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12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这是邓颖超《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的句子,是啊,海棠花再次盛开了,可是看花的主人再也回不来了,而这看花的主人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

1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恩来在解放军305医院病逝,享年78岁。一时间哭声在整个房间里回荡,被病痛折磨了300多天的周总理还是走了。

邓颖超来到床前,用白色被单轻轻盖在了周总理的脸上,强忍着悲痛说道:“恩来, 你走了。”

周恩来逝世后,张耀祠立即来到中南海游泳池,找到了正在值班的护士孟锦云,将周恩来逝世消息告知她,并强调由她在合适时间告诉毛主席,但必须在当天告知。

孟锦云含泪点了点头,随即把周恩来逝世消息写在一张白纸上。但是孟锦云内心里十分矛盾,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毛主席呢?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2)

首先,毛主席前一天晚上看书很晚,非常的劳累,她担心讲出来后,主席会激动过头而引发心脏病。

其次,当时毛泽东身体情况也很不好,他已经无法自主走路,需要工作人员搀扶。

不仅如此,毛泽东当时说话都比较困难,吃饭更是靠工作人员一勺一勺喂,喂不进去的时候甚至需要鼻饲。

但是张耀祠已经再三强调必须当天通知,经过反复地思考后,孟锦云决定等毛主席下午醒后告诉他。

当天毛主席午休了两个小时醒了,大概三点钟左右,政治局派人送来了周总理的讣告。孟锦云看到毛主席精神还不错,于是开始像往常一样读起了电报。

毛主席闭着眼睛听孟锦云读电报,快要读到周恩来讣告的时候,孟锦云停顿了一下,随后她念道:

“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3)

晚年毛主席与工作人员

听到“与世长辞”这四个字的时候,毛主席突然睁开眼睛看着孟锦云。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仿佛是在问孟锦云:“这是真的吗?”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才冲她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此时的毛主席早已经泪流满面。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回忆道:

“那几天,毛主席神情恍惚,不吃饭,看着让人心疼,我们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万幸的是,毛主席最终无大碍,只是伤心过度。

1. 确诊为膀胱癌,带病坚持工作

据周总理身边的人回忆,周总理其实早在1972年的时候,身体就出现了异样。

只是他一心想着国家大事,根本没有空关心自己的身体。并且,如果不是高强度的工作,也许周总理的病情不会恶化得如此快。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4)

1972年5月11日,保健医生张佐良为周恩来进行每月一次的尿常规检查。在这次尿常规检查中,张佐良发现了四个血球,这个结果引起了他的警觉。

万一是肿瘤怎么办?张佐良决定再一次对周恩来进行尿常规检查,但是他又不敢和周总理讲,怕引起他的担心。

过了两天, 张佐良小声地对周恩来说:“总理,前两天的小便化验结果不太正常,可能尿道里有些东西……”张佐良说得很含蓄。

周总理:“那需要做什么呢?”

张佐良的声音变得更小了,继续说道:“可能需要重新做一次尿常规检查,需要再次取样。”

周总理近乎责备地说道:“你呀,不就是担心嘛,好!明天取小便留样。”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5)

邓颖超与张佐良

张佐良很快再次拿到周恩来小便样本,这次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他请北京医院、协和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医院都进行了检测,并就化验报告进行详细对比。

在众多权威医生、专家的分析下,最终得到了一个很不幸的结果:74岁的周恩来患上了膀胱癌。

周恩来病情确诊报告出来后,立即送到了毛主席手上。毛主席看到报告后,心情非常地沉重。

他指示对外先要保密,至于在治疗方面,一定要听从最权威的医生意见,尤其要注意"防止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6)

2. 周总理病情恶化出现血尿,最后一次与毛主席公开握手

周总理确诊膀胱癌的消息似乎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周总理,有一天,医生张佐良突然听见警卫秘书近乎嘶哑地喊声:“张大夫,张大夫,快起来啊,快起来啊。”

张大夫还在迷迷糊糊,这几天他实在是太累了。但是听到是周总理警卫秘书的声音,他条件反射似地一跃而起,跑向门口,连忙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只见警卫秘书张树迎手里端着盛满鲜血的尿壶,几乎颤抖地说道:“尿!都是红的!全是血!”警卫秘书的脸色都变了,双唇直哆嗦。

血尿,不用问,以张佐良几十年的从医经验,他什么都明白了。

来不及多问,张医生一个劲地冲进来周总理的卧室,准备安慰他几句,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但是如果什么也不说,他又于心不忍。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7)

此时,周总理仰面躺在床上,脸朝着房顶,一声不吭,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总理!”他才开口,周恩来扭头朝他直摆手,叫他什么也不要说,意思就是:你不用说了,我已经都知道了。

周总理很清楚自己的身体,他只想利用这最后的时间,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如此而已。

可是周总理的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大家看到周总理这个样子,心都要碎了。大家都一个劲地劝说周总理不要这么劳累,要注意休息。

周总理总是说:

“你们先不要忙,先让我忙过这一段。再说,查出癌症又有什么办法?我这么大岁数 了,能多忙几天,多处理几件事就可以了。”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8)

1974年5月29日,周总理陪同马来西亚总理拉扎克会见毛主席。会议结束后,邓小平,乔冠华和毛主席告别后就走出了书房的门,周恩来的摄影记者准备离开,一扭头发现周总理还在门旁没有离开。

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前,为了不打扰毛主席的休息,会见完外宾后,周总理都会起身就走。可是这次,周总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似乎在等一个人,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毛主席送客走到门边,与站在门旁的周总理目光相遇。然而此刻的毛主席脸上的笑容却消失了,脸立刻阴沉了下来,看到骨瘦如柴的周总理,毛主席十分心疼。

毛主席苍老的脸上布满着愁容和病容,周总理用坚毅的目光凝视着毛主席。此时,周总理慢慢地伸出了手,毛主席也把手伸了过去。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9)

周总理和毛主席最后一次公开握手

两位新中国伟人的手仅仅地握在了一起,两位掌握中国革命方向的巨手再一次握在了一起,组成了这神圣而又沉重的瞬间。两位伟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友谊交织在一起,引领中国革命一路前行。

在场的所有人都为这感人的瞬间动容,却不曾想,这是新中国第一位总理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在后一次对着摄影镜头握手道别,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公开握手。

1974年6月1日,也就是在和毛主席握手后的第3天,周总理住进了北京305医院,准备接受第一次手术。

3,周总理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去世后遗嘱被邓颖超公开,细节令人泪奔

即使住进了医院,周总理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为年轻的共和国贡献者自己最后的力量。

此时,周恩来的病情已经很严重。由于凝固的血块堵住尿道,痛得他在床上来回翻滚,无法入眠。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0)

这一切都被邓颖超看在眼里,可她爱莫能助,只能不停地流眼泪。

每次被人问道感觉如何的时候,周总理总是说没有什么。其实外人都知道,周总理早已经被病魔折腾得痛苦不堪,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在与病魔作斗争。

可是,此时的周总理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从1974年6月1日进行第一次手术,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前后大小手术共13次,这意味着平均每40天就要进行一次手术。

这样的手术强度,就算年轻人也很难撑下去,何况70多岁的老人?我们都知道,手术后的恢复和疗养也也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从1974年1月到5月到5个月时间里,周恩来每日的工作情况经常都是这样:工作12到14个小时的有9天;14到18个小时的有74天;连续工作24小时有5天。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1)

这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正常人这样的工作强度没有几个人能吃得消,更何况是一位74岁身患癌症的老人。

1974年6月1日,第一次手术非常成功,血尿也消失了,可是周总理“疯狂”的工作强度令他的病情再一次恶化。

1975年3月26日,周恩来病情再次恶化,毛主席批准进行第三次大手术。这次手术长达8个小时,手术很成功,但是周总理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了。

恢复三个月后,周总理给毛主席汇报病情:我现在身体还禁得起,体重还有61斤。一切正常,务请主席放心。

1975年11月,周总理的病情继续恶化,无法自主进食。有一次,医护人员喂周总理吃饭。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2)

总共八口饭,一边吃一边数,八口饭,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也就一二分钟的事情。但对已步入癌症晚期的周总理来说,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他足足吃了半个小时。

到了12月,周总理的病情继续恶化,他已经无法进食,需要医护人员用管子灌进去。到后来无法排便,医生只能在总理腹部开了一个肠瘘。“进食、输血、输液、排液”,周总理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

看到满身插满管子的周总理,大家都非常地心痛,这就是为了党和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总理。

随着病情地加重,周总理自己忍受的痛苦也越来越大。医生为了减轻他的痛楚,先后使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3)

开始还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但是过不了多久,那些药物就没了效用。有时候痛到无法忍受,周总理浑身颤抖,豆大的汗珠从脸颊往下淌,即便如此,他依然以超人般的意志力挺着。

可是有一次,周总理实在无法忍受痛楚,便对医生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两下,行不行?”

医生听后,连忙说道:“总理,总理,你如果感觉到疼就喊……没关系……没关系……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您别……别再拘束……自己了。”

语罢,医生的泪水溢出了眼眶。同事他赶紧离开病房,他不想周总理看见他流泪。

1976年1月7日,周恩来再次进入昏迷状态。当天深夜11时左右,周恩来从昏迷中醒来,看到床边跟自己昼夜相伴的医生们,周恩来说了自己在世的最后一句话:

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4)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病痛,而是在关心其他生病的同志。

1976年1月8日,我们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天。张佐良走进病房 ,发现周总理的脸色灰暗,嘴唇青紫,呼吸轻且快,他马上按响了铃声并且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另外几个医生专家。

他们商量后决定给周总理做气管内插管,得到了张佐良的同意后,大家试图叫醒周总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周总理居然醒了,还点头同意了这个决定。

可是奇迹没能再一次出现,心电图上的曲线越来越低:60...40...20...最后变成了一道直线。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逝世,享年78岁。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5)

不久,邓颖超强忍悲痛向大家宣布了周恩来生前的三点遗嘱:不保留骨灰;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

看到遗嘱的内容,所有的人泪奔,周总理是那样的大公无私,他把所有的东西奉献给了国家。

然而,李先念第一个站出来不同意,他说:“这不行,如果不开追悼会,我们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其他大部分中央的同志都赞成李先念,最后大家达成一致:周恩来的追悼会要举行,遗体告别也要搞,至于骨灰是否保留,请示毛泽东意见。

4.十里长街送总理

1月11日,老百姓们得到消息:“载着周总理的送葬车队,会路过长安街。”于是,数十万的北京群众,自发走到长安街头两侧,打算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6)

周总理的灵车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十里长街送总理》

平时半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当天足足用了1小时35分钟。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7)

到达八宝山后,周总理的遗体躺在水晶棺中。看到周总理即将被火化,一向冷静的邓颖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她双手抚摸着棺木说道:“恩来呀,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一时间哭声再次萦绕着整个房间,工作人员一再劝告,说火化的时间到了。但看着炉中的熊熊烈火,大家更加不舍得他们将总理带走。大家哭着喊道:“总理啊,您醒醒吧!总理啊!您不能走啊!”

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人群已经散开了。四个青年工人将总理小心抬了起来,此时悲痛欲绝的邓颖超突然又扑了上去,呼喊:“恩来——”听到这声哭喊,大家又一次扑了上去,过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火化。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8)

5.联合国降半旗,毛主席未能参加追悼会:我也走不动了

周总理去世后,总部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连降半旗7天致哀。

1976年外媒对于周总理逝世都进行了报道。这些外媒当年对于周总理逝世的报道篇幅或长或短、内容或详或略。

这些报道无不充满了惋惜、悲痛、哀悼以及对于周恩来总理真诚的钦佩赞赏。周总理是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好总理,还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

【英国路透社】他是一个温文尔雅,通达人情,永远是对人面带笑容,彬彬有礼的人。

【法新社】周恩来的一生是职业革命家的一生。他有十分清楚的理解力,对人和数字有非凡的记忆力,有杰出的论据。他虽然在必要时表现得非常强硬,但在策略上也作让步,同时并不忘记本来的目标。

德新社刊文:“美国的将军乔治·马歇尔曾称之为‘有才华的外交家’的周恩来去世了。”

日本时事社称:“巨星陨落了”……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19)

周恩来的追悼会于1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考虑到毛主席的身边情况,中央决定不让毛主席参加周总理其他的丧事活动。

然而,所有人都希望毛主席能参加追悼会,就像他当年突然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那样。

事实上,从周恩来逝世后,毛泽东一直高度关注着葬礼事宜。毛主席视力不好,他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只有一只眼有微弱的视力,可他不顾劝阻坚持审阅批示关于周恩来葬礼的报告、文件。

尽管很不忍心,但是张玉凤还是尝试着问毛主席要不要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毛主席表情极为痛苦,他拍了自己的腿,缓缓地说:“我也走不动了”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20)

追悼会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他悲痛地宣读道: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同志。”

……

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亲手将骨灰分装在四个文件袋里周恩来骨灰分别撒在四个地方: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入海口、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这四个地方对周恩来来说,都有特别的意义,尤其把最后一部分撒在黄河入海口还有另一层深意。

据罗青长生前透露,周恩来想把骨灰撒在黄河入海口,就是希望海水把骨灰带到台湾海峡,希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周总理虽然已经离开我们45年了,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气魄,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颂,我们永远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周总理逝世遗嘱令人泪奔)(21)

周恩来,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是一个光荣的名字,是一个温暖的名字。

我们怀念周总理,不仅仅是为中国有这样的好总理感到骄傲和自豪,更是因为周总理这种“人民公仆,克己奉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人努力前行。

永远缅怀周恩来总理,谨以此文纪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