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致魔芋”)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结果近日出炉,其将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魔芋第一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魔芋产品顶级企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魔芋产品顶级企业(与供应商关系遭质疑)

魔芋产品顶级企业

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致魔芋”)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结果近日出炉,其将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魔芋第一股”。

一致魔芋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先是挂牌新三板,后与五矿证券签署创业板上市辅导协议,直至转战北交所。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认为,转战北交所或是考虑到公司现状不满足创业板要求。

从内部来看,一致魔芋存在产品结构单一、营收依赖魔芋粉、毛利率下滑等风险,与主要供应商的关系也遭到质疑。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一致魔芋上市之后应重视多元化发展、丰富产品线,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从创业板转战北交所

一致魔芋从事魔芋精深加工以及魔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为魔芋粉。

一致魔芋在资本市场的经历有些波折。早在2016年11月7日,该公司就挂牌新三板,后又试图进军创业板。据证监会官网消息,2020年9月29日,一致魔芋在与五矿证券签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辅导协议》。截至2021年9月,完成6期辅导工作,但迟迟未有上市进展。

2022年1月30日,一致魔芋与五矿证券签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之辅导协议》,欲在北交所上市。2022年12月8日,该公司上市申请获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核同意。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目前创业板的主基调是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而一致魔芋本质是食品加工企业,且其业绩稳定性不足,在创业板一直没有进入申报环节。

产品单一、存毛利下滑风险

业绩方面,2019年—2021年,一致魔芋营收分别约为3.66亿元、3.79元、5.0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3863.72万元、4435.45万元、5935.27万元。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605万元。此次上市,其募投“魔芋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生产线改扩建技改项目”“魔芋食品深加工技改项目”。

业务单一是一致魔芋一直以来的风险。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一致魔芋主营产品魔芋亲水胶体(魔芋粉)的收入,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8.34%、88.02%、86.83%、85.42%。“魔芋亲水胶体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近年下游市场需求逐年增长,但倘若市场偏好出现重大变化,或出现新兴替代产品,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一致魔芋称。

对于公司的产品单一问题,一致魔芋董事、董事会秘书唐华林在2月6日的路演中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司当前坚持“一主两翼”的市场战略布局,以高品质、高技术为核心持续满足用户对健康生活标准不断增长的需求。以魔芋胶为主体,同时正在拓展魔芋健康食品和魔芋美妆用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但据招股书,2019年—2021年,其魔芋食品的营收分别仅占总收入的5.35%、8.35%、10.35%。2月13日,新京报记者在一致魔芋官方电商平台商铺注意到,店内有魔芋爽、魔芋螺蛳粉、魔芋凉粉等19款食品,从销量来看,只有3款产品的月销量在百单之上,有6款产品月销量在10单-79单之间,另有8款产品月销量仅在2单-10单,魔芋代餐粉40包礼盒装等2款产品的月销量甚至为0。

此外,一致魔芋还存在毛利率下滑风险。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05%、21.71%、21%、27.13%。一致魔芋方面解释称,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原材料采购价格和产品售价影响以及采购成本下降幅度高于产品销售单价下降幅度所致。此后,公司将扩大业务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议价能力,对供应链进一步优化,降本增效。

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一致魔芋上市之后若想进一步发展,应该在丰富产品线、扩大市场的基础上,拓宽产业领域,在保持规模和业绩增长的同时,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尹鹏飞也认为,一致魔芋要加大研发投入,将膳食纤维或者魔芋形成一整套的产品体系,丰富的产品线可以形成一定的客户黏性和固定群体。其次,要在膳食纤维领域纵向持续发力,尽量在本领域内做大做强。

与主要供应商关系遭质疑

一致魔芋从事魔芋加工业务,也决定了生产加工原料依赖于各大魔芋采购供应商。招股书提及,公司存在供应商集中度较高的风险,2019年—2022年上半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49.41%、58.10%、67.65%、67.27%。其中第一大供应商宣威致宣、宣威顺晟(主要经营者均为熊丽梅)2019年—2021年的采购金额分别为7938.85万元、10270.91万元、11467.77万元,采购占比分别为28.82%、28.09%、36.4%。

值得注意的是,宣威致宣、宣威顺晟的大额采购受到北交所关注。北交所2022年9月2日的二轮问询显示,一致魔芋曾向宣威致宣、宣威顺晟租赁初加工设备,并指派专人驻场提供技术服务,出租生产设备产能约占其总产能70%。报告期内,宣威顺晟主要向一致魔芋供应魔芋原料(采购占比近90%)。

另外,一致魔芋子公司云南一致的员工还曾为宣威致宣代办工商登记,云南一致员工贾明星、桓发应也曾在宣威顺晟担任经理,并主要负责生产管理方面事务。同时,一致魔芋向宣威顺晟的采购价格低于魔芋协会统计市场价格、低于向全部供应商的采购均价。

对此,北交所要求一致魔芋说明与宣威致宣、宣威顺晟的具体合作模式,产品采购价格的确定依据及其公允性,一致魔芋是否具有优先采购权,是否实际控制宣威致宣、宣威顺晟,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一致魔芋向宣威顺晟的采购价格低于协会统计市场价格、低于全部供应商采购均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一致魔芋在2022年9月27日回复问询时称,报告期内,向宣威顺晟、宣威致宣租赁费及技术服务费定价合理,价格公允,且宣威致宣、宣威顺晟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方面均独立于公司及其关联方,其设立并非服务于公司,也不存在经营业务以外的资金往来等。

不过,北交所在2022年12月8日的上市审查会议上,仍要求一致魔芋结合对宣威致宣、宣威顺晟的经营影响情况,说明宣威致宣、宣威顺晟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生产能力、员工规模,与除一致魔芋以外其他客户的交易情况,与供应商未来合作安排等事项。

面临激烈市场竞争

近年来,魔芋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魔芋协会的数据,2020年中国魔芋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400亿元,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招股书资料显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调查,我国魔芋纯化微粉(魔芋胶)市场销量由2013年的1.48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2.5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3%。中国的魔芋胶销量2019年至2023年按复合年增长率14.1%计算,将于2023年达到4.94万吨。

如此前景吸引不少企业踏足魔芋行业。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1.4万余家魔芋相关企业,拥有企业最多的前五大省份分别是云南省、陕西省、四川省、贵州省、湖北省。除了主营魔芋粉的加工企业、代餐粉企业,卫龙、三只松鼠等休闲食品企业也已涉足魔芋产业。

对于行业格局,一致魔芋认为,目前我国魔芋相关产业整体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就产业链而言,魔芋初加工企业较多,因其技术门槛、资金门槛以及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整体呈现激烈的竞争趋势,而需要技术含量、加工制造等技术的魔芋精深加工及魔芋制品制造企业较少。

“巨大的市场成长空间也吸引着其他竞争者纷纷涌入,公司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经营战略,将可能面临发展空间受挤、市场占有率降低的竞争风险。”一致魔芋称。

一致魔芋的上市是否有助于其抵御激烈竞争?柏文喜认为,目前市场主攻魔芋的规模企业并不多,一致魔芋通过上市可以更好地凝聚社会资源,促进自身的产业提升与企业经营,无疑是利好于企业发展的。尹鹏飞则认为,魔芋市场整体空间有限,魔芋只是膳食纤维的一个细分行业,近期的火爆是因为其减肥效果有流量加持。但魔芋产品本身,消费者主动购买欲望弱,加之合成加工的产品本身行业壁垒不高,只靠魔芋支撑一个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略有不足。

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抵御竞争激烈风险等问题,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一致魔芋。2月10日,一致魔芋公关部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公司目前处于上市等待期,不方便回复,具体事项关注公司公告。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李严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