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大a最新消息(雪球直播节张佳男)(1)

自7月19日起至8月13日,为期一个月的2021雪球直播节年度盛典活动重磅上线,此次直播节百位影响力的顶尖投资机构专家、财经行业意见领袖以及雪球站内人气用户将跟投资者分享未来十年的投资机会。

以下内容选自2021雪球直播节:

时间:8月10日 19:00-20:00

主题: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金融转折在即?

嘉宾:问鼎资本-张佳男 雪球人气用户

嘉宾:今天的主题叫做“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金融转折在即”有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目前市场上从机构到各行业严重内卷,第二个问题就是低估值板块的集体反弹背后蕴含的逻辑,分化还将持续,第三个问题聊一聊这一次银行大幅度的回撤,给我带来了哪些改变。标题的内容叫“大风起兮云飞扬”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要取这个名字。

在这里跟大家讲个故事,故事出自一部电影《嘘,让子弹飞一会儿》里面有一句台词,叫“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麻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你们想想我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一下麻匪就来了”,这是电影里核心的一段台词。但是最后还有一句话叫“没有麻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大家知道麻匪是谁吗?这麻匪就是俗称的三傻,可能是银行、保险、地产,被众人认为它是麻匪。没有麻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可问题是,能不能没有麻匪?不可能,麻匪在社会当中始终存在,而且它一直存在,所以没有麻匪的日子也不是好日子,因为不可能没有麻匪。听懂的人就听得懂,听不懂的你语文课一定学得不好。

言归正传讲一讲第一个话题,从机构到行业内卷。其实整个机构的行业内卷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2019年,更早一点发生在2017年。2017年市场上发生了一波核心资产的上涨。当时所有的公募基金和市场舆论都指向了上证50的核心资产。之后核心资产的炒作和趋势逐渐的演化到了白酒。当时所有的公募基金,大家都认为白酒是赛道白酒是信仰。一直持续到2020年的三季度后,2020年的年末公募基金排名战的前三名是谁?前三名是农银汇理的基金。

也就是说在2020年,炒芯片的炒白酒的,都没有做到公募基金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位置,谁做到了?是重仓新能源板块的农银汇理的三只基金逆袭到2020年公募基金的冠军。可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大家都知道有些赛道炒得太高,势必就有叛徒势必有人想走,比如说张坤,比如说谢治宇,比如说这些顶流的公募基金。走了之后他们去了哪儿?去了银行,我这里统称讲叫做去了大金融板块。

最近这段时间下跌,很多人跟我说你就是个大忽悠。你在银行的圈子里面水平最臭。先不说我臭不臭,机构疯抢银行股的观点是我说的,有些人的看不见,顶流基金都抢了银行,他非说我水平臭。可结果是顶流的基金经理在2020年的三季度之后,一直加仓银行股加到了2021年的一季度,后来发现新发的公募基金和大批量上任的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全部将顶流公募基金卖出的高估值的赛道和个股全盘接下,接着炒接着做,妄想自己能够年轻有为。中国有句话叫“出名要趁早”

后来我就研究了一下最近半年,公募基金净值涨得特别优秀的这些公募基金的从业时间,记得是从业的时间,就是他了解什么叫股票什么叫证券。从业的时间平均是2.4年到3.5年,都是这批基金经理。老一批的基金经理由于回防重仓了大金融,结果导致收益率很差,还有不少老牌的重仓低估值大金融的基金经理,由于业绩表现不好被辞退了。

最近这段时间某教育基金在网上刷了屏,重仓全部是新能源,这个事情稀奇吗?其实不稀奇。早在2020年广发高端制造就把大批量的高端制造和制造型企业的股票全部卖出了,买了白酒。这已经成为了机构或者说成为了公募基金的乱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这是严重的市场化内卷和投资人内卷。以前A股上的主要投资力量是散户,散户热衷于买股票,热衷于炒热点追热点。为什么现在的散户,多年前的影子出现在了机构身上?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初炒股票的那批人,只是把买股票的方式,换成了买公募基金甚至换成了买私募基金,他的底层逻辑和他们喜欢追热点、喜欢追泡沫是没有改变的。

这就造成了你发行一款公募基金,你想投资低估值,可买你基金的人不跟你讲道理,他发现别人家的基金涨得好,别的板块涨得好,你这个基金经理水平不行,还不如他,所以我要赎回。一赎回就导致公募基金只有被动卖出自己看好的股票,然后把钱给你,这个效果一传十十传百,结果就导致很多重仓大金融的基金份额急剧缩减,资产规模急剧缩减,人气急剧下降,所以这就出现了市场上的机构内卷。

所以不是说公募基金闭着眼睛炒赛道不讲武德,没有职业操守,而是这一批基金持有人,和上一批炒股票追热点的散户没什么区别,是一类人。这就引申出行业内卷,由于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有自己的投资体系,你把钱交给了他,他要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去行业里面选股票。可问题就在于,大多数人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对于投资标的的理解,对于长期投资的理解,他基本上没有理解只讲收益率。

就算有人把茅台从600块钱抱到了2600块钱,短短的时间翻了4倍。这些人仍然不知足。因为茅台到现在涨幅没有新能源强了,所以人家就会说你拿着茅台也是垃圾,你看看人家新能源涨得多好,你不行。所以整个市场大多数的参与者现在在做什么?在做踩浪头。就是2017年要让我的投资标的变成核心资产大赚一笔之后,2018年2019年切换到白酒,2020年的三季度精准切换到新能源科技,我要每一个热点都能赶上。

请问这种概率有没有?没有。这种事情能不能干?不能干。但是作为市场大多数的散户和基金持有人,他认为可以干,如果你干不了你水平不行。这就是我跟大家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机构内卷演化成为行业内卷。但是这一系列的内卷背后,是这一届投资人严重缺乏教育。缺乏惨痛的下跌、惨痛的熊市的教育。就像我最近大幅度的回撤,2月18号以后我的回撤幅度高达40%,在上半年收益率达到了60%,结果这短短两个月的回撤就高达40%。

我身边有一批年轻的朋友,还有一批年轻的同学,人家可能买了某赛道的基金那是风光无限,人家脑子里就一个共识:你不行。我说你经历过熊市吗?不要跟我讲熊市,我一定是那个牛市里面赚钱最多的人,熊市来临的时候我一定是跑掉的那个人。人家也跟我讲投资。讲到这儿我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我想表达的内容就是未来机构内卷和行业内卷仍将存在,仍将存在的背后就是假定未来某一个行业成为了风口,它有了赚钱效应,这个行业的内卷是由基金持有人和大多数的散户参与者,通过他的行为推动或者逼迫公募基金经理改变投资策略,然后由改变投资策略的公募基金经理,转向内卷的看好的具有财富效应的赛道,然后这个泡沫就一直吹。

很多人问你讲这个道理想告诉我们什么?我想告诉各位的就是,假如有一天大金融成为赛道,推波助澜的一定是那些曾经推波助澜过白酒的持有人,推波过芯片的持有人,推波助澜过新能源的持有人。他一定会把大金融也推成高光赛道。前有白酒YYDS,后有宁德时代2060年预测。那么接下来可能会有什么?跟大家在这里开个玩笑,“论中国银行业在下一次彗星撞地球之前,业绩增速展望”。一个宁德时代都能推到60年以后,我们为什么不能畅想一下银行业在下一次彗星撞地球之前,每年业绩增速能到多少万亿市值,吹嘛,满场子都吹嘛。

那些在评论区说我忽悠的擦亮眼睛,我的忽悠都是很讲武德的,都是银行在业绩有增长的情况下才忽悠的,有些业绩不增长人家都吹得天花乱坠了,我为什么不能忽悠呢?开个玩笑。

进入第二个问题,突然一下银行、保险、地产、券商,中字头和以为代表的上证50突然出现了集体买入集体反弹,很多人讲市场风格是不是要切换?我说这两天不想发言,等我的直播来告诉你答案。我个人认为风格切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两个季度是切换不了的。很多人在这一轮下跌。4月5月6月7月连续问了我几个月,银行股什么时候能涨?我一直跟大家讲三季度末,没错吧,还记得我这个观点吧?记得的就评论区打个1。

可奇怪的是大多数人不记得,你说三季度,这三季度都没走完呢,我的评论区就翻车了,我被骂的一塌糊涂,你说我冤不冤?归正传,为什么我个人目前不太认为是风格转换?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我们会发现近些年来的市场,每一个赛道都有它的高光时刻,但是每一个赛道高光时刻的是发生的过程是按季度切换的,每一个季度的同一个赛道,只能有一到两个细分的赛道有高光时刻。

比如炒科技的时候,2019年炒的是什么?赛道里面大科技里面炒的不是人工智能不是高端制造,炒的是芯片。2020年年末炒的是大科技里面的新能源,炒白酒的时候先炒白酒后炒黄酒,黄酒炒完之后再炒白酒再炒红酒,比如说ST威龙。也就是说每一个赛道在炒作的时候按季度切换,每一个季度切换的时候,在大赛到里面只选一两个赛道成为风口,然后逐渐形成财富、效应逐渐形成热点、逐渐形成趋势。

现在来看当下,银行反弹了、保险反弹了、地产反弹了、券商反弹了,连中字头的国企股都反弹了,连白酒都反弹了,你们说行情反转怎么反转?反转在谁身上?不可能所有的低估值同一时间反转吧?我把话撂这儿:想都不要想!为什么?没有这么多的钱。别看每天市场上成交1万个亿,大家都想让这些股票一起上涨,一起估值切换。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一种情况,假定三季度低估值板块风格切换,上涨的可能是银行和地产。我是说假如,到了四季度或者到了明年的一季度,银行地产休息,炒的可能是券商跟保险。明年的二三季度,前期超跌的白酒、新能源跟着炒一炒,然后启动的可能就是上证5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比如说中国平安、格力电器、,它们统称都叫大蓝筹、低估值,但是你不要指望一个季度一个月,这些股票全部风格切换,这是不现实的。有点儿经验的人都知道,不可能。

所以结论就是,目前的现状是整个低估值板块的超跌反弹。反弹完成之后整个低估值板块一定有风格差异化。什么叫一定有风格差异化?就是也许银行板块只有五六家上涨,券商板块四五家上涨,保险板块一两家上涨,地产板块三四家上涨,这个道理能听懂吗?听懂的打个1,我讲的比较深,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听懂,我讲得比较慢。

不是说低估值反转了,只要是低估值的股票稀里哗啦的都得涨,那不可能。所以这就是我给大家的结论,目前低估值板块是超跌反弹,反弹完成之后会有分化,就在低估值的板块里面也会有分化。所以你就要仔细去想,你买的股票在这一轮反弹的时候它跟不跟,反弹跟了之后它能不能够成为低估值板块反转之后,差异化估值修复的第一梯队。

可能有人会说,我的股票万一没跟上要不要切换?切换我不太敢跟各位讲,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个策略,就是盯住它的财务报表。比如说现在披露中报了,中报、三季报还有年报乃至于明年的一季报,盯住之后目的就是一边研究,看它业绩能不能稳定增长,业绩能不能跟上,这是第一,第二就是你要学会熬。就是二季度没你什么事三季度也许就到你了,三季度没你什么事四季度也许你就有戏了。

也就是说不论现在追赛道也好,还是在低估值上趴着等待也好,机构换股基本上都是一个季度换一次,不论是大幅度的调仓还是小幅度的调仓,它都是一个季度换一次。只要你的基本面没有问题,这个行业问题不大,都能够换到你的股票涨,无非就是你不知道它哪一天换。最近这两天一个出现大幅度的反弹,很多人就说是不是反转了,是不是成长切换成价值了?我觉得各位有点过于着急。跟各位说一个我的想法,我一点儿都不急,这个时间这个周期这个战线是非常长的。

会不会熬死?个人认为不会。有人抬杠说5年10年,说实在话,我跟很多大V不一样,很多大V5年10年,券商讲2060年,我每个季度都会开直播,我只跟你讲两个季度之内要发生什么事。所以你要觉得我讲5年10年,只能说明你是第一次看我直播。

接下来聊第三个问题,聊完了之后各位有什么想问的可以跟我聊一下。这一次的回撤幅度是相当大的,我也算是受伤惨重的倒在了血泊当中。首先我得强有力的回击一下,你们都帮我转发一下直播,把股票关联上,把我买的我看好的这些银行、保险,把这些股票都关联一下帮我转发一下。今天这场直播肯定让很多人大失所望。为什么?因为这个直播是7月份我们就定好了“818直播节”大金融的专场我来直播,很多人可能做梦都想,银行或者大金融板块什么时候见底,就是张佳楠(音)要爆仓割肉,要失败的彻头彻尾,大金融就见底了。

说实话我一点儿也不生气。但是我不太理解,如果我爆了仓能让大金融、银行股涨成白酒、涨成赛道,我觉得我还是很乐意的。死我一个人,成就千千万,我多伟大。我不像有些人,你们都得死,活着的就我一个。所以今天直播特意露个脸,跟大家跟某些人,或者说不少人说一下,爆仓的事您就别想了,好歹我也在这个市场上浪迹江湖这么多年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投资真正考验一个人的是定力,是抗压能力,是对于自我认知范围内信仰的坚持。很多人喜欢在市场上说一套做一套。什么叫说一套做一套?很多人不理解,说你明明知道可能要下跌,下跌幅度还有10%或者20%,你为什么不卖呢?我今天在这儿跟大家说,首先我大约看到了向下的空间10%和20%,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会问自己,这10%到20%我会不会彻底爆仓,会不会负债一大堆。如果我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那我是不卖的。

但是这一次在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后我可能会注意。就是在任何价位买,我心里面是有考虑的,但是很多人的跑到后台来骂我,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多数的人只能承受上涨,不能承受下跌。什么意思?就是我18元、19元、20元买的某些银行,涨到了23元、24元、25元,他跟着我买了也跟着我加杠杆了,他很开心,觉得我是男神。结果股票一个回撤,我就成了男狗,因为他亏了。

我就很纳闷儿,上涨的时候你很开心,你给我连1块钱的红包都不发;下跌的时候我就要承受你的情绪,承受你的人身攻击。所以在这里我今天奉劝各位一句话,你可以听我的策略、可以关注我的标的,我从来没有让你们上杠杆。那些上了杠杆的您要扛不住,您要没有信仰,您别怪我。我年轻,我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可能你们不行,就算你们可以你们也不愿意。所以以后看我的观点,你愿意跟着买就买,但是我没让你上杠杆,再三说我没让你们上杠杆。谁让你上杠杆你找谁去,不要找我。

从5月开始下跌,5月6月7月这三个月,其实不亚于2020年的疫情。这三个月我主要做心理按摩,首先我认为回调或者说大幅度的回撤已经差不多了,这时候打垮你的可能不是你的账户亏损,不是你的担保品或者担保的杠杆比例,打垮你的是你自己。我也一度失眠了好几个晚上,失眠之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选择买进,为什么我要选择了上杠杆买。

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的人的想法就是我买进的原因跟着大V买了,我买进的原因我看好这家公司。问他为什么要上杠杆?他说想发财,想暴富。问我为什么上杠杆?我就两个字:信仰,再延伸两个字:梦想。我这人做投资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是挣了钱有各种说法,亏了钱也有各种说法。我是挣钱了只要没完成我的信仰,我也不卖;跌下来了,离我的信仰和目标或者梦想远了,我也不卖。

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不少朋友跟我讲,你是不是杠杆太高了扛不住了?如果要爆仓的话你说你需要多少钱,银行卡号发过来。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咱们萍水相逢,不管是网上也好还是生活中也好,也算是有一面之缘。他们的回答也都挺令我感动的,他们说不管股票涨也好跌也好,不管我挣的钱多也好少也好,总之在我无数次崩溃和想放弃的时候,我总是看看你的直播听听你的电台,找你发的消息,你也总是回复我,也算我挺过来了,无非就是挣多挣少的原因。

在这儿也感谢大家,感谢这些好心的人愿意帮助我。当然啦没到那个份上,但心意领了。最后说一句我们就可以互动,你们有什么关于银行或者大金融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来聊了。最后一句是:我为什么能够在历次危险的边缘,总能够浴火重生,或者总能够绝处逢生?真的不吹牛,不是我选的股票有多好,不是我对于机构的行为把握多准确,不是我的技术分析有多好,也不是说我有多少钱可以不停地补保证金。

靠的是什么?真诚、善良。有德者才有财富与之匹配。在这次下跌的过程当中很多人爆仓了,我也收到了很多的截图,有的人被平仓在银行股上,也有的被平仓在地产股上。只能说表示遗憾和可惜,还是建议大家以后少用杠杆。你们不要看我用你们也用,不要看我意气风发你们也意气风发。享福的时候是个人都能享福,受苦的时候有些人不一定能受苦。

所以最后跟大家说一句话: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标的,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投资,不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生活当中,一定要善良、真诚,这是根本。我跟大家能说的能分享的就这么多,最后再强调一句,我的策略,低估值的银行或者保险,或者你们认为的各大信仰,如果放在是我的话,比如说我是银行,我是不卖的,我就一直抱到底。别的赛道爱涨你去涨,跟我没关系。考验一个人投资能力和定性,不是上涨的时候有多潇洒,而是看他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有多从容和淡定。

银行股里面投资的人很多,有的人的浮盈一大堆,他心态肯定好,但是这不一定是能力。我就不一样,涨起来的时候我可以跟大家嘻嘻哈哈,但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也很淡定。所以不要看我年纪小,有些人讽刺我,我在心态上、定力上、战略上真的比很多人强太多了。又吹了自己一把。跟大家能说的就这么多,大金融低估值反弹是不是反转,我跟大家也讲了,行业内转到机构内卷未来将长期存在,根本的原因是公募基金持有人他们的行为,推动了公募基金的投资体系,公募基金的投资体系催生了一个行业的内卷和一个行业的极端化。

目前市场的现状能不能够解决?我个人认为很难,两三年年之内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昔日的夕阳产业,未来有朝一日也是赛道,只是大于小高与低的问题,正所谓野百合也有春天,我就跟大家说这么多。有什么想跟我聊的可以打在公屏上。我挑几个问题跟大家回复一下。

(Q&A)

Q:光大银行比邮储银行怎么看?不理解为什么要置自己于困难之中。最近反弹银地保基建哪个比较强?

嘉宾:我先就这个问题回答一下,可能很多人喜欢问这个问题,最近银地保基建反弹哪个比较强,不要先下结论,我刚刚给你们讲了,这一轮集体反弹过后一定会出现低估值板块的分化,分化完成之后谁能够高位震荡或者继续向上涨谁就强,现在不好说。因为整个低估值板块都是超跌反弹,反弹完成之后,你看谁能接着反弹把反弹组成反转,一盯着行业的业绩,或者盯着你个股手上的业绩,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三季度机构持仓的调整注意看一下,看机构怎么选行业,然后在行业里面看看你买的股票是不是这个行业的,基本面和是不合适,然后再来看它反弹不反弹,把反弹持续性走出反转的就是强的,反弹走完之后弱了不动了,那一定是这个季度没关系,可能就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了,你就看你是不是要熬了。

Q: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年内还有新高吗?

嘉宾:不知道,我觉得只要能贴近新高,或者能反弹,或者说能止跌就可以了,不要老想新高,我都不想。

Q:保险?

嘉宾:有,重仓倒在血泊之中。

Q:怎么看李驰放弃中国平安推宁德时代?

嘉宾:我刚刚讲过了,李驰没有错,错在他为了银河资产管理人这是第一,第二我在雪球上发表过观点,我在微博财经直播的时候也说过,李驰作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他将中国平安卖在了历史大底。我可以说出这个判断,就是李驰卖出中国平安或者公开发表唱空中国平安的那天起,他就将中国平安卖在了历史性的大底部。至于宁德时代未来怎么走我不关心,我知道的就是他把保险卖在了历史的大底部。

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做,各有各的理解,我就不点评了。

Q:这次银行的反弹多高去多少?

嘉宾:我不预测,没有必要预测。

Q:这波大金融还会不会二次探底?

嘉宾:它探不探底我不卖。至于你想不想卖你自己看着办。

Q:这三个月的下跌在你的投资生涯里能排到第几?

嘉宾:确切来讲排在第二。因为我入行比较早,接触投资比较早。我是眼睁睁地看着我爸那一代投资,从2007年的大牛市结束一直走到了2014年,那个时候我们也投银行。大家可以去看看K线和上证指数,连跌7年。在那个阶段过程当中,就是在2012年之前我们是没有用过杠杆的。但是那轮的下跌和熬人的时间足够长,7年,论痛苦的程度那是真的很痛苦。论杀伤性,这一次确实回撤很大,一个半月我回撤了40%,确实是能够排在第二

Q:兴业这两年还能上25吗?

嘉宾:两年的话可以。

Q:你怎么知道现在是底了?

嘉宾:这是经验,我没有办法给你说出来,这是一种经验。

Q:大洋电机?

嘉宾:看不懂,它炒的是个新能源概念,我不知道,但是听说还可以。

Q:接着反弹结合业绩继续涨的就是反转。

嘉宾:“深圳李寻欢”这句话说的是对的,目前整个行业的低估值的板块都在反弹,反弹的原因是超跌了。超跌之后等业绩,业绩出来好的就接着涨不好的就再说了,所以现在说反转为时尚早。而且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反转,那是不可能的。

Q:能不能讲讲苏农银行和农商行,选择银行股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什么?

嘉宾:我有文章里面有写过,就是36家上市银行,国有银行跟股份制银行篇,你去看一下就大概明白怎么看怎么选银行了。

Q:聊聊平银。

嘉宾:我觉得平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聊的,反正我是坚定持有,而且我是重仓。

Q:个股?

嘉宾:个股我就不说了,券商我说了,我个人不看好券商。券商的行业内卷比银行还严重,券商现在是个很鸡肋的行业,我知道券商也许能涨,但是我不看好券商。首先历来券商暴涨都是指数牛市,就是一年时间2000点涨到3000点、4000点、5000点,这是指数牛市券商能涨,但是未来是结构化的慢牛,没有指数牛市,券商只能拼业绩,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摩根大通正式在中国提交了外资全资券商,以后国外的券商会进入中国的,而且已经进入了。国内的券商拿什么跟人家打?我不知道,这个内卷比银行和保险还严重。所以在严重内卷的行业里面,我个人不太看好券商。但你要说一定要买什么券商,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买券商ETF了。但是我个人长期不是很看好这个行业。如果问银行、保险、证券看好哪一个?券商我排第三。

Q:五大行怎么看?

嘉宾:我在2019年之前就说过,我个人不太看好五大行,你不要指望五大行给你成倍的升幅,这个不要想。不要说我在五大行要做两三倍的升幅,我觉得难度很大。所以我个人不投五大行。除非有极端情况我买五大行,就是股灾了、被恶意做空了、市场崩盘了,这种时候可能会买五大行,除此之外不买五大行,这个观点我2019年就聊过,你们有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番。

Q:工农中建吃股息可好?

嘉宾:这跟你的投资策略有关系,你愿意吃股息是可以的,我不愿意吃股息。那个股息连我的融资利息都付不起,我不愿意吃股息,这是我的策略,但我并不是说不好不可取,你自己可以把握。

Q:杭银这轮是龙头吗?后续看好多?

嘉宾:它不一定是龙头,杭州银行后续也还可以,我个人比较看好,但是我没钱买了。杭州银行不会是龙头的,你放心。

Q:不考虑全面注册制的利好吗?

嘉宾:注册制喊了三四年了,创业板注册制都没带起卷商,你指望券商注册制能有什么用呢?

嘉宾:怎么看待北上资金持续减持招商银行?

嘉宾:这种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看的,教你一招,不要去看单季度单月当天当周的北上资金对银行的态度,你去看一看近两三年年来北上资金对头部银行的持仓比例就明白了。不要去看单季或者当天,当天没有任何意义。

Q:建行有没有问题?

嘉宾:不知道,谁让你买的建行你问谁,反正我没有五大行,我也从来不建议人家买五大行。建行我就不点评了。

Q:光大?

嘉宾:个股我就不说了。邮储我也不买,我不抄人家作业的。买邮储的人全抄了李路作业的,我一开始就不看好邮储。

Q:民生银行怎么看?

嘉宾:我聊聊这个问题,我看最近雪球上对于民生银行说得比较多,我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什么时候我会买民生银行,民生银行不复权,历史最低价是3.48元。对于我来讲,我觉得3.5元可能会考虑买民生银行,跟它业绩反转不反转没关系。当然了价格走得越低,我越会大力度地关注民生银行。不为别的,就是不论你是不是要破产,不论你是不是暴雷,只要它不是明确退市。

这个市场有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当它跌到了跌无可跌实在跌不动的时候,连ST康美药业都可以从1块钱、2块钱的价格翻个一两倍,民生银行为什么不能翻呢?我不是站在基本面的角度来选民生银行。当然我要站在基本面的角度选不选民生银行?我肯定不选。在绝对的价格上我会选民生银行,但是目前我觉得不是我愿意出手的价格。

可能有人会问了,万一你想出手的价格没见到怎么办?没见到就没见到,我跟大多数人看到民生银行不一样,民生银行只要砸到我认为的价格,你就是告诉我它明天退市我也买。但我是基于什么买民生银行?我基于绝对价格,不基于基本面。

Q:和银行关联度较高的房地产怎么看?

嘉宾:首先银行对于房地产的贷款占比不高,这是第一。第二房地产被打压了这么多年,阻碍银行上涨了吗?没有。房地产承载着中国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问题,不要指望房地产出现大问题,它不会有问题的。

最后10分钟左右,我跟大家讲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问为什么你能够知道别的赛道也可能出现上涨,为什么你还是买大金融?或者说你投资大金融的根本逻辑是什么?投资大金融的根本逻辑这一段可以做成小视频,看看我的直播小组,愿不愿意做。

为什么要长期投资金融业,金融业是一个长期的朝阳产业而不是夕阳产业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全球的金融体系,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国家的金融体系,讲究一个大的方针,这个方针叫做什么,大家可以拿笔记一下。这个方针叫做森林绿,就是外面这个深山老林的森林绿。什么叫森林绿?我们的高层或者我们的经济一轮周期的发展,和社会推动的过程当中主要追求森林绿。

什么叫森林绿?就是当你上升在空中或者在远处的时候,一眼望过去发现整个森林都是一片绿色,当你走进森林深处之后,会发现地下有一棵小草被你踩死了,边上有一棵树被虫子吃空了,但是当你退出森林站在远处的时候,发现一片森林都是绿色,这就叫森林绿。也叫金融行业森林绿。很多人说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银行破产。但是你们会发现雷曼兄弟银行破产和诸多金融机构倒闭,阻碍美国银行业美国保险业10倍20倍的升幅了吗?没有。阻碍美国金融业在全球具备超强竞争力的吗?没有。同理中国也是一样。

大家保险破产被清算,阻碍中国保险业发展了吗?没有。包商银行被接管,阻碍中国优秀的银行成长吗?没有。所以这就叫做森林绿。如果你站不到这样的高度来俯瞰整个中国金融业,那确实是夕阳产业,确实是不值得投资,确实是要破产倒闭的。但是如果你站在高层,站在森林绿的角度再来俯瞰中国的金融业,它长期可以保持与货币发行速度同样的增长速度,长期可以保持跟名义GDP长期的业绩增速。

我之前跟大家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银行股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多人讲ROA ROE有人讲ROA WA,但是我跟大家提一点,就是银行的ROE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保持在跟M2货币发行同等均值,就是M2每年发8%、9%,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就是8%到9%上下浮动,优秀一点的头部金融机构,通过它自身的优化、自身的战略部署,可以保证长期超越M2同比发行的增速,同时也可以长期甩开名义GDP的增长速度,所以金融业是一个长期的朝阳产业。

随着时间的拉长,你会发现所谓的赛道和所谓的热门板块,整个行业没有办法长期跟随货币发行的增速和名义GDP的增速。只有跟货币供给量紧密挂钩的行业,才是正儿八经可以长期增长的行业。所以记住,森林绿。不管你投什么样的银行投什么样的金融股,一定要站在森林绿的角度去考,不要说一定要进入森林看一看哪一棵树倒了,哪一个花被我踩死了,那样的话你投资金融股就很难获得成功。

这里面有一个偏差,有一个偏见,大家在投资新能源、新经济、新产业的时候,他们就站在了森林绿的角度。不去过度的纠结于这个行业这个产业哪一个公司不好,我是告诉你整个产业未来30年产量有多少,空间有多少。可为什么在银行或者在金融上,大家就没有森林绿的概念,而是要进入森林一叶障目,要追究其细节?

这里跟大家提一个全新的概念:往后投资金融股,一定要站在森林绿的角度,来看待你投资的行业和行业内的标的。

我就跟大家说这么多,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论是否处在困境之中,我依旧会跟大家在这里交流,或者在这里分享。也恳请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放过我,做人要善良。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这两天的银行股的反弹,他肯定没我反弹得快。

跟大家说这么多,耽误大家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机会咱们回头再见,拜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