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孙权读完了曹操的信,怔住了。信是这样写的(《三国志 · 吴书 · 吴主权传》注引《江表传》载):

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意思是说我最近奉天子之命,以讨天下不臣。用兵南下,荆州刘琮拱手投降。我(曹操)现在汇聚水军八十万人,也来吴地,和将军(孙权)你在这江南的地面上打打猎,娱乐娱乐。

这简直就是恐吓信!

寥寥三十个字,却蕴含着暗流涌动的杀机,有着震天盖地之势!

据说孙权将此信交给群臣看,大家无不震惊失色,长史张昭更是非常明确地表明了立场,提出了投降的主张(《三国志 · 周瑜传》载):

“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67赤壁鏖战4)(1)

张昭

不过理性分析,张昭的话倒是没什么差错,只是有些悲观消极。

就目前形势来看,曹操确实是以铺天盖地之势南下,而孙权方兵力确实太少,迎战俨如卵石相击。

所以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持投降曹操之意见。

回到内室,孙权感到一些害怕。此时,又是力主孙刘联盟且“主战派”的鲁肃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是这样对孙权说的(《三国志 · 鲁肃传》载:)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鲁肃换位思考,给孙权一个全新的思路——

他大致意思就是投降派的言论,您还是不必听了。退一万步,就算投降,我鲁肃可以,主公您却不可。因为我投降了,无非还是能守住自己的官职、名位,依旧和现在一样。可主公您呢?您是吴国之主,您不想一想曹操将如何安置您呢?到那时,再想南面称孤(王),可就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孙权恍然大悟,从此坚定了主战的决心。

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67赤壁鏖战4)(2)

鲁肃不仅用激将法说服了孙权,同时又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劝孙权立即将周瑜从鄱阳召回。

这是一步好棋!鲁肃何其聪慧也,在思想理论一方确立方向后,他深知做事情需要兵力相助,而孙策死后,周瑜一直为前部大督,主管军事。鲁肃此为,一方面是因为他深知周瑜绝非轻言投降之人,劝孙权召回更方便和自己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也为孙权在后面号令群臣众将提供了一位非常合适的人选。


在叙述周瑜来参与决策之前,澄清个事情。

关于赤壁之战始末,从孙刘结盟起到曹操兵败,《三国演义》用了非常大的篇幅来描述——从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到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共计八回,这是比较大的篇幅了。而且罗贯中老师在描写上非常精彩,故事情节紧凑,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诸位看官请注意了,这其中有很多桥段均为虚构。

比如“舌战群儒”、“借东风”、“草船借箭”、“献计火攻”、“曹营盗书”等——这些故事至今脍炙人口,被拍成电视剧展现于荧屏之上,有的还改编成了舞台剧、戏曲等等诸多表现形式,深入人心。

但是此连载既然是遵循正史,小说之言必不可信。所以在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会根据一些史料记载以及参考文献,时不时地“纠正”大家对于一些事情、人物形象的“惯性认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本来的情形。

那么好,故事的节点走到了这里,就先说说已经发生了的“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的故事想必看过三国的人都不陌生,记载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说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东吴求助于吴主孙权时,曾与东吴“群臣(儒)”进行了一场战与降的辩论,十分精彩。

东吴这边“派出”的是以老臣张昭为首、二十余人与会的强大阵容,均主张降曹;而那边只有诸葛亮一人和一个“根本插不上口”的鲁肃,是主张战曹的。

诸葛亮主战在对方“群舌相难”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力排众议,驳得张昭“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陆绩“语塞”,严酸“低头丧气”,程德枢“不能对”,个个理屈词穷。

在辩论过程中,诸葛亮还讽刺张昭是“等闲”之辈、“群鸟”之流,污蔑严畯是“舞文弄墨”,程德枢是“小人之儒”,辱骂薛综是“无父无君之人”,陆绩是“小儿之见”,人人尽皆失色。

这段诸葛亮出尽风头,展现雄辩才能的故事,史无记载,完全是虚构的。

诸葛亮出使东吴,《三国志 · 诸葛亮传》是这样记载的:

先主至于夏口,(诸葛)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孙)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刘备)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这几段引文,在上一篇也分别提出来分析过,在这里不过是再度引用。如对这段内容不太悉知,请移步上篇查阅。传送门:「66」赤壁鏖战(3):屯驻江陵贻误战机

根据“舌战群儒”的具体情况,并结合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诸葛亮出使东吴之后,只同孙权就抗曹问题进行了沟通,貌似没有同东吴群臣进行激烈辩论,因为未见记载。如果真有此事,史书不会只字不提;

2)《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同东吴“群儒”舌战之时,是在孙权式会见诸葛亮前,孙权先让他在外堂见见“江东英俊”。但这一会面,竟成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大会”,占去了很多时间。按常理,孙权是不应该也不会这样安排的,多是罗老师精心设计的。

3)发言中的七人,请注意薛综、程德枢(程秉)二人。此二人是在建安十五年(210)交州的士燮归附孙权后,才被孙权任命为官的。即使辩论存在,也应是建安十三年(208),他俩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会场中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赞不绝口。有人认为罗老师虚构的这些情节是合情合理的,凸显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是很成功的。

但是细品下来,你会觉得不是很合乎逻辑——

1)刘备集团的现状是被曹操追着屁股打,连诸葛亮都说了“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这样的话,说明确实到了生死存亡之刻。他受命出使东吴,以完成联孙抗曹任务的,在这种“求救”于人的特定情况下,在“说服群儒”的过程中,理应谦虚谨慎,态度友好,尊重对方,以礼相待。可是小说中诸葛亮却盛气凌人,居高临下,更是讽刺东吴文官之首张昭,想想这可是孙策托孤之重臣,诸葛亮做事说话谨慎,应是不会如此出言不逊的

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67赤壁鏖战4)(3)

2)孙权的其他谋士,诸葛亮因意见与其不和,则对其进行污蔑、辱骂,这是对即将结成联盟的人进行人身攻击。他这样一个态度,能得到对方的好感吗?能有利于达到他出使东吴的目的吗?显然是不能的;

赤壁之战诸葛亮舌战(67赤壁鏖战4)(4)

3)罗老师既然把诸葛亮作为智者的形象来塑造,这位智者就应该既懂军事政治,也懂外交。但小说中的这些描写,使诸葛亮丧失了一个外交使者的风度,甚至连一个做客人员的起码礼节都不懂。但其同孙权对话中又不卑不亢,这形成很大反差。

作者这样写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目的,是想通过雄辩和群儒的钝拙,来突出他的智者形象,但实际所起的作用,则是在贬低诸葛亮的智者形象。

最终,按照《演义》的故事情节,诸葛亮被东吴老将黄盖请走,至孙权处议事去了,“舌战群儒”故事结束。这才有了之前的记载,及“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


回归主题,鲁肃建议孙权从鄱阳召回周瑜。接下来,一代儒将周瑜周公瑾即将登场,他的出现,会对孙刘联盟的促成起到什么作用呢?他和诸葛亮之间,是《演义》中记载的那样吗?请关注下文。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