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武帝时期出了这么一个人,他诙谐幽默、机智过人、思维敏捷、滑稽风趣,常常能取悦武帝,令武帝大喜;同样他也有着对国家大事的深刻见解,但是由于武帝只将他当做俳优,所以初期卑微的他并不受到武帝重视。此人是谁呢?他就是东方朔。

东方朔,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初,征召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毛遂自荐,武帝拜其为郎。后又升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后来被相声界尊为祖师爷,被后人尊称为"智圣"。

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怎么写?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1)

东方朔能够在皇帝身边获得一席之地,要从一开始他毛遂自荐的文书说起。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刚刚即位,他知道人才挖掘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大力征召全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才进入朝堂议政。各地士人、儒生纷纷上书应聘,东方朔抓住这一机会更是大书特书,一下子写了三千片竹简的简历,足足二十万字,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而武帝则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在这份"简历"里,东方朔大肆鼓吹自己,说自己博览群书,少年聪慧,而且威武不凡,同时还将自己比作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例如鲍叔、尾生、庆忌等。这给汉武帝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命令他在公车署中等待召见。

东方朔本以为自己已经被皇帝看中,马上就能飞黄腾达,但事实却是他待在俸禄微薄的公车署直到花光自己的盘缠,也没能见到皇帝一面。东方朔当然不甘心,于是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来引起皇帝的注意。

以他的身份当然不可能接触到什么大人物,只能是利用和他一样地位不高的人,这时候就可见他的机智了。他找到了几个侏儒马夫,恐吓他们没有能力,朝廷马上就要杀了他们。几个马夫被吓得不轻,哭着冲到了午门前面向汉武帝求情。这就让汉武帝十分疑惑了,因为他并没有要杀这几个马夫的意思,细问之下,知道了是东方朔在背后搞鬼。

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怎么写?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2)

汉武帝立即召来东方朔责问,东方朔却说:"我这是身不由己啊。侏儒身高不过三尺,可我身高九尺,我拿的俸禄却和他们一样多,这怎么能行,难道是要撑死他们饿死我吗?圣上您如果不愿意重用我,就干脆放我回家,也不要白白浪费了京城里的粮食。"汉武帝听了后怒火就慢慢平息了,捧腹大笑,觉得东方朔十分的有意思,于是提拔了他,让他在金马门待诏。东方朔就这样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晋升的机会。

但这样的待诏地位并不能满足东方朔,野心膨胀的他想要更进一步的挤上朝堂之中。这时候的他已经有了一些能在汉武帝左右陪侍的资格,所以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这一天,汉武帝在玩射覆的游戏时将壁虎藏在了盂中,众人猜来猜去没有一个猜对的。这时东方朔说:"臣曾学过《易》,请允许我猜猜是什么。" 他将蓍草排成各种卦象,算完之后回答:"算出来是龙却无角,是蛇却有足,肢肢而行脉脉而视,而且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汉武帝听了后大喜,立刻赏赐他,此后又连出几题,东方朔都猜中了,武帝自然不会吝惜赏赐。

这样的盛宠招致了伶人郭舍人的嫉妒,于是在武帝面前大说东方朔的坏话,并且要一决高下。可真正比赛时,无论郭舍人出的题多么刁钻,东方朔都能从容的一一解答,这可惊掉了在场众人的大牙。郭舍人的打压非但没有难倒东方朔,反而让武帝以及其他众人更加喜爱他,可以说郭舍人此举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之后汉武帝便任命东方朔为常侍郎,东方朔自此就获得了汉武帝的宠幸。

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怎么写?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3)

如果仅仅是这样,东方朔只能说会耍小聪明,算不上有智慧,实际上,他也利用自己的身份劝谏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汉武帝常常以平阳侯的身份出猎游玩,出游的时间也从一天增加到五天。但就是这样,他依然不满足,而且频繁出游已经招致"大臣们"的不满。


他还打算大兴土木修建上林苑,派人估算修苑所占农田的价值,之后划出占地所属县的荒地用来补偿农民。此时东方朔正好在场,便直言向武帝上谏修上林苑所占农田的肥沃以及地势的险要,如果真的修建了上林苑就是有违农时,不利于国家的发展。而且又说了不可修建上林苑的三个原因。之后又列举殷纣王、楚灵王、秦始皇大兴土木以致霍乱滋生危害社稷的例子。甚至献上了《泰阶六符》希望武帝能够通过天象的异变来反思自己。汉武帝幡然醒悟,停止了这一计划,因东方朔劝谏有功,所以又被拜为一千石太中大夫,加给事中之衔,并赏赐黄金百斤。

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怎么写?祖师爷兼圣人的简历(4)

东方朔一生诙谐,常逗他人发笑,总是让人觉得他不正经。到了暮年时,也许是有感大限将至,于是直言劝谏:"诗经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望陛下远离那些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汉武帝听惯了东方朔带有诙谐的劝谏,这样直接正经还是第一次,于是大感惊奇,也仅仅只是惊奇,东方朔的这一番肺腑之言并没有被重视。不久后,东方朔就去世了,真可以说得上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东方朔出身低微,能够获得汉武帝的赏识全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学识渊博,机敏过人,能够愉悦别人同时用较为委婉的方式来劝谏武帝,让武帝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他不仅有小聪明,更有大智慧,可以说在油嘴滑舌的外表下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他因幽默诙谐而受赏识,也因幽默诙谐而使武帝没有认真揣摩他临终的谏言,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