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机工程学观点看坦克乘员的作用

坦克乘员的作用问题,似乎人人都能回答出来,其实并不尽然。让我们从人-机工程学的观点,来对“人”和“机”做一比较,看一看“人”和“机”各有哪些优势,从而对以“机”代“人”、实现双人坦克,有更深入的了解。请看表一!

上面已经谈到,在坦克人机系统中,人(乘员)是起主导作用的。但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人(乘员)和“机器”相比,确有许多不足之处,人不如“机器”劲大,人对高速和随机运动的反应不如“机器”,人不耐疲劳,如此等等。以坦克行进间射击为例,“机器”—稳定器可以做到稳定精度为1密位(约1毫弧度),这是再高明的射手也望尘莫及的。

从人机系统设计的观点出发,就是要既发挥“人”的优势,也发挥“机”的特长。就坦克而言,采用自动装弹机构,便是一个“光辉的范例”。几十年来,随着坦克炮的口径越来越大,装弹的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分装弹药的结果,使装弹速度越来越低。而“装弹”,又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操作,这样,采用自动装弹机,去掉装填手,便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如今,三人坦克已经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随着坦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本来必须由乘员来完成的任务,已经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而且可以完成得更好。如表二!

双人坦克的关键技术

当然,双乘员制主战坦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实现双人坦克,至少需要解决如下几个关键的技术难题。

第一,自动跟踪和射击的武器系统。

这是实现双人坦克的最关键性的技术。它是现代主战坦克火控系统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有了这套系统,便能够自动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图像识别、弹道计算、选择弹种和装弹、精确瞄准和射击,直至将目标消灭的全过程,完成炮长所承担的大部分任务,把炮长解脱出来,乃至取消炮长,为实现双人坦克创造条件。

整套装置包括:多种传感器(红外前视雷达、电视摄像机等)、激光测距仪激光跟踪装置、目标图像知识库、图像识别和处理装置、弹道计算器、火力指挥和控制系统等。其中,关键设备是图像识别和处理装置,它相当于系统的“大脑”和“眼睛”。目前,以色列“梅卡瓦”3/4主战坦克、日本的90式和10式主战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上,都装上了目标的自动跟踪装置。在使用自动跟踪系统时,炮长或车长只需要在目标进入瞄准框后,立即按下“跟踪”按钮锁定目标。此时,即使目标移动到遮蔽物后面,瞄准镜和火炮依然可以以同样的速度继续跟踪目标。当目标再次出现时,炮长只需要作微小瞄准修正,便可以立即按下“射击”按钮,将目标击中。对这套系统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之后,便可以制成自动跟踪和射击的武器系统。

坦克巅峰教学手册(双人坦克路在何方)(1)

第二,综合防御系统或主动防御系统

这是一套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据处理装置和自动对抗装置。它具有威胁报警、对威胁进行分析和排队、选择并启动最佳对抗装置、将来袭弹拦截在飞行途中的能力。由于来袭弹的飞行速度较快,一般只能有40毫秒至50毫秒的探测时间,只能搞一次拦截,而不能像军舰那样搞多次拦截,技术难度相当大。不过,这方面的技术进展相当快,已经可以做到60%~70%以上的拦截概率。

第三,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管理系统是坦克的“大脑”,是乘员大脑的延伸。它具有记忆、逻辑判断、实时处理和实时显示等功能,包括:坦克本身的信息管理、目标和威胁的信息管理、环境和地形数据、坦克和上级及友邻的实时联系等。近一二十年来,坦克上发展最快的系统,便是坦克的C4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情报)。有了它,可以极大地减轻车长的脑力劳动,使得指挥坦克“像玩电脑游戏一样轻松”。

第四,故障自诊断装置

由于坦克的各系统复杂性增大,各个部件的可接近性降低,给系统的故障诊断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加上乘员人数的减少,使得本车随时排除故障的能力降低。解决的办法是,要求坦克的故障诊断装置由常开式向常闭式(车载式)发展。由多种传感器、微处理器、报警和显示器等构成的故障诊断装置,不仅能及时地向乘员报警,并显示故障部位,还能显示故障的严重程度,从而能使两名乘员放心大胆地驾驶和操纵坦克,而不必担心坦克机件会出现大的损坏,并能使坦克乘员从繁琐的保养作业中解脱出来。

第五,炮塔遥控操纵装置

从现有的各国双人坦克的总体方案中,可以看出:大体上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两名乘员布置在车体内,车/炮长对炮塔和火炮实施遥控操纵;另一种是将两名乘员布置在炮塔内,驾驶员对坦克实施远程操纵驾驶。无论哪一种,都要实施遥控操纵。目前看来,以第一种(即遥控炮塔式)较为成熟,俄罗斯在2015年胜利日阅兵式上亮相的T-14“舰队”主战坦克,即属于前一种,不过它是三人坦克。可以大胆地预测,从T-14“舰队”主战坦克发展到双人坦克,仅仅是一步之遥。

第六,双套操纵、控制系统

在三乘员制坦克的情况下,当一名乘员丧失战斗力时,如乘员有“一专多能”的训练,则其余两名乘员仍能完成“驾驶坦克、打炮”两大基本任务,使坦克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在双人坦克的情况下,如有一名乘员丧失战斗力,则坦克或无法开动,或无法射击,根本无法完成战斗任务。

如有双套操纵、控制系统,则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即,车/炮长可以在原来的座位上驾驶坦克,或者驾驶员可以在原来的座位上打炮。当然,由此带来的机构复杂、造价提高等问题,也要权衡利弊统筹考虑。

此外,实现双人坦克,还将对坦克的总体布置、乘员训练水平,乃至对部队的装备编制和坦克的战术运用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问题下面还要专门加以讨论。

坦克巅峰教学手册(双人坦克路在何方)(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