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炫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1)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人想起末代皇帝溥仪,有人想起崇祯皇帝朱由俭,有人想起宋徽宗赵佶,有人想起隋炀帝杨广,有人想起秦二世胡亥,有人想起汉献帝……

我们国家五千年历史上有大大小小上百个王朝,每个王朝既有开国之君,也有亡国之君。在这上百个亡国之君中,又数笔者上述所列的几位亡国之君最为出名。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亡国之君都是昏庸无道之辈,要不是昏庸无道,好好的王朝怎么会灭亡?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2)

诸如秦二世胡亥,宠信奸佞宦官赵高,放任其“指鹿为马”,最终导致他老子幻想“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的大秦王朝吹灯拔蜡。

再如北宋亡国之君赵佶,宠信蔡京、童贯、杨戬、高俅等一众奸臣,放着好好的明君不当,非得去当一个摆烂的文艺青年,最终也导致了遗臭万年的“靖康之耻”。

至于崇祯皇帝朱由俭,则是把一张好牌打的稀烂,先是自断手足将柱国之臣袁崇焕处死,又拒绝封李自成为王,导致李自成长驱直入直取京师。

随后又放弃了迁都南京图谋再起的一条生路,最终一根绳子将自己吊死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3)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王朝的灭亡,都跟这个王朝的亡国之君脱不了干系。

当然,末代皇帝溥仪除外,这位皇帝陛下三岁继位,退位的时候才六七岁,还没亲政,他的大清完全是被慈禧太后及他皇阿玛摄者王载沣给玩废的。

可以说,清朝的灭亡跟宣统皇帝溥仪这位亡国之君没有任何关系。

(详情可见笔者的另外两篇文章:假如光绪皇帝不被慈禧太后毒死,清朝将何去何从?清朝会灭亡吗?)(从英国女王去世,谈起清朝君主立宪,一手好牌被慈禧载沣打的稀烂)

除了溥仪,历史上还有一位亡国之君,他的王朝灭亡也跟他这位亡国之君没有一星半点儿的关系,他非但不是昏君,反而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深爱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的明君。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煌煌两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4)

刘协,生于公元181年,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之帝。

公元189年,权臣董卓废少帝刘辩,立七岁的刘协为帝,公元220年,刘协被迫“禅位”给曹操之子曹丕,拥有前后六百年历史的大汉正式宣告灭亡。

有人说:“汉朝灭亡时汉献帝已经三十九岁,这么一个在皇帝宝座上坐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三十多年都没能把皇权给夺在手里,最终还失了天下,他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昏庸无能之君!”


要是您这么认为,那您可就是大错特错了,这黑锅说什么也不能让汉献帝背!

事实上,汉献帝刘协非但不能被称之为昏君,反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明君。

史书记载,董卓曾对少年时代的刘协做出了“聪明睿智”这个评价,这说明汉献帝的“人品底子”不差,这是日后成为明君的一个最基本条件。

其次,成为明君的另一个条件是爱民如子。

汉献帝也做到了这点。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5)

根据《后汉书——孝献帝纪》记载:有一年,关东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汉献帝哀叹民之多艰,便设下香案向苍天求雨。随后又下令天下牢狱对各类案件进行重新审核,如有冤假错案立即给与平反,罪责较轻的则直接给与释放,以期感动上苍降下甘霖,雨泽万民。

此举未果后,汉献帝生怕民众挨饿致死,又令御史侯汶取出太仓的米豆,为受灾群众煮粥赈济。

而在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后,汉献帝更将爱民如子这个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在余生的十几年里,他与皇后曹节学习了医术,免费为山阳郡的百姓治病,深得百姓爱戴。

关于汉献帝的人品,东汉大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这样评价他:“陛下天地之大德,听纳大臣,扶饰文学。”

东晋的文学家袁崧则这样评价汉献帝:“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

袁术则说汉献帝:“圣主聪叡,有周成(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之质。”

如何改变历史上的汉献帝(汉献帝虽然是亡国之君)(6)

综上所述,汉献帝可以说完全称得上是一位爱民如子德才兼备的明君。

可就是这样一位明君,为何就成了亡国之君?!

笔者将在本号下一篇文章跟各位分享自己的见解。

各位网友如有什么见地,也可在本篇文章下留言,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