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婚姻 / 是两个人一起修行

文 / 海鸰

近年来,离婚率节节攀升,选择离婚的男男女女越来越多了。

于是,有人就问了一个问题:“离婚后,是男人过得惨,还是女人过得惨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非常有发言权的,作为一名婚姻咨询师,这些年看到了很多人在婚姻不同阶段下内心的状态。

离婚后男方的心理变化(离婚后男方过得惨)(1)

总体来看,我发现有这三个特点的人,离婚之后往往会过得更惨,你也可以对照一下,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01

第一个特点:因为外因离婚的人,无法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在我们接触的大量案例中,因为外界因素而稀里糊涂离婚的人,往往会过得很惨。

什么是外界因素呢?

比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第三者等等,都属于外界因素。

这种因为外界因素而离婚的人,往往有个特质:内心不够强大,遇到了矛盾,喜欢当逃兵,而不是留下来解决。

这种应对模式就决定了,他们无法把握幸福的主动权。

有这样一个案例:

张勇和郑菲离婚了,他们婚姻的破裂和婆婆有很大的关系。

之前,婆婆经常数落郑菲的不是, 婆媳之间总是出现矛盾,每当这个时候,张勇会劝郑菲按照妈妈的要求做,郑菲当然不愿意,为此经常和婆婆、老公吵架,最后向老公提出了离婚,两个人结束了婚姻关系。

离婚后,张勇不习惯一个人过日子,开始频繁相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女朋友,妈妈依然觉得不合适,各种挑刺,新女朋友不乐意了,两个人没相处多久就分手了,张勇为此很崩溃,经常借酒消愁。

张勇离婚后过得不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他以为婆媳矛盾,是自己媳妇的问题,以为换一个人就好了,结果换了一个女朋友,婆媳矛盾还是没有解决。

离婚后男方的心理变化(离婚后男方过得惨)(2)

所以真正的矛盾是什么呢?

真正的矛盾在于张勇在结婚之后,他的身份已经转换了,他不单只是妈妈的儿子,更是郑菲的丈夫,可是张勇却不知道如何承担起丈夫的角色。

当妈妈挑剔自己的老婆的时候,张勇本能地觉得不能违背妈妈,所以他选择和妈妈站在一起,告诉郑菲:“你听妈妈的话,你按照她说的去做。”

当他这样的选择的时候,其实他选择了偷懒,为了让自己轻松一点,把压力都给了老婆。

局面就变成了郑菲站出来和妈妈的对抗,婆媳之间产生了矛盾。

张勇却没有真正思考过——婆媳矛盾中,我应该要承担什么责任?是不是自己应该站出来,和妈妈强调关系的边界感,让妈妈知道夫妻之间的问题应该由夫妻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妈妈越界来“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

比如张勇可以和自己的妈妈说:“妈,我很爱您,您把我抚养长大,是我非常爱的人,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伴侣,有了另一个很爱的人,她或许不够完美,但是如何和她相处是我们之间的事情,您不用操那么多心了。

我知道这对您来说也很难,因为你爱我,所以总是担心我,想要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当你一直这样做的话,那我永远也不能获得成长。我想要告诉您,我需要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成长,需要不断练习去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也许我在一开始做得不会那么好,但是这是我的人生,是我不能够逃开的责任。你愿意给我这样一个空间吗?你愿意相信我吗

当张勇这样和妈妈表达的时候,妈妈一定会很生气,甚至会和他吵架,也会怀疑:“你怎么突然和自己说这样的话,你从小到大不是这样的人,是不是儿媳妇教你的?”

所以,向妈妈争取空间,对于张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不能承受这种炮火的攻击,能不能始终温柔而坚定,一边向妈妈表达爱,一边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需要空间的想法。

这个过程当然不容易,这就好像国家朝代的更替一样,更替的过程一定会有冲突,不可能和和气气地度过这一阶段。

如果张勇真的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妈妈从心理上分离开,争取到“自己说了算得”人生,他才能有真正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婚姻处理方式,这是他成长必经的一课。

但是如果张勇逃开了,不愿意面对这些,他的下一段婚姻依旧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婚姻问题只是人生问题的倒影,张勇的自我没有完成蜕变,不管结几次婚,他都不会过得幸福。

02

第二个特点:离婚把责任都推给对方,将带着创伤重复过去的模式

除了外因而离婚的人,过得很惨外,在离婚后把责任都推给前任,非常怨恨前任的人,一般也容易过得不好。

为什么呢?

失败的感情背后,往往都隐藏了某些我们内心的创伤或者盲区,正是这些创伤或者盲区被激发,才让我们感情失败,如果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只是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对方,就容易带到下一段关系中去,同时会更加恶化。

怎么理解呢?

比如一个妻子非常依赖自己的丈夫,丈夫晚回家2个小时,她的内心就非常不安,她会拼命给丈夫打电话,想要丈夫立刻回家。

妻子之所以会这样,总是抓着丈夫寻求安慰,是因为她非常依赖关系,她渴望对方给她回应,向她证明——你是值得被爱的,会有人真心来关注你、心疼你、照顾你。

在渴望有人来证明的背后,是因为她的内心从小就有一个创伤——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恐惧自己不会被爱。

当走入亲密关系中,这种创伤被极大程度激发了,她和对方靠得越近,越害怕对方不爱自己。

但是她不想直接放弃被爱的可能,那会让她感觉非常的痛苦。

为此,她会经常关注对方是不是够爱自己,如果对方做的事情符合自己的心意,对自己好,她会觉得对方对自己好的部分是假的,是对方恰好做了这样的事情而已。

如果对方做了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她内心不被爱的感觉就会加深,她就会感到很受伤,她也更害怕对方会持续这样对待她,为此,她情绪反应比较大,会想要纠正对方,不要这样对待她,而要用她希望的方式对待她。

但是她纠正对方的方式往往是批评与指责,这会让对方觉得很累、压力很大。对方会觉得:“我一不注意,你就会生气,需要我去安抚你,我安抚你也安抚不了,我不理你,你就更生气,我真的是没有多少耐心了。”

在这个过程中,她的伴侣就会感到越来越不耐烦,就非常想要逃离这段关系,而她也会从对方的行为中看到更多不被爱的证据。

她的内心就会充满恐慌,这种恐慌会促使她做出更多伤害关系的事情,把对方越推越远,两个人最终因此而离婚。

而这个结果会加深她的创伤,会让她更加强烈地觉得这:“果然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人会爱我的。”

离婚后男方的心理变化(离婚后男方过得惨)(3)

她要么带着这种创伤进入下一段关系,一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一边从各种小事从搜索自己不被爱的证据,陷入受伤-批评、指责的模式中,将对方越推越远。

要么在一次次伤害中,对待关系彻底不抱希望,不再期待别人来给她一点关爱,彻底封闭自己,变成一个伤痕累累的人。

这些都是因为她始终没有清理自己内心的创伤,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才会一直重复不幸的关系模式。

03

第三个特点:离婚后没有空窗期的人,往往会掉入更大的坑

最后,还有一种人在离婚后过得很惨,那就是没有空窗期,需要立刻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的人。

当热这种做法很容易理解。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治愈失恋最好的办法,不是新欢,就是时间

一方面,新的感情好像一剂强心剂,能够让我们迅速淡忘失恋/离婚带给我们的伤害,投入到感情中的新鲜、快乐中去。

另一方面,我们心底似乎也在暗暗较劲:“看到了吗?离开你之后,我可以迅速有新的对象,有新的人来爱我,我才没有那么可怜。”

但是,这种迅速投入另一段感情的做法,也有很大的弊端。

第一, 没有空窗期说明你没有时间来沉淀自己。

离婚是巨大的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中藏着很多的力量,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很多。

比如在上文,那位妻子本可以通过离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看到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深层原因,学会来自己给自己力量,修正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重新看到自己可爱的、值得被爱的那面。

当她的内心充满力量的时候,她才能不过度依赖外界,面对关系时,也才能更加坦然表达自己的需求,让伴侣给自己更多的支持。

但是,要做到这些真的很不容易,需要更多的时间沉淀。

如果她急匆匆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就注定了她没有时间从上一段感情中反思,她带着叠加的创伤,投入到下一段感情中,这会导致她依旧会重复之前处理关系的模式。

离婚后男方的心理变化(离婚后男方过得惨)(4)

第二, 没有空窗期意味着你在匆忙挑选伴侣,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冒险。

在离婚后,人往往处于自己心情的低谷期,整个人都觉得很受伤、很挫败,没办法面对自己、疗愈自己,这个时候人们着急寻找下一段感情,往往会被蒙蔽,都没有想清楚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当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的心情没有那么糟糕了,才发现对方身上有很多自己无法接受的点,有可能对方是一个花心的人,有可能对方和自己的价值观不一致等。 两个人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会爆发很多的争吵。

就好像一个人很饿的时候,饥不择食,看到一个食物就赶快吃了下去,却没有顾及到食物对自己的未来是有毒的,自己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今天文章给大家总结了有这三个特点的人,往往会在离婚后过得更惨。

从本质上说,他们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没有真正去看自己的婚姻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拥有第一个特点的人把离婚的原因归结为外在,拥有第二个特点的人把原因归结为伴侣,拥有第三个特点的人是在求助外界的拯救。

但是他们都没有想想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什么,自己在哪里卡主了,才会遇到婚姻现在的问题。

婚姻就好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你自己的样子,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样子,你把问题都归结为镜子,当你再换一面镜子的时候,镜子里也不能呈现出让你喜欢的样子。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找到真正的问题在哪里,然后去解决它。

离婚不是人生的失败,只是你下一个人生阶段的开端,能够好好对待离婚的人,才能有重启未来的机会,潦草对待离婚的人,下一段关系也注定了不会太好。

如果你正处于这种困境,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可以订阅我的专栏《离婚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帮助你走出伤痛,更好地遇见真实的自己,美好的亲密关系。#两性情感#


end

留步!点点推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