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桑叶(桑叶青青)(1)

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萌发,蓝天白云下,是一望无际的青绿,以及芳姿摇曳的繁花,让人由衷地爱上,每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春天,也是桑树发芽生长的时节,青翠而娇嫩的桑叶,不仅为春天点缀上了点点诗意,更是古时田家的希望。在乡野间长大的我们,也对这种树木感到无比的熟悉,亲切。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折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春天到了,屋顶上斑鸠啼叫得正欢,村边的杏树绽放洁白的花朵。拿起斧子,砍去桑树长长的枝条,带上锄头,察看泉路是否畅通。回来的燕子认得从前的巢,屋里的旧主人正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起酒杯来,却又犹豫了,想起远行的游子,心中不由得怅然。春天,万象更新,人们开始为农事做准备了,桑树多余的枝条,也是需要修剪掉的。

天气和暖的春天,桑叶初生,而人们也开始养蚕了。在古代,蚕桑乃农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传承了上千年。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

——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一》

柳花飘飘的深巷里传来鸡鸣,桑叶刚刚发芽,还没有长成大片的桑叶。诗人一觉醒来也没什么事,在满窗明朗的阳光下,看新蚕已生,小小的生命和嫩嫩的桑芽相呼应,真使人欢喜。它们会在春天里,一起茁壮地成长吧!

初春桑叶(桑叶青青)(2)

春天养蚕,采桑,日子虽然平淡,却也不失幸福。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唐·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映照着村落,牛羊沿着深深的小巷纷纷回来。老人牵挂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前守候。野鸡鸣叫,麦苗即将抽穗,蚕已经眠去,桑叶渐稀。田夫扛着锄头回到村里,遇见时彼此有说有笑。如此温情的一幕幕,让诗人好不羡慕,不由怅然地吟诵起《式微》。

古老的中国,历来注重蚕桑之事,田园风光里,桑树也总是不可或缺。

樯燕樯乌绕楫师,树头树底挽船丝。

村边处处围桑麻,水上家家养鸭儿。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其八》

一只只燕儿,一只只喜鹊围绕着小船,叽叽喳喳地叫着,树上到处挂着船丝。村边无不种满了桑和麻,而水上也养了数不清的鸭儿,好不热闹啊。这一幅寻常的水乡之景,却令人倍感亲切。人与动物的和谐美,人们辛勤劳作之美,让小小的村庄,也充满了喜悦和幸福。

初春桑叶(桑叶青青)(3)

有人烟的地方,总会栽上桑树,它给人们带来不少希望,农家对于生活的盼头,就是如此接地气啊。

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宋·李廌《出城》

从岸上登船,船儿稳稳地在绿水上前行,多么逍遥自在,就好像在虚空里游行一样。尽情眺望两岸的风光,晴朗的烟雾里,可见白鹭,碧绿的春水里,鱼儿浮游。岸边的坡上,种满了桑树,人家在河道两旁居住。风调雨顺的年头,村舍一派安宁,又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真是让人陶醉啊!

春日养蚕,采桑,也是田家的日常内容,而这样的事,一般是由妇女来完成。

中妇扫蚕蚁,挈篮桑树间。

小姑摘新茶,日斜下前山。

——宋·徐照《春日曲》

农村的生活总是充实的,妻子忙着打扫蚕蚁,然后提着篮子,去桑树间采摘嫩叶。小姑子则去摘新茶了,直到太阳斜照,才从山上下来。勤劳是劳动人民的本色,也是生活所必须的自觉,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好。

初春桑叶(桑叶青青)(4)

采桑的女子,一边劳作,一边唱起歌儿,宛如桑树下的精灵,让劳动的场景更加美丽动人了。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南北朝民歌《采桑度·节选》

春三月时,人们开始养蚕,而桑树也萌发了绿意。女儿们欢欢喜喜地采摘春桑叶,还唱起了歌,就像是为了赞美春天而唱!听得人心都醉了。

春天,桑树发芽,而心底的思念也如同春天一样,冲破一切束缚,不停地生长,缠绕,有苦,亦有甜。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唐·李白《春思》

燕地的草尚浅,如同碧绿的丝线,秦地的桑叶已经茂密,绿枝低垂。当你想要回来的时候,正是我肝肠寸断之时啊!春风啊,你我素不相识,为何冒失地进入了我的罗帏,告知我春天的消息呢?我多么希望,心里思念的那个人早早归来,那才是最美的春天啊。

初春桑叶(桑叶青青)(5)

桑树,见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见证了人们的悲欢离合,它不算珍稀,却依然成了记忆中不可遗失的美好。

低低门前两桑树,忆君别时桑下去。

桑树生叶青复青,知君颜色还如故。

——明·王祎《忆别曲其一》

低矮的门前,是两棵桑树,每每想念你时,就到桑树下看看。当初,我们也是在这里离别的啊。桑叶年年发出新叶,一样青翠迎人,不知道你的容颜是否依旧呢?时光无情,但愿有情人能长相厮守啊。

平淡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只是生生的离别,却让人倍受煎熬。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

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

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

一春常在树,自觉身如鸟。

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

——唐·刘驾《桑妇》

墙下的桑叶都摘完了,春蚕却还没有完全老去。为了采桑,去到更远的城南,不得不起早。也没有人陪伴,也许她们还在睡梦中吧。我虽然容颜不如人,却一心遵守妇道。树木上生机盎然,春光无限,而我却像飞来飞去的鸟儿。回来时看见小姑,她打扮得美美的,正是玩弄百草,真是天真烂漫啊。这一刻,我好像也看到了自己的从前,只希望明天,不再孤单和徘徊啊。

初春桑叶(桑叶青青)(6)

采桑的女子,虽然和乡野一样默默无闻,却更像春天一样美丽动人。更难得的,是她们的纯朴,从不忘却初心。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唐·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有一位叫罗敷的女子,在绿水边采摘桑叶。她的纤纤素手攀在青枝上,面如桃花,在阳光的映照下更加明艳。如此美丽的女子,自然成了一道夺目的风景线。但面对达官贵人的垂涎,她一本正经道,蚕饿了,我就要离开了,请你也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吧!罗敷的美丽,聪慧,不贪图富贵,让她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人赞美的女神。

桑叶青青,也让我回忆起遥远的童年,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桑树,它们伫立在马路旁、田塍边、山坡,院落外,春风吹过,桑枝绿了,春雨洒过,桑叶肥了,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那本是农家最朴实无华的希望,如今也成了记忆中难以取代的美好。

在没有读过这些古诗词之前,我却早就陶醉在那样的环境里了,真是幸运啊。自然和季节,早就将诗词写满了人间啊!在某一刻,我也和古人心意相通了!我既感谢读过的诗词,却更忘不了生养我的村庄!忘不了一个又一个春天,以及每一棵桑树,每一片田野!我又是多么幸福啊!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