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1)

提手要横短提长,左侧多,右侧几乎没有!竖三分大致均等,下部略长!

四条隐线有两条平行,其他的不平行,高低不同,错落有致。

右边以点和交叉为中心线,略向左倾,角度很小,不容易看出来。提手的竖也是略左倾,这点很重要,是灵动之处。

右边的横偏中心线的左侧,粗,极度上扬。撇小,较立,出锋莫超出横的左侧。点小,微上扬,顶在撇上,是绝妙之笔。

右边上下略超出左边,捺略低,拉出力量。

汉字多为方块字,但书法中不能把字写的方方正正,那样会很呆板。照是典型的方块结构,欧阳询把它写成向左微微侧起,即底下四点连线与水平线有8度左右的夹角,富有动感,这也是欧楷的基本法则。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2)

照字左右比例为1:2,重心在口字的竖的起笔处,在字的中央。日一定要窄,太胖了整个字会重心不稳。

字结构里有四条隐线,与其他字的隐线不同的是,四条线并不等距。上面两条线间距宽,加重上面分量,使得重心上移,在字的中央。下面两条线比中间两条线略宽,与上面两条线比较宽相呼应。如果下面两条线与中间两条线等宽,那么四条隐线构成会显得机械、呆板。

日子比较短,还是为了减轻重量,使重心两边重量平衡。如果日长了,会重心向左倒。日较短,要靠右边的竖比较长(比口低)来填补空间,不要留下大片空白。

灵动之处在于:

1、日的最后一笔写成提,方正中求变化。

2、两撇的方向不平行,上窄下宽,这是欧阳询处理多撇结构的妙笔,很多字里是这样的,是美的看点之一。

3、口的第一竖微斜,是欧楷中口的基本写法。

4、四点连线与其他隐线并不平行,还是求变化。欧阳询善于通过变化使字动起来,一个字中有多处看点。

5、四点把整个字托起来,宽于上边,但不能太宽,两边的点分别止于、起笔于左右的竖。这点非常关键,把握不好字容易写失败。

6、虽然撇比日高,但日要比召略高,错落有致,非常精妙。

欣赏欣赏有助于把字写好!

怀抱是欧阳询另一造险之术,包括内怀抱和外怀抱,葛是外怀抱。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3)

欧楷之美在于结构,书法有道结构先行。

整个字是长条型,上中下三等分,中轴线略左倾。

草头两竖左低右高,右竖呈撇形,出锋不可低于竖,欧阳询基本法则也!

日的左竖尖粗弯,右竖下探,正好填补了空挡,底下的横出头,增加配重感。

整个字亮点在于下部,也是最难写的部分。

下部呈怀抱之势,像伸长胳膊的母亲抱起自己的婴儿,在欣赏,美美的!左侧部分要若即若离,远离又不至于松垮。

书写之法为:

1、 横折的横要微上扬,与上面的多条横趋势一致。折在草头的外侧,弓张有力。竖略右倾,笔画一定要直,粗一点,顺锋,入纸,有劲!

2、钩指向撇的末端。

3、匕型的上横在中央,起笔在日的竖下边。竖的起笔略高于上横,不可高出很多。竖的内侧与日的外侧齐,靠左太离,靠右太紧。第二横略高于钩的锋,不可齐平或低于钩的锋,否则就松垮了。匕与横折竖组成口型,可检验一下。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4)

直立,有小腰,下端出头多,把整个字立起来。

多横向右上辐射,微张开。最后一横水平,自身有弧度。

几个竖方向错落有致,不可写得平行了,那样很呆板!

右边边缘在一条斜线上,这样圆润。书法中忌讳字的笔画支棱出来,那样形态丑陋,这点很重要。

右边横和折都有较强的顿笔,增加坠重感!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5)

九成宫中有四个臣,不尽相同,个个耐看,可品味一下。

迢,tiao,高远的意思,如千里迢迢。

下面我们将以这个字为例,学习走之的写法和中心线错落的格局。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6)

先看轮廓,整体上是长方形,走之底略探出。

细细品味四条平行线,平行结构是欧楷书法的基本技巧。

上面两条等距,下面两条等距,上面的距离比下面距离略大。咋看有点失调,其实不然。草头是上下两段,召是两段加上出头的撇,整体上还是召比草头略高。

草头借了一点召的出头的撇的势,因此横上的高度要高一点,否则就会头太轻了。像军人戴了帽子更好看,不戴就没那么神武!

亮点之一是走之底上面部分的中心线,有两条,错落有致,比一条线要有灵动的多。第二条中心线偏右,使口有向右下↘坠的感觉,像悬空寺,走之底有托住之势,真叫险绝!

亮点之二是走之底如龙舟一样载着主体部分向左行驶,非常平稳、流畅。

走之底写法要点包括:

1、要离上面部分有点距离,不要太近了。

2、纵向基本上是垂直的,中心线两边的比重差不多,这样立得稳。点高高在上,如高山飞石,险绝也。折顶着点的重心,使飞来石既险又稳。点下的部分呈“3”型,略有不同。横出头较少(有的字里出头多,是因为与其他笔画配合的需要),多了会重心不稳,3行末笔要竖直靠中心线右边,写到中心线处就呆板了。

3、捺是点睛之笔,典型的一波三折,整体上像武术刀。

名人教你如何写好汉字(深度剖析校照)(7)

起始部分出头多,向下坠,增加左边配重,使整个字左右重量平衡。

捺的主干部分斜向下↘驶出,不可太平,由细到粗,速度要快。

一波三折(三段,两拐弯)的位置和形态很重要,看图。

第一拐弯处在与上部的连接处,两边的笔画从左到右为粗~细~粗,拐弯处较细,十足地像武术刀的把手。

第二拐弯处在口的右边缘处,一定要精准,偏了都不好看,可以体味一下。

捺出锋较长,像雁尾,比较饱满。欧是从隶书发展而来,有些地方有很浓的隶味。隶书讲究蚕头雁尾,走之底的捺也是如此。蚕的头粗大,身子渐细。雁的尾巴肥硕,底部边缘是自然的略带弧形,切不可写成刀切一样平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