境的视觉盛宴。

十二艺节参与度(十二艺节晨艺录)(5)

而陆续发布的“我与群星奖”,则鼓励群众通过拍摄上传微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个人与团队魅力,播报台前幕后的精彩瞬间;“群星奖主创说”将在现场采访84个参加决赛的队伍,分享他们的故事;“群星奖背后的故事”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深度挖掘;

截至5月15日,“云上群星奖”用户访问量近130万人次,用户点赞量超过42万次,助力实现十二艺节“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